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51650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芝华中学 17-18 高二年级历史科第一次阶段考试卷满分:100 分 完卷时间 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道、法、墨、儒 C法、儒、道、墨 D墨、儒、法、道2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

2、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 ”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A维护周“礼” ,稳定社会秩序 B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C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 D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A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4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翀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

3、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 A.民族气节 B. 克己复礼 C. 宋明理学 D.依法治国5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C否定帝权 D提倡法治和众治6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4、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7有人这样评价一部先秦文学著作:“其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把文学堪称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 。该著作是( )A.诗经 B 离骚 C 春秋 D 山海经8反串名人李玉刚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传统京剧名段贵妃醉酒进行了全新的演绎,推出单曲新贵妃醉酒这说明 ( )A传统京剧依然是当今社会的流行主流 B反串演出是京剧表演艺术的精华C传统京剧艺术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D传统京剧的发展已经陷入绝境9下图解读正确的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中国古代

5、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 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 10 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10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1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 ” (后汉书蔡伦传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B、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C、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12.清

6、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13.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共推出四套高中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等。四种版本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史学观点不同,导致教材在语言表述上出入较大。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为例,人教版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小

7、标题,而人民版却使用“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样的表述。据此,你认为人民版的编者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史观编写教材( )A革命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文明史观 D全球化史观1419 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 “师夷长技以自强”1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

8、,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16.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的,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 ,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会为不适于生存。康有为标榜孔子和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共同思想武器是( ) 。A、 民本 B、君主立宪论 C、社会进化论 D、个性解放17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

9、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18.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19下图为 18331915 年“共和”

10、、 “民主”两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那么,19051913 年“共和”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 B C D20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 ) 。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21.下列有关邓小平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实现了全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心的转移 属于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

11、义的本质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A. B. C. D.22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23下列毛泽东思想的论述,按提出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在

12、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A B C D24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不包括(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井冈山的斗争2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3 小题,其中 26 题 18 分,第 27

13、 题 16 分,第 28 题 16 分,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8 分):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演变,以适应时代需要。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据孟子等材料二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卷七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 48材料四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