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选读2--1苦其心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05104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传选读2--1苦其心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左传选读2--1苦其心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左传选读2--1苦其心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左传选读2--1苦其心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左传选读2--1苦其心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传选读2--1苦其心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4 21、苦其心志(僖二三六)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啬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重耳,晋献公第二子,母狐姬。献公晚年宠爱骊姬,欲立骊姬之子为太子,故尽逐诸子,并派寺人披率军攻打,重耳出逃。事见鲁僖公五年,时重耳43 岁。保,依靠。生禄,养生之禄。校,抵抗。狐偃

2、,重耳舅父,字子犯,善谋。赵衰,赵氏远祖,善谋。颠颉(ji ),晋大夫。魏武子,魏犨( ch u),魏氏远祖,有勇力。司空季子,即胥臣,也叫臼季,司空是其官,季子是其字。啬咎如 (qi ngg or ), 古代少数民族, 当时居住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南,另一说居住在山西省太原市。儵 (sh ) 。 木,棺椁。行,离开。时鲁僖公十六年,重耳 54 岁。晋公子重耳遭到祸难的时候,晋献公的军队在蒲城攻打他。蒲城人想要迎战 ,重耳不肯 ,说:“仰仗着国君父亲的恩宠而享有奉养自己的俸禄,因此才得到百姓的拥护。有百姓的拥护而反抗,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亡吧。”于是就逃亡到狄人那里,跟随的有狐偃、赵衰、

3、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攻打廧咎如,俘虏了他两个女儿叔隗、季隗,送给公子。公子娶了季隗,生了伯儵、叔刘。把叔隗嫁给赵衰,生了盾。重耳要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再改嫁。”季隗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又再过二十五年改嫁,就要进棺材了。我等您。”重耳在狄一共住了十二年,然后离开。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五鹿,古地名,在卫国境内, 齐国在东方, 重耳经过五鹿去齐国。 块,土块。稽首,为古人最重之礼节。经过卫国,卫文公不以礼来待他。经过五鹿时,向乡下人要饭。乡下人给他一块泥土。重耳发怒 ,要鞭打他

4、 。子犯说 :“这是上天赐与的啊!”重耳叩着头接受,把土块装上车子。75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二十乘( sh ng ),一乘四匹,二十乘为八十匹。姜氏,重耳妻,因齐国是姜姓国,故称之。时齐桓公已去世,齐孝公在位,姜氏恐齐孝公知道此事,故杀蚕妾以灭口。怀,留恋妻室;安,贪图安逸。重耳到达齐国,齐桓公也给他娶妻,有马八十匹。重耳安于齐国的生活。跟随的人认为这样不行,准备离去

5、,在桑树下商量。养蚕的侍妾正好在树上听到,把这事告诉姜氏。姜氏杀了她,告诉重耳说:“您有远大的志向,听到的人,我已经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走吧!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实在会有损前途。”重耳不肯。姜氏和子犯商量,灌醉了公子,然后打发他走。重耳酒醒,拿起长戈追逐子犯。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 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骈胁,肋骨排列紧密。薄,使帘子变薄,或谓用薄帘子。僖负羁,曹国大夫。贰,贰心于重耳。飨(s n

6、), 食物。重耳到达曹国,曹共公听说他的肋骨排比很密,似乎并成一整块,想从他裸体中看个真相。趁重耳洗澡,他就在帘子外观看。僖负羁的妻子对负羁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足以辅助国家。如果用他们作辅助,晋公子必定能回晋国做国君。回到晋国,肯定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惩罚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就是第一个。您何不早一点向他表示好感呢!”僖负羁于是就向晋公子馈送一盘食品,里边藏着璧玉。公子接受食品,退回璧玉。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重耳到达宋国,宋襄公把马八十匹送给他。76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

7、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叔詹,郑国大夫。启,开,引申为赞助。诸,兼词,相当于“之于”。离外之患:离,通“罹”,遭受;外,逃亡国外。遭逃亡于外国的忧患。靖,安。同侪 , 同等,晋国与郑国都是姬姓国。到达郑国,郑文公也不加礼遇。叔詹劝谏说:“臣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别人就赶不上了。晋公子具有三条,上天或者将要立他为国君吧,您最好还是以礼相待。父母同姓,子孙不能昌盛。晋公子是姬姓女子生的,所以能活到今天,这是一。经受逃亡在外的忧患,而上天使晋国不安定,大概是将要赞助他了,这是

8、二。有足以居于别人之上的三个人,却一直跟随着他,这是三。晋国和郑国地位平等,他们的子弟路过还应当以礼相待,何况是上天所赞助的呢?”郑文公没有听叔詹的劝谏。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 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健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

9、大咎。”乃送诸秦。飨,用作动词,用食物招待。不谷,楚王的谦称。治兵,本为军队演习之意,在文中是战争的委婉说法。辟,通“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不获命,不被允许的委婉说法。櫜(g o),盛箭矢之器;鞬,盛弓之物。子玉,芈姓,成氏,名得臣,字子玉,斗伯比之子,子文之弟。若敖氏后裔。时为楚国令尹。晋侯,重耳之弟,名姬夷吾,晋大夫里克杀骊姬之子,欲请重耳回国为君,重耳不敢回,故请夷吾回国,是为晋惠公。晋惠公七年时,派寺人披至狄欲杀重耳,以故重耳离狄去齐。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意为晋国的衰亡在最后,由重耳为君之故。77 重耳到达楚国,楚成王设宴会招待他,说:“公子如果回到晋国,用什

10、么报答我?”公子回答说:“子、女、玉、帛都是君王所拥有的,鸟羽、皮毛、象牙、犀革都是君王土地上所生长的 。那些波及晋国的 ,已经是君王剩馀的了,我能用什么来报答君王呢?”楚成王说:“尽管这样,究竟用什么报答我?”公子回答说:“如果托君王的福,能够回到晋国,一旦晋、楚两国演习军事,在中原相遇,那就后退九十里。如果还得不到君王的宽大,那就左手执鞭执弓,右边挂着弓袋箭袋,跟君王较量一下。”子玉请求楚王杀掉他。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生活俭约,文辞华美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严肃而宽大,忠诚又有能力。晋侯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国外都讨厌他。我听说姬姓是唐叔后代,将会最后衰亡,这恐怕是从晋公子为君以后的缘故

11、吧!上天将要使他兴起,谁能够废掉他?违背上天,必然有大灾。”于是就把他送回秦国。【课文解读】 一、晋文公是历史上很著名的国君,但在十九年的流亡生活中, 他也表现出一些 缺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 重耳在哪些国家受到了怎样的厚遇?在哪些国家受到了怎样的冷遇?他的成 长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三、外交辞令既要表达清楚本意,又要含蓄委婉。 请把重耳答楚成王的含蓄辞令 译成白话,然后对比一下哪些意思被作了含蓄化的处理。 【文言练习】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保:保护 B以叔隗妻赵衰妻:嫁给 C薄而观之薄:靠近 D晋公子广而俭广:指志向远大 五.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吾其奔也其可怪也欤B处狄十二年而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C乞食于野人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D姜与子犯谋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