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07142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2015级 2016年春季期末复习历史练习题20160608 第卷 选 择 题(满分 48 分)1史书记载: “郡有盐、铁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材料反映的制度开创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22012 年,一座位于山东沂水县天上王城景区内的春秋纪王崮古墓重见天日,已出土的文物近百件。其中可能随葬的器物有A青花瓷B面纱布C青铜器D兵马俑3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 , 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是A封建政府“不抑兼并”B封建土地私有制C重农抑商政策D地主掌握封建政权4西安某中学的同学在研究西安历史时,得

2、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有:、王莽执政时在长安设“五均”官、唐代的长安住宅区与商业区是分离的、宋代初期西安出现了最早的夜市、长安商品交易区在南北朝时交草市ABCD5 “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此政策A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B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D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6平遥是著名“晋商”的发源地之一。

3、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 年) ,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 世纪 40 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清朝时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B晋商活动对外国资本入侵有较大抵制作用C晋商活动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D清代道光年间中国出现了现代银行的雏形7唐文宗太和六年(832 年) ,宰相王涯上奏: “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正确的有经济地位优越政治地位低下遭受全社

4、会的鄙视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ABCD81795 年,有一位官员说: “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这些言辞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当时: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全国领先丝绸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较兴盛中国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CD9阅读下表,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 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

5、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俗皆织绢” ; “惟湖以蚕 , 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A商品经济比较发达B市镇经济繁荣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近代民族工业出现10下表是 1914 1927 年、 1928 年 1934 年中国工业企业各项指标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表明年份年均新增企业资本总额年均新增资本企业平均资本19141927 年130 家31318 万元2327 万元179 万元1928 年 1934 年151 家31130 万元4789 万元316 万元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增长迅速B政府的政策鼓励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C一战爆发

6、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D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在加快1119 世纪 4060 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12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 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A洋务企业B外国资本企业C民族资本企业D官僚资本企业1320 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每 5 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000 海关两)年代各种机

7、器和工具(A)农机具( B)BA(%)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A在“爱用国货”思想的影响下,农民自觉抵制进口农机具B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抵制了农机具的进口数量D 国民政府的倡导14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店铺的中国店员手中有一个小本本,上写一些词汇,并作了标注,如“尺寸”标作“土开了士” , “一月”标作“叶那里”, “一、二、三”标作“温、吐、特里”。该现象A说明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B表明海禁政策已受到冲击C证实广

8、东人崇洋风气盛行D反映对外贸易的客观需要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研究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他们拟定了以下四个题目,其中最可能准确概括明清时期历史特征的是A天朝的荣耀B落日的余辉C东方的曙光D民族的崛起16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绘了20 世纪 20 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A人们通过电视观看定军山B 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流行歌曲C儿童在东交民巷胡同里玩耍D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17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纪事申报1918 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9、中央日报1932 年多次发表 “ 祸害论 ” 的社论新民日报民国 27 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救亡情报其发刊词说:“ 抗战救亡 ” 是全国人民的呼声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B民国时期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史料价值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D 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1840 1860 1895 1872 1927 1949 1956 4 2 3 1 18社会风尚打上时代烙印。以下社会风尚不属于新中国初期的是: 盛行西装革履勤俭建国、 勤俭持家争看港、台电视连续剧传唱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红莓花儿开等歌曲ABCD19在中国人民

10、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20有学者认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于中国建设,其重要性绝对不亚于遵义会议之于中国革命。”该学者持有这一观点,主要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A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经济基础B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C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坚决批判和否定了“左”倾错误211952 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共中央认为:个体农民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允

11、许这种竞争,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业寂静发展起来。但这种认识在很长时间内并未转化成政策。后来,中共大规模实践这一认识的举措是A推动农业合作化B开展人民公社运动C推行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22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B 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 一五 ” 计划推动 C 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 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EF 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ABCD23下图是 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 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一份结果。这表明A农民价值取向完

12、全西化B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C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后D农民市场经济意识较强24下表是根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导致表中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时间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19681972 43324819731975 245394A新自由主义的兴起B福利政策的推行C凯恩斯主义的失灵D石油危机的发生第卷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满分52 分)25.(14 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张謇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知识分子转型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57 年 1873 年5 岁到时 21 岁就学于私塾,读四书五经、朱子大全1894 年42 岁高中状元,上书指责李鸿章“战不备,败

13、和局”1896 年44 岁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议筹兴建纱厂1899 年47 岁大生纱厂投产1901 年49 岁著变法平议 ,提出上设议政院,下设府县议会1902 年50 岁筹建通州师范1905 年53 岁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09 年57 岁发表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意见书1911 年59 岁拒任清廷农工商大臣,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1915 年63 岁规劝袁世凯勿复辟帝制,无果。 彻底推出政坛,专事实业、 教育和慈善。1926 年74 岁病逝于南通。(据张謇大事年表张謇自订年谱等整理)请回答:(1) 据材料,说明张謇“转型”的内涵是指什么?(4 分)(2)结合所学知

14、识,促使张謇“转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 分)(3) “转型”后的张謇对中国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6 分)史实结论参与立宪运动、维护民主共和为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了贡献26.(14 分)材料一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

15、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扣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 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1)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一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6 分)材料二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根据共同纲领,新中国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由于这是一个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态,因此, 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管理体制。(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改造后与建国初相比在经济领域有哪些改变和这种变化的意义。(6 分)27 (26 分)国家政策的调整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认为,“精耕细作”这个概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工具,二是耕作技术,三是水利技术。既然农业生产是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解释“精耕细作”,以上三项内容应该是缺一不可的。曹中原 “精耕细作”及其他(1)许多学者认为,两汉时期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形成的重要时期,据材料一对“精耕细作”的理解,举出史实说明上述观点。 (6 分)材料二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