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而生》《横渠四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24399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为何而生》《横渠四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为何而生》《横渠四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为何而生》《横渠四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为何而生》《横渠四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为何而生》《横渠四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为何而生》《横渠四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为何而生》《横渠四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我为何而生 横渠四句二、学习目标我为何而生1、阅读课文,理解罗素这位大学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襟。2、鉴赏课文内容所表现的情和理,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横渠四句1、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了解“横渠四句”的内涵,体会其超时代的性质和具有的普遍的人类意义及其现实意义。2、理解“内圣外王”的真正含义。三、课文知识分析我为何而生1、了解作者伯特兰罗素(18721970 年)是英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他在宗教、 教育、社会学、 伦理学方面都有极大建树。被西方称为 “百科全书式的作家” 。1950 年,瑞典文学院授予

2、罗素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1920 年至 1921 年,他来到中国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在此期间,他对中国文化 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 行为习惯等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这些研究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2、释题:“我为何而生” 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命题。古往今来, 人类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 我是谁,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活着?我将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

3、碌碌一生, 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 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 各位同学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3、浏览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为何而生(又译为 我的人生追求 ) ,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前言,文章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他对挚爱与知识的执著追求, 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其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博爱精神熠熠生辉,令人肃然起敬。4、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一:罗素说他一生有哪几方面的追求?明确:爱情带来狂喜(渴望)爱情爱情摆脱

4、孤独爱的结合能见到天堂的缩影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类)(追求)知识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饥饿中的孩子(同情)苦难被压迫被折磨者孤苦无依的老人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附例:例 1、渴望爱情:罗素爱过不止一个女性。经历数次婚姻的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他说: “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 我的心将褊狭得多。 ”例 2、追求知识:罗素可谓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智慧、力量都献给了人类。有人对罗素的作品作过统计,他每天要写3000 多字才能完成这些著作。例 3、同情苦难:罗素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却关爱

5、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追求和平。他因为政治原因曾经两次被判监禁。一次是1918 年,因犯对美军的诽谤罪被监禁六个月(在狱中写成了数理哲学导论) ,另一次是1961 年他八十九岁时,因煽动民众反对政府、支持核裁军运动,在医院被监禁一星期。小结: 这就是罗素一生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苦难的同情就像三面巨大的旗帜,高高飘扬。这三种感情“单纯”而“强烈”, “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表明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问题二: 罗素为什么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明确: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问题三:这

6、 三种追求间有什么关系?明确:“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横渠四句(一)理解文题横渠:张载(公元10201077 年),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载为自己哲学所确立的基本宗旨,亦是张载哲学的大纲。(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的哲学是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哲学的崇

7、高任务。)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结语中表现出对“横渠四句”的赞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可见“横渠四句”是其终生的愿望。本文即是冯友兰先生对这四句话的意义及根本内涵的阐释。(二)整体感知一)浏览课文,理解“横渠四句”的含义1、首先研读第二段。阐述对“横渠四句”的意义和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内涵的理解。明确:本段首先简要概括 “横渠四句” 的意义。 作者认为张载的四句话体现了人的特点,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之所在。接着又说四句中“为”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 ,而张载就是哲学家,因此,作者的实际意思是“横渠四句”应该是哲学家或哲学的神圣的使命

8、和任务。因为冯友兰认为,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是人之于禽兽者及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何在?二是人生之意义何在?哲学就是帮助人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格。天地即自然宇宙, 天地本来无心, 而人有心, 人的心即是人的自我认识和对天地的认识;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产物,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人对于天地的认识即所创造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天地的自我认识,这就是为天地“立心”。请谈谈对本段中这两句话的理解。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人所立之“心” ,是宇宙“底” (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明确: 比喻, 突出了人类之于大自然的意义,没有人类的大自然在漫长的历史中会黑暗如夜。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应认识

9、到在自然中的角色和作用,以人之心、以人化的眼光来看待、对待天地万物。2、研读三、四段A 如何理解孟子说的: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尽心上)明确: 孟子认为,一个人不管其是寿是夭、处逆处顺,都应当修持自己的身心以面对人生各种结果,这就是所谓的“立命”。B 阐述对“横渠四句”的后二句内涵的理解。明确: “为生民立命” :信宗教的人把万事寄托于“主”,儒家将外在必然与内在当然统一结合起来,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为往圣继绝学” ,并不是要接续一般意义的中国学统,而是接续儒家之学统。 “为万世开太平”, “太平” 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社会理想,张载素有济世之志,而他

10、“为万世开太平” ,则集中体现了他的救国济世之志。二)思考:中国古代修身的最高理想是什么?(内圣外王)如何理解“内圣外王”的真正意义。只有圣人才能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大公无私,天人合一。因为圣人心怀天下、客观公正, 因此圣人的各种感情乃是宇宙中客观的现象,并不特别与个人联结在一起,这样才最宜为王,这样也才能做到德治,以德服人。“内圣外王”应是一个整体,“内圣”是“外王”的内在根源,而“外王”是“内圣”的必然延伸。三)横渠四句和“内圣外王”有怎样的联系?明确:张载的 “横渠四句” 正是把 “内圣外王” 较好地贯通起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明了宇宙之本体,确定安身立命之道,实为“内圣”

11、之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也就是如何建功立业的问题,是“外王”之学。四、帮你总结我为何而生这篇随笔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周密;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尤其是本文的语言, 凝练生动, 洒脱自然, 优美流畅, 个性化的表述流露出作者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例如,言及爱情之于摆脱孤寂的意义时,用“世界的边缘”、 “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的比喻描述“孤寂”的可怕,用“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来表述自己所追寻的美好的爱情境界。全文既充满理性的力量,又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字里行间透露出罗素作为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人格。五、课外拓展:(一) 罗素论爱 :“最好的那种爱是彼此

12、愉悦的爱;彼此很愉快地接受,很自然地给出,并且由于有了这种互惠的快乐,彼此都觉得整个世界更有趣味。, 太强的自我是一座监狱,你若想充分地享受人生,就得从这座监狱中逃脱。能有真正的爱, 这是一个人已逃出自我监狱的标志之一。 光接受爱是绝对不够的;接受的爱应当能激发你奉献出自己的爱,惟有当接受的爱和奉献出的爱等量存在时,爱才能达到它的最佳状态。”(二) 名人的人生追求: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13、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爱因斯坦: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照亮我的道路, 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30 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休憩(q)敷(f )衍大煞(sh)风景怨天尤(y u)人B、矫(ji o)正怜(l ng)悯怏(y ng)怏不乐吹毛求疵(c)C、俯瞰(gn)飓(j )风不可遏()制目不暇(xi )接D、啮噬(sh)濒(bn)临根深蒂(d)固垂(chu)暮之年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事故

14、饱经世故畸形倚老卖老B、抱负施展抱复欢愉夸大其词C、行迹行迹可疑拜谒不可遏制D、圣徙格格不入疑忌性情苟酷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三种激情, 就像飓风一样, 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解除 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乐观的人所注意的只是顺利的、谈话中有趣的部分、精制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气等等,同时尽情享乐。A、面临孤独境遇B、濒临孤寂际遇C、面临孤寂际遇D、濒临孤独境遇4、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屡试不爽的蒲松龄,在文学创作上的

15、成就就是一个明证。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C、不肯喜欢一切别人认为可爱的东西,而总是听天由命,为一切不可爱的东西自寻烦 恼。D、个别的还得罪许多人,以致他们到处和人格格不入。5、横线上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这就是我所寻求的,他对于人生过于美好,最终我还是得到了他。(2)悲观的人能够知道他们的恶习对于一生幸福有何不良的影响,恶习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还是可以矫正的。A、即使然而假若可是即使也B、虽然因此只要就如果那么C、即使然而只要就如果那么D、虽然然而假若那么即使也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

16、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 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是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无视和讽刺。 被逼迫被折磨者以及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的存在给子女造成重担的孤苦无依的老人饥饿中的孩子A、B、C、D、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问题。横渠四句冯友兰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无论如何,从一般人的观点看,第一句“为天地立心” 很费解。 其实, 并不费解。 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 ”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