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聋生养成自我激励方法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39779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聋生养成自我激励方法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聋生养成自我激励方法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聋生养成自我激励方法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聋生养成自我激励方法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聋生养成自我激励方法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聋生养成教育方法初探关键词聋哑学生养成教育方法聋哑学生由于听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与同龄正常学生相比,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存在一些特殊之处: 一是抗惑力较差。 聋哑学生无法感知或不能清晰地感知语言的声音刺激,使语音材料的记忆不准确,不牢固 ,他们的记忆力总的来说不如正常学生。聋生的这种生理缺陷客观上造成了他们面对诱惑,很难用正确的道德观念予以抵制,以致反复成为诱惑的“俘虏” 。比如 :他们经常在一元钱、一块糖、一件物品等“引诱物”面前, 很快忘记了老师课堂上所言“偷别人东西是可耻的行为”的教诲,趁同学不备将东西席卷而走。二是家长的放纵。有些聋哑学生父母认为孩子的残疾与自己有很大关系,在良心上

2、总觉得欠了聋孩子的债,对不起孩子 ,于是在生活中百般娇惯溺爱。对聋孩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性格,要么迁就纵容,要么因语言不通而不了了之,久而久之 ,聋孩就养成了自私、倔强、懒惰、贪占小便宜的坏习惯,并且将这一恶习带到了学校。三是同类相吸。美国研究聋人问题著名专家JM 索里在对聋人群体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后,总结出了聋人的交往规律:“聋人喜欢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圈子内,他们不喜欢和那些有正常听觉的人一样行动。他们利用符号和手语,置身于自己的人群中,感到人人平等。他们宁愿放弃正常人世界的价值观,而决不背离缺陷者的世界。”很多聋哑学生对老师或亲人的教育将信将疑,而和成年聋人稍一接近,就会变成无“话”不谈、言听计

3、从的好朋友, 社会上的一部分不法成年聋人利用聋生的这种亲近同类人的心理,经常教唆他们违法乱纪, 厌学弃学。由于上述诸方面的原因,对聋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难度教大,笔者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观察明理法观察明理法是指利用聋生的视觉“看” 懂道理。 聋生因听觉语言障碍,思品课、 思政课、时事政治、 道德问题、 行为规范中的很多内容比较抽象,教师仅靠手语和口语灌输无法让聋生完全明理。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其视觉的补偿动能,将难于理解的德育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视觉表象。 如学习“讲究卫生,不喝生水”,可以让聋生观察显微镜下自来水和开水的区别,明白喝自来水的危害等,采用图片、幻灯、

4、录像、多媒体信息技术、实验演示等直观教具不仅可以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德育内容通过视觉直接轻松地反映到大脑。另外,实地观察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度和形象性。实地观察学习也是一种明理的好方式,如学习 “严惩违法犯罪” ,可以让聋生参加公检法机关组织的公判大会,使聋生目睹违法犯罪分子的可耻下场,懂得违法必究的道理。二、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各种情境中的教育因素,对聋生实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方法,最易使聋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是师爱和校园环境。师爱可使聋生积极进取,激发热情,产生“教师爱我,我要爱别人”的情感迁移,师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关心一切聋生。教

5、师应将教育雨露洒在每个聋生身上,对品德上的暂时后进生更应多输送一些心灵温暖,多给后进生一些关心爱护,以唤醒后进生的良知,产生改正错误追求进步的动机和行动。2、关心聋生的一切。教育要在生活上关心聋生的冷暖,在学习上为其传道授业解惑,在成长的过程上为其解除各种烦恼。3、教师的品行垂范。教师的行为举止是聋生的一面“镜子”,是他们仿效的 “模子”,教师品行的外化优劣直接影响着聋生的行为, 教师应严以律己,做聋生德育的表率。优雅的校园环境对聋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潜默化的影响。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聋校应加强校园环境的改造和布置,窗明几净, 不仅

6、给聋生清新舒适之感, 产生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而且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三、行为引导法行为引导法是教师对聋生的品德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行为实践中培养优良品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对聋生的行为引导有对比引导、目标引导和活动引导三种:1、对比引导。对比引导是对同一行为的不同后果进行对比教育的方法。很多聋生道德判断较差,教师要经常帮助聋生互相对比行为,及时肯定聋生中的正确行为。如一年级聋生自控力较差,教师可以通过比较,肯定其中纪律好的小朋友,使上课顽皮的小朋友

7、模仿认真的小朋友,改正不良行为。2、目标引导。教师根据各个聋生思想品德的薄弱环节 有目的地为他们设定一定的奋斗目标,使其在完成具体任务中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3、活动引导。学校定期为聋生安排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聋生的情感,而且可以使其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如组织聋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培养他们回报社会的奉献意识;经常组织聋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可培养聋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四、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对聋生的思想品德进行阶段性评价,促使聋生在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中,不断增强积极方面,抑制消极方面,促进优良品德形成和深化的方法。品德评价法有表扬,批评和量化评估等形式。1、表扬。聋生十

8、分注重个人品德行为的反馈,教师的表扬能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动力,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聋生的“闪光点”,经常公开赞扬他们的优点,要大胆运用“赏识教育”,为聋生形成优良品德加油鼓劲。2、批评。很多聋生由于道德认识较片面,没有意识到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往往感情用事,酿成错误。教师在批评教育时一定要对症下药,反复给犯错误的聋生讲清其不良行为的危害性,让其对教师的教育记忆犹新。3、量化评估。量化评估是对聋生的品德表现用分值的形式考核定等。它有利于全面反映聋生的思想行为表现,有利于聋生寻找差距,扬长补短。 如定期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中小学生德育评估方案对每一个聋生的思想行为进行自评、互评、师评量化评

9、估。五、德育网络法德育网络是将学校、家庭、 社会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网络。聋校应将过去隔离式的德育模式改为开放式德育模式,因为聋生最终是回归主流,融人正常人的生活。 1 成立家长委员会。经常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利用手机、电话等电讯工具互通信息,加强联系,形成教育合力。2依托社会教育力量。班级要建立校外德育基地,组织聋生德育实习,如定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帮助打扫卫生,巩固聋生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3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推介本班残疾学生自强、自尊、自信、自立和进取的精神,展示新时代残疾人的风采,让聋生体验到被社会认同的成功感。由于我在班级管理中一直采用观察明理法

10、、情感陶冶法、行为引导法、品德评价法、德育网络法等五种方法,养成教育的效果较明显:绝大部分聋哑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形成了热爱劳动、自信进取、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开朗大方的优良品德。先后有12 名聋哑学生被评为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 (周素英)参考文献1、鲁洁 ,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朱小蔓主编.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 :南京师大出版,2002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聋童教育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聋童心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美)JM 索里 ,CW特尔福德著 ,高觉敷译 ,教育心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6、胡守芬主编.德育原理 .北京 :北京师大出版社,1989 7、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