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前内侧区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010134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前内侧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股前内侧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股前内侧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股前内侧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股前内侧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前内侧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前内侧区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前内侧区 The anterior and medial regions of the thigh,掌握股三角、收肌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物的安排; 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的组成及通过对结构; 掌握股鞘、股管的位置、组成和内容物的安排; 了解内侧肌室及闭孔N的来源、行程及分支分布范围; 了解股疝发生的解剖基础。,要 求,股前内侧区主要结构,浅层-皮肤-浅筋膜:脂肪层、膜性层;含浅血管、神经、淋巴,深层-深筋膜:即阔筋膜-三个肌室:(1)前室:含前肌群、股N、股深A及旋股内A;(2)内侧室:含内侧肌群、闭孔N、旋股内A及闭孔A;(3)后室(股后区),翻皮 解剖浅筋膜内结构: 注意保留大隐静脉及其

2、5条属支, 观察腹股沟浅淋巴结、股外侧皮神经。 观察阔筋膜: 翻开阔筋膜,解剖深层结构: -股三角及其内容物 -收肌管的位置及血管神经安排,基本层次解剖,浅筋膜内结构(复习),1.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 标志点:股内侧髁后缘,髌骨后方一掌处。 追踪到:耻骨结节下外方约3厘米,卵圆窝(或隐静脉裂孔)处。 属支解剖:在卵圆窝附近解剖大隐静脉五条属支(如图) 腹壁浅静脉 旋髂浅静脉 阴部外浅静脉 股内侧浅静脉 股外侧浅静脉,2.观察腹股沟浅淋巴结(superficial inguinal lymph nodes) 纵横两组,T形排列 横的一组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而纵的一组分布在大隐静脉的两旁

3、。 其输出管穿筛筋膜,主要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收集下肢、下腹壁、臀区、外生殖器、肛门和会阴部的淋巴液,3.皮神经解剖: 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 约在髂前上棘下方10厘米处穿出深筋膜股前皮神经(anterior femoral cutaneous n) 沿缝匠肌穿出深筋膜。 闭孔神经(obturator nerve)皮支 约在缝匠肌中点内侧三横指处可找到该神经,仔细观察阔筋膜,注意阔筋膜在股外侧增厚的部分叫髂胫束。 并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向下纵行切开阔筋膜,分离其与深层组织。,阔筋膜在股部形成下列三种结构:(1)髂胫束 (2)隐静脉裂孔(卵圆窝) (3)

4、三个肌间隔,深筋膜阔筋膜(fascia lata)),隐静脉裂孔,大腿的肌室(复习),I.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及其内容物,位置: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为一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凹陷。股三角向下通尖收肌管。 股三角境界: 上-腹股沟韧带 内-长收肌的内侧缘 外-缝匠肌的内侧缘 后壁-髂腰肌和耻骨肌 前壁-阔筋膜 内容物: 股N、 股鞘及包含内容(股A、股V、股管)、腹股沟深淋巴结,腹股沟韧带,长收肌,缝匠肌,股鞘(femoral sheath): 包裹股血管和股管的一个漏斗形股筋膜鞘,由腹横筋膜和髂筋膜向下延伸形成(如图) 外侧腔-股动脉 中间腔-股静脉 内侧腔-股管

5、 股管(femoral canal):股鞘内侧腔。 上口是股环(femoral ring)股环的境界如下: 外-股静脉 后-耻骨梳韧带 内-陷窝韧带 前-腹股沟韧带 股管内容纳脂肪组织和-个淋巴结(Cloquet 淋巴结) 。,股鞘、股管、股环,.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找股的关键点腹股沟中点 股主要的分支:股深(profunda femoris artery),常起自股动脉后外侧,距腹股沟韧带约35厘米。股深在股三角主要分支有旋股内侧(medial femoris circumflex artery)、旋股外侧(lateral femoris circumflex artery)和三到四支穿。,

6、股动脉,股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内侧动脉,穿动脉,股A及分支小结,髂外A 腹壁下A腹壁浅A浅A 旋髂浅A阴部外A旋股内侧A 股动脉 股深A 旋股外侧A穿A(34支)肌支膝降动脉,.股静脉(femoral vein): 在股三角内,股静脉位于股动脉的内侧(如图)。它收集股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并在卵圆孔处接受大隐静脉的汇入。,腹股沟韧带,股静脉,股动脉,股鞘,卵圆孔,大隐静脉,在腹股沟韧带以下,股外侧,切开髂腰筋膜,暴露股并清理,可见它分成许多细支,形如马尾。 隐神经(saphenous nerve):在股中有一支特别长、伴股进入收肌管的一支。,股神经(femoral nerve),肌腔隙和血

7、管腔隙,在股三角底边,腹股沟韧带与骨盆边缘之间的间隙称为腹股沟耻骨三角,它被一韧带(髂耻弓)分割成内侧的血管腔隙和外侧的肌腔隙两个部分。,)肌腔隙lacuna musculorm :境界:前 -腹股沟韧带 后外 -髂骨 内 - 髂耻弓 穿经结构:髂腰肌和股神经,)血管腔隙lacuna vasorum : 境界:前-腹股沟韧带 后-耻骨梳韧带 外-髂耻弓 内-陷窝韧带 穿经结构: 股、股、股管、淋巴管和淋巴结,股三角的结构安排,股三角底边(外侧内侧): 股N、股A、股V、股管,股三角尖部(前后):隐N、股A、股V、长收肌、 股深V、股深A、股深V,股N的体表投影,股A的体表投影,屈髋并稍外展、外

8、旋位,由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的连线中点,划一直线至股骨内收肌结节,此线的上2/3,即为股动脉的体表定位。,是腰丛中较大的神经,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髂腰肌前面进入股三角,位于股鞘外侧,下行约3cm即分为多支:股神经前皮支(分布于股前面下2/3的皮肤)、隐神经(亦为皮神经,伴股血管行经股三角,进入收肌管,继穿出该管,在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出现于膝关节内后方)、肌支(发出许多小支,支配缝匠肌、股四头肌与耻骨肌)。,位置:大腿中1/3段内侧面的一个肌性管道,长约15cm。 境界: 前内侧壁: 缝匠肌、大收肌腱板 前外侧壁: 股内侧肌后壁: 长收肌、大收肌 三口: 上口: 接股三角尖 下口: 收肌腱裂孔,

9、通腘窝,又称 股腘管。 前口:隐N及膝降A 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 隐N-股A-股V,II.收肌管(adductor canal/Hunters canal),解剖股前外侧部肌肉,向上翻开缝匠肌,清理并观察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al muscle)。检查一下股四头肌腱止于髌骨上缘和内外侧缘。并通过髌韧带向下附着与胫骨粗隆。,膑韧带,股直肌腱,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缝匠肌 (断端),缝匠肌 (断端),股直肌 (断端),股神经,内收肌群可分为三层。先清理第一层股薄肌、长收肌、耻骨肌(由内向外),在长收肌起点下3厘米处切断该肌,暴露深部的短收肌,清理短收肌表面的闭孔神经(

10、obturator nerve)前支和深面的后支。 第三层为大收肌,该肌下方有一腱性裂孔叫大收肌裂孔,股动脉、股静脉穿此裂孔进入腘窝,改名为腘动脉、腘静脉。,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耻骨肌,大收肌,闭孔神经,皮支,闭孔神经前支,解剖股内侧肌群及闭孔神经,联系临床:股疝femoral hernia,股疝的形成:腹内压升高时,腹盆腔脏器可被推向股凹,经股环、股管、卵圆窝突出至股部皮下,称为股疝发病的解剖特点: i. 老年妇女发病率高,女性骨盆较宽,肌肉筋膜发育较弱,尤其多次妊娠和退行性变后,更为薄弱,股环相对较大,容易发生股疝。 ii. 股环前、后和内侧均为坚强的韧带,容易造成嵌顿

11、。,松解疝囊颈:注意异常闭孔动脉,手术注意事项:股疝修补术需要将腹横筋膜、腹内斜肌下份纤维等缝合于耻骨梳韧带,此时注意不要损伤股静脉;起自腹壁下动脉的异常闭孔动脉约占1620,它要经过陷窝韧带附近,在手术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此动脉。,解剖操作,1观察隐静脉裂孔、髂胫束及阔筋膜 2观察股三角的组成及其内容物 3清理观察股动脉及其分支 4清理观察股静脉、股神经 5清理观察收肌管及其内容 6清理辨认股前肌群 7清理辨认股内侧肌群,思考题,1.试述股三角的构成、内容物及毗邻关系 2.试述收肌管的构成、内容物及毗邻关系 3.病例分析题:一60岁女性,因右大腿根部出现球形肿块到医院就诊。患者自述在平卧时肿块可变小,但不会完全消失。该肿块偶尔可变大并突出至右大腿前面皮下,此时可感到大腿深部疼痛并向下传导。体格检查:医生注意到患者肿块位于耻骨结节外侧、腹股沟韧带内侧1/3的下方。当医生将示指抵住患者的腹股沟皮下环,并嘱患者咳嗽时,并未发现有肿块或肠管突出,但肿块随咳嗽有所增大。详细询问病史后,医生了解到患者的肿块首先出现在股环处,发生疼痛时肿块向下发展直至隐静脉裂孔处。诊断 股疝 临床解剖学问题(1)什么是股管?什么是股环?其境界如何?(2)什么是股疝?股疝在临床上多见于老年妇女,疝一旦出现易发生嵌顿,为什么?(3)股管中什么结构的肿大易被误诊为股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