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诸子百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024303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诸子百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诸子百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诸子百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诸子百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诸子百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诸子百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诸子百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诸子百家,言说的艺术,精神的追求,篇目,十二章、大道之行也 两章、鱼我所欲也 故事两则、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公输,百家争鸣,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在这一背景下,诸子百家的学说得以发展。,十二章、大道之行也 两章、鱼我所欲也 儒家(学习、为人、仁政) 故事两则 道家(渴望自由、超然物外) 塞翁失马 西汉,淮南子:继承了庄子的思想,无为 智子疑邻 法家:不以关系的亲疏衡量、判断事情 公输墨家:非攻,十二章:语录体散文 大道之行也:总分总的论述 两章:举例论证、论点

2、的揭示 鱼我所欲也: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故事两则:比喻论证、论辩之道 塞翁失马:寓言故事 智子疑邻:寓言故事 公输:巧设比喻、运用对比、排比、逻辑推理,论语十二章(七上),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3、,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雍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子张,文学常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

4、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习了以后一定要花时间进行巩固。,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一定要学思结合。,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5、。,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每天自我反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功课。,交友的乐趣。,文言知识积累,1、“单”变“双”: 学 朋 温 乐 师 知 思 见 改 择 逝 舍,学习,朋友,温习,快乐,老师,知道,思考,看见,改正,选择,流逝,舍弃,2、通假字:,说:通“悦”,高兴,愉快,有:通“又”,3、古今异义:,时:常常,经常。按一定的时间,三:多次,可以:可以凭借,水:冷水,善者:优点,长处,不善者:缺点,这类词要多比较,留心,记忆,3

6、、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吃饭。,这类词要多领会,留心,记忆,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4、一词多义:,为: 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当,做,替,而 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 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4)面山而居,而,(表承接)然后,(表转折)可是,但是,却,(表并列),(表修饰),5、特殊句式,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之” 2.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大道之行也(八上)

7、,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能,讲信修睦(m)。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zhn),矜(u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n),女有归。货恶(w)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伦理观念:人不独( ),不独( )。 社会环境: 老有所( ) 壮有所( ) 幼有所( ) ( )皆

8、有所养 男有( ),女有( ) 经济观念: 1)货,恶其( ),不必( ) 2)力,恶其( ),不必( ) 治安情况:(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 )而不闭。,是谓大同,亲其亲,子其子,终,用,长,矜、寡、孤 、独 、废疾者,归,分,弃于地也,藏于己,不出于身也,为己,谋闭,外户,课文层次,1.什么是“大同”社会(总提),2.“大同”社会 的基本特征,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亲如一家,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全文总括,(物质、精神生活),(思想观念),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 则(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

9、理想社会或 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请你思考,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通假字,1、选贤与(j)能 “与”通“举”,选拔。 2、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同“鳏(gun)”,指老而无妻的人。,古今异义词,1.男有分 古义:职业、职守。 今义:成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 2.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 3. 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义:宽阔的路。 4.是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词,一词多义,1.分 今天下三分 分裂、分开、分散 男有分 名词,职业 2.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以为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父母 3.

10、闭 是故谋闭而不兴 杜绝 外户而不闭 用门闩插门,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2.不独子其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3.使老有所终: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4.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年壮人。 5.幼有所长: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选贤与能: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特殊句式,倒装句: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判断句: 是谓大同 天下为公,孟子两章(九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宣扬“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得道多

11、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攻方失利 小城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论点,论证,结论,事实 论据,守方失利 城高池深兵利粮足不守,战争需 要人和,域民 固国 威天下,道理

12、论证,治国需 要人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施行仁政 才能人和,顺,畔,顺攻畔战必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主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13、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六个人,共同的特点,1、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2、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3、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排比举例,推断 归纳,结论,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个别到一般的推论方法,列举六位名人事例,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国无忧患易灭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个别),(一般),(客观),(主观),(个人),(国家),(中心论点),(正

14、面),(反面),通假字,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亲戚畔之)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一词多义,之: 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 / 封疆之界 / 山溪之险 / 兵革之利 / 畎亩之中 / 版筑之间 /鱼盐之中(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代词,代它,城) 亲戚畔之 / 天下顺之(代词,代他,“失道”者、“寡助之至”的人)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动词,到)天下之所顺 / 亲戚之所畔 (主谓之间,不译),而: 委而去之 / 困

15、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表承接) 夫环而攻之 (表承接,一说修饰) 攻之而不胜 / 然而不胜者 (表转折)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表并列),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到,一说在),(在),(由于,因为),(被任用),(发出),国: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利: 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尖利 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国恒亡,(国防),(国家),(有利条件),(锋利),(逃跑),(灭亡),古今异义,1、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古); 水池,池塘(今)。 2、城非不高也: 内城(古); 城市(今)。 3、亲戚畔之: 内外亲属(古); 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4、委而去之: 离开(古); 到(今)。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古); 判断词,是(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