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03689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464 大小: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4页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4页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4页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4页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4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目目 录录总总 论论1 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建设基础2 2一、交通行业背景优势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创建骨干院校建设基础2二、学院基础条件夯实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基础3三、存在的不足6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8 8一、建设指导思想8二、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8三、建设内容9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1717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17 非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191 其它建设项目364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建设资金构成与使用说明建设资金构成与使用说明399399一、资金构成399二、资金使用399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建设进度与监测要点建设进度

2、与监测要点404404一、2010 年启动项目申报与建设工作.404二、2011 年全面展开骨干院校项目建设工作.406II三、2012 年全面实现项目建设目标.408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411411一、组织保障411二、资金保障412三、制度保障413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附件附件415415附件一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415附件二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项目责任体系423附件三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与实施细则426附件四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骨干高职建设仪器设备管理实施细则432附件五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3、建设激励与奖惩实施细则438附件六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创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441附件七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创建骨干的通知448附件八 山东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459附件九 山东省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474附件十 专家组论证意见及专家名单483附件十一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报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的请示485总论1总总 论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的精神,结合山东省和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实际,编制本方案。本方案分总论、建设基础、指

4、导思想与建设目标、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非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社会服务、建设项目进度、资金来源与资金安排、保障措施、预期效果分析和附件等部分。建设方案以服务山东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构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长效机制为主线,创新实践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在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改革、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重点建设凸显交通运输产业集群特色的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轮机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7 个专业及专业群;更宽融入

5、行业、更深融入企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技能素养形成,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加强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和顶岗实习条件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探索教学制度从管理型向为学生服务型的转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开展面向行业的技术咨询服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根据建设项目需要,方案确定建设预算总经费为 12585 万元,分别由中央财政、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企业和学院等渠道投入;明确了项目建设进度及具体验收标准,对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制

6、定了保障措施,确保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2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建设基础一、交通行业背景优势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创建骨干院校建设基础一、交通行业背景优势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创建骨干院校建设基础1.交通运交通运输输是国民是国民经济经济和社会和社会发发展的重要基展的重要基础础性和服性和服务务型型产业产业,在我省,在我省经济经济社会中社会中发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着重要的作用山东是交通大省,公路通车里程 22.9 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 805 万辆并以年 20%的速度快速增加;年公路客运量 23.6 亿人次、货运量 27 亿吨、沿海港口吞吐量 7.8 亿吨。这

7、些重要指标均排全国前三位。“十二五”期间,山东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通行能力将不断提高;沿海港口加快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泊位结构进一步优化,吞吐量会有迅猛增长;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公路水路客货运量不断创出新高,运输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根据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山东省将在交通建设方面继续强化实施“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三大工程,其中包括高速公路建设、国省道干线改造、农村公路建设、港航建设、站场、物流设施建设五项投资重点。2.现现代交通运代交通运输业发输业发展展转转型型对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学院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学院传统办

8、传统办学学优势优势密密切吻合切吻合“十二五”是山东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和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关键发展期。交通运输业发展转型以及技术创新形成了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亟需我院通过项目建设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办学水平、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行业战略调整与骨干院校建设为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动力。3.潍潍坊市政府正着力打造坊市政府正着力打造 “半半岛岛高高职职城城”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3潍坊市政府为满足重点发展支柱产

9、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2007 年 2月在潍坊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成高级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发展潍坊地区的高职院校以及 40 余所中职学校,打造“半岛高职城”。2010 年 2 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实现“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山东半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环渤海建设人员培养基地”。当地政府的支持为学院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学院基础条件夯实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基础二、学院基础条件夯实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基础1.学院基本情况学院基本情况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行省教育厅与交通运输厅双

10、重领导,以交通运输厅为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成立于 1973 年 12 月,2002 年 7 月 24 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山东省交通工程学校”改建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2004 年 8 月,学院主校区迁到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潍县中路 8 号。经过近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占地面积 1030 亩,建筑面积 30 万平方米,资产总值 3.56 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8498 万元。在校学生总数为 9642 人,教职工人数为 617 人。2.扎根交通、服扎根交通、服务务交通的交通的办办学定位学定位建校 38 年来,学院坚持“立足交通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紧密融合企业、培养高技能

11、人才”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交通人才。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山东交通行业的骨干力量。根据山东交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及专业群。目前开设的 29 个专业中,汽车、道路桥梁、物流、机电、航海等社会需求旺盛、基础能力建设投资大的交通类专业占 24 个。其中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和机械设计与制造四个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2005 年以来,学院每年投入 1000 万元购买教学实训设备,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汽车、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4道桥、物流专业群的教学实训条件达到全国一流水平。2003 年,我院汽车专业群被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

12、委列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被交通运输部列为中国物流人才培养基地。2005 年,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高职教育“ 十、百、千工程 ”省级示范性专业。道路桥梁实训室被交通部列为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学院长期依托行业办学,形成了交通职业教育的背景优势,汽车、路桥、物流管理类专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3.形成了形成了“校企融通,全程合作校企融通,全程合作”的的办办学模式学模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形式,实施了“政府推进、校企共建、项目驱动”的“三层合作”办学体制,提高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形成了“校企融通,全程合作”的办学模式。2005 年

13、省交通厅主导成立了以交通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院发展战略,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了共建双赢的机制。创新了“厂中设校,校中设厂、冠名学院、校企股份”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培育了一批深度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典型。校内建有德国博世等“校中厂”10 个,在中通客车等大型企业建立了“厂中校”4 家,共建了企业冠名的二级学院 1 个,“股份制专业”2 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38 个。4.注重素注重素质质教育,教育,坚坚持持“两点一两点一线线三三结结合合”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以服务交通为出发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

14、主线,坚持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及时了解交通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成了省级以上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25门;实施了“产学一体、学训同步、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了“分段交替”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开展“两点一线三结合”育人。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5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学院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的同时,建立了专兼教师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努力打造名师领路的强校模式,聘请著名教授、研究员为学院特聘教授(专家)、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采取“岗位嵌入”的方式,深入企业顶岗锻炼

1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了86.5%,建立了480余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35%。目前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指委委员2人,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名,山东省“十大优秀教师”1名。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加强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社会实践教育,弘扬“山东交通精神”。实行了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制度;开办了学生管理的大型爱心超市;派出 1170 名学生参加北京奥运志愿活动;邀请行业劳动模范、知名校友、创业典型定期做报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高。致力于准确把握交通职业教育的最新动态,探讨全

16、方位的开放办学思路,拓展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空间。学院出台政策,先后向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南开科技大学、东南科技大学等院校派出学生访学,同时开展教师互访进修,开展科研合作。5.紧紧围绕紧紧围绕行行业业企企业业, ,积积极开展社会服极开展社会服务务坚持“技术服务为主、培训与鉴定并举”的社会服务工作思路。积极参与车辆制造、路桥施工、物流园区规划等领域的纵、横向科技开发项目。通过技术服务,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更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形成了双向延伸的良性循环。三年来共承担课题 180余项,科研与技术服务年均到款额 1180 万元;获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励 3项,获国家专利 52 项,社会培训及鉴定 3 万人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显著提高,2009 年我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各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6类竞赛中获奖 70 余人次;2010 年 6 月代表山东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获得第 7 名的好成绩。6.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质质量和整体量和整体办办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