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038666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 及控制措施,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步骤,业务活动分类,按厂界内外 生产或服务的不同阶段 按主动性工作活动(计划安排等)、被动型工作活动(出现事件)分类 按作业任务 按生产阶段 / 服务阶段 按部门 实际辨识时为上述方法的结合,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这种“根源、状态或行为”来自作业环境中。 有: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缺陷等 根源、状态或行为与伤害(事件)的区别: 如:违章驾驶交通事故;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高空坠落,两种类型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

2、质(能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辐射能、生物能等。) 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障碍,人的失误,环境因素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危险源,危险源产生原因,a)存在第一类危险源 -存在能量 -存在有害物质 b)存在第二类危险源:失控 -物的故障 -人员失误(决策失误,过负荷,人机学方面) -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 一起事故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为前提,第二类危险源为条件,安全的系统,隔绝,个人防护用品,危 害 与 事 故 模 型,对象 如:操作人员,危害 如:热的管道,事故 !,防护失败 (手套老化),控制措施失效 (覆盖层老

3、化),对象 如操作人员,危害 如热的管道,危险源分类,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将危险危险因素分为4中类型 1、人的因素人员自身和行为 心理、生理性危害和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 行为性危害和有害因素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 2、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 物理性危害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等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明火、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等 化学性危害和有害因素爆炸物、压缩液化气体、易燃气体、易燃自然固体、氧化剂、有毒品、腐蚀物、放射物等,生物性危害和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

4、传染病媒介物等 3、环境因素作业环境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面滑、狭窄、杂乱、地面开口、地基下沉、安全通道缺陷、温湿度和气压不适、空气不良等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恶劣天气、场地狭窄和杂乱、脚手架和活动梯架缺陷等 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其他强迫体位 4、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的缺失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规章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按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危险源导致的事故分为20中类型,为: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窒息

5、、其他伤害,危害辨识的方法,对照分析法对照、经验、类比 系统安全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 预危险性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故障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识别危险的要点,分析作业特性,推测可能会发生的事故 征询岗位员工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的代表的意见,或邀请他们参与 请教有专业知识与活动经验的单位或专家 有关专业杂志、图书文献、法规标准、现场作业资料等 以往事故案例等 HSE监测和测量记录资料 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信息等,系统检查分析注意事项生产活动、作业、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人员、材料、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管理现状直接与间接危险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危

6、险源辨识,更多,已知危险及其产生原因 工作场所所使用的物料、设备与技术 作业程序、组织与员工和所使用物料间的互动关系 危害的形态、发生的可能性、频率与接触时间,及所需 的监测技术等 危害暴露与影响程度间的相互关系 与现有场所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评估人员必须掌握的资料,风险评估,评估由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并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目的: 是对所有已经识别的危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估风险的可容许性,确定风险等级,确定需要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的危险源,根据风险等级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 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概率

7、风险评价法 等,通用风险评估方法,评价方法:DLEC D危险等级,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职业健康安全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风险值,D值 风险程度大于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小于20 稍有危险,可接受,风险控制策划,风险控制的目的是确定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的考虑因素,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 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降低材料毒性; 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 制定防护的计划措施,如:安全防护装置; 采用隔离措施,隔离人与危害风险; 利用科技进步,使工作更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精神和体能因素; 管理措施、应急方案、监测控制措施; 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过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对控制措施的评审 1、是否使风险降至可接受; 2、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3、是否投资效果最佳的方案; 4、是否能用于实际工作。,结束,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