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二节生长发育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4033968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18.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第二节生长发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儿科学第二节生长发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儿科学第二节生长发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儿科学第二节生长发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儿科学第二节生长发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第二节生长发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第二节生长发育(1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学,第二章 生长发育 Sarah,第二章 生长发育,第二章 生长发育,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生长与发育 生长:指各器官、系统和身体的长大,形态的变化。是量的增加;有相应的测量值表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是质的改变,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生长与发育生长和发育是密不可分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发育成熟贯穿于生长中,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有阶段性的过程,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生长发育规律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3/(

2、0-3月) 2,3/(3-12月),3,4,3/(1-2岁),2kg/年,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因不同的遗传潜力及受环境的影响 每个个体的生长轨道不会完全相同,生长发育规律,第二章 生长发育,遗传,环境,母亲情况,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生物学因素 生物因子(细菌、病毒、衣原体) 物理因子(电离辐射、放射线等) 化学因子(药物、激素、化学物) 其他因子(水源、营养、疾病等),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环境因素 非生物学因素 家庭结构模式、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功能完整 卫生服务状况、儿童保健水平、学校环境完善 电子媒介干扰、意外伤

3、害发生、战争/社会动乱,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一本可以喝的书,解救了7亿喝不到干净水的人!,这是一本由26页“特殊纸”制作而成的书。 它或许永远不会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但在南非、加纳、海地、肯尼亚,甚至是在中国,这本书将改变超过7亿人的命运。,在非洲很多国家,人们无法饮用到合格的水,那里缺少净化水的设备,导致人们频繁生病、甚至死亡。全世界有7亿5千万人无法饮用达标的水。甚至在中国,问题也同样严重。,第二章 生长发育,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36,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 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体重 ( Wei

4、ght,W ),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体重为组织、器官及体液重量的总和 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 是用药量及液体疗法的客观依据,3/(0-3月) 2,3/(3-12月),3,4,3/(1-2岁),2kg/年,体重增长规律 非匀速增长过程: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 是体重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 生后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重增长 2 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年增长2.0kg 进入青春期后,体重增长呈现第二个高峰, 年增长4.0kg5.0kg,持续23年,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

5、.25 112 岁:体重(kg)= 年龄(岁)28,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体格生长及其评价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因摄入量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第 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9,至生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42,关于体重公式:生后312月体重(kg)=(月龄+9)/2,公式可用于药量和补液计算,不能用于体格发育的评价。因为体重的增长是一个非匀速的过程,尤其是小婴儿;同时其增长也受遗传、环境影响,因此存在个体差异。,43,312月体重(kg)=(月龄+9)/2,例: A、B两个6个月龄婴儿体重如按公式,体重测量工具

6、,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杠杆秤的选择,盘式,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测量方法 校正零点 排空大小便、脱去小儿衣裤、鞋袜 冬季注意调节室温 称量时不让小儿接触其它物体或摇晃,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体格生长及其评价 身长:头顶到足底的长度, 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48,身长/高:头顶到足底的长度,身材的增长 Growth on stature,-身高,-身长,2岁至青春前期 67cm/y,6163cm,1113cm /(03月),8587cm,10 cm /(12岁),1214cm /(312月),7577cm,12月,身高(长)增长规律,第二节 体格生

7、长及其评价,身高(长)增长规律 生后第一年增长身高(长)最快,约为25cm 生后前3个月身高增长后9个月身高增长 以后逐渐减慢,第二年身高增长约为10cm 2岁后到青春期前身高每年增长 5cm7cm 2岁12岁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7cm+75cm,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身 长 测 量 小儿仰卧,助手固定头部使头顶接触头板 测量者左手压住膝关节使双下肢伸直 右手推动足板紧贴足底,精确至0.1cm,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身 高 测 量 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足跟、臀部和两肩胛骨三点同时靠着立柱 使测量板与头顶点接触 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的数字,精确至0.1cm,第二节 体格生

8、长及其评价,坐高(顶臀长)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54,坐高(顶臀长) Sitting height,-顶臀长,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坐高,3岁,坐位量,卧位量,3岁,顶臀长的测量 测量者左手提起儿童两腿,使双膝关节弯曲、骶骨紧贴底板大腿与底板垂直,移动足板,使其压紧儿童臀部,读取刻度,误差不超过0.1cm,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坐高的测量 儿童坐在高度适中的板凳上 两大腿伸直面与躯干成直角而与地面平行,头和肩部的位置与身高测量要求相同 读取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的数字,误差不超过0.1cm,坐高的测量,坐高/身高的比例

9、反映下肢的生长,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58,临床意义:判断矮小类型,异常(幼稚型或非匀称型)下肢增长缓慢(有关的骨骼疾病,内分泌疾病),头 围 为自眉弓上缘经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头围增长规律,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头 围 测 量 儿童取坐或立位,测量者位于儿童的前方或右侧 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儿童右侧眉弓上缘处 右手拉软尺向后经枕骨粗隆,从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取头围数字,误差不超过0.1cm,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65,头围增长规律 2岁增长减慢 头围大小、头型与遗传、疾病等有关,66,头围增长异常:头围过小如:头围增长

10、过速如:,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等,脑积水等,胸围 经胸部乳头下缘和两肩胛下角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代表胸廓、胸背部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肩胛下角,乳头下缘,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68,关键年龄 实际胸围cm 与头围比较cm,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CC),出生时 32 1岁 头围+(年龄-1) (年龄-1),69,头胸围生长曲线,cm,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上臂围 代表上臂肌肉、骨胳、皮下脂肪和皮肤 1岁 增长迅速 1岁 cm,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上臂围 筛查1 5岁营养状况 (1)13.5cm,营养良好 (2)12.513.5

11、cm,营养中等 (3)1岁,左手腕、,左手腕,膝,87,长骨发育软骨骨化、骨膜下成骨,新生儿至成年骨化中心发育的过程(左手无名指),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89,8 yrs 7 ms,17 yrs,Greulich-Pyle Method,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 测定骨龄临床应用 骨龄与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有关 据骨龄发育水平可协助诊断某些疾病,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91,牙齿的发育 (DENT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人一生有两副牙齿: 乳牙(共20个)恒牙(共2832个),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93,乳牙萌出: 410个月 通常2.

12、5岁3岁出齐 个体差异较大,94,恒牙萌出: 6岁:第2乳磨牙之后萌 出第1恒磨牙 78岁:乳牙按萌出先 后脱落代之以恒牙 12岁:萌出第2 磨牙 18岁以后:第3磨牙(智齿) 2030岁:出齐,萌出延迟(12月) 正常延迟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牙釉质异常 外胚层发育不良,缺 牙 外胚层发育不良(无牙龅),排列紊乱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脑发育不全,牙齿发育异常,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 恒牙(共32颗) 6岁:第2乳磨牙之后萌出第1恒磨牙 78岁:乳牙按萌出先后脱落代之以恒牙 12 岁:萌出第2恒磨牙 18岁左右:第3恒磨牙,亦有人终身未出 2030岁:出齐,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体格生长

13、评价 常用统计学表示方法(1)均值离差法(2)百分位数法(3)标准差的离差法(4)中位数法,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体格生长评价 中位数百分位法 P3 (X2SD) P50 中位数 P97 (X2SD) 均值离差法 X 1SD 68.3% X 2SD 95.4% X 3SD 99.7%,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体格生长评价 界值点的选择 均值离差法:X 2SD 百分位法:P3 P97,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体格生长评价 测量值的表示(1)表格(2)生长曲线,第二节 体格生长及其评价,均值离差法 百分位法,体格生长评价,105,106,107,生长水平举例:一个12月女童体重8.6 kg,百分位法:W/A P10th-P25th 中下,108,均值离差法表:一个12月女童体重8.6 kg-2SD -1SD +1SD +2SD 1岁 7.18 8.45 9.24 10.27 1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