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 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005002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 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 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 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 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 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 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 ppt培训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 经济文明史,单元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结构之一:农业1耕作方式 (1)演变反映出生产工具的改进 远古时期:原始农业产生和刀耕火种(火耕) 距今七八千年前:进入石器锄耕(耜耕)时代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施肥、治虫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特点:采用精耕细作的技术,春秋战国和秦汉出现:垄作法、汉代的氾胜之书、耧车、耦犁、代田法和区田法; 魏晋南北朝日臻成熟:齐民要术、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为唐宋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基; 隋唐继续发展: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中国牛耕技术已相当完善

2、; 宋元全面成熟:南方稻麦两熟制(标志)、农作物品种交流很广泛,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播到江淮地区,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苏湖熟天下足”)、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明清继续完善:多熟种植、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农政全书。,2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井田制名义上是国有土地所有制,实质是为周王所私有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延续两千多年 (三国屯田制和北魏隋朝唐朝前期均田制),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3小农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1)概念和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

3、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自给自足)和交纳赋税的自然经济 (2)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艰难发展的表现: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剥削重 (4)影响: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4、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政策,(1)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也是封建王朝的主要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也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大事。 (2)表现: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二结构之二:手工业,1冶金业: A铜:新石器时

4、期出现小件青铜器商周繁荣春秋至秦汉采用鎏金和镶嵌技术 B铁:西周已能制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出现水排 C钢:春秋晚期已有钢剑魏晋南北朝的灌钢法2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出现蚕茧和丝织品西周出现斜纹提花织物战国品种多产量大明清形成苏杭两大丝织业中心,有妆花缎和金宝地3制瓷业:商代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有著名的景德镇瓷窑元代出现青花瓷明清出现彩瓷和珐琅彩,4经营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5发展特点:历史悠久、技术高超、领先世界,三结构之三:商业,三结构之三:商业,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1明朝中后期产生 (1)条件和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资金

5、充足的作坊主和商人以及自由劳动力的出现 (2)地区和部门:江南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冶铁业 (3)标志:机工出力、机户出资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2清朝缓慢发展 (1)发展表现:手工工厂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雇工数量增多、部门和地区更广 (2)认识:代表当时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但只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当中、发展缓慢、稀疏且微弱、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3)缓慢原因:封建制度束缚,如抑商和闭关锁国,3重农抑商 以农业为本,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工商业为末,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1)原因: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必然产物;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目的:(直接)确保赋役征派和

6、地租征收;(根本)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歧视商人和限制其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4)后果:阻碍工商业发展、强化自然经济,4闭关锁国 为维护封建统治,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 (1)明代的外贸: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中后期重开海禁;积极开展官方贸易,一直不断。 (2)清朝的外贸:清初外贸陷入停顿,统一台湾后开四口通商;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只开广州通商,只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外贸 (3)后果:这种消极的抵御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单元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

7、发展,一晚清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背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鸦片战争爆发与英国签约 (2)过程、表现: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3)影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促商品经济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提供条件;但中国经济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2洋务运动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自创的近代企业 (1)背景:二鸦爆发;太平天国;新思潮萌发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特点:布新而不除旧 (4)实践内容:创办以机器生产的近代

8、企业 前期“自强”办军用企业,官办封性,如曾李的江南制造总局、左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后期“求富”办民用企业,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资性,如李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筹划近代海防;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影响: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人才;促进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刺激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但甲午战败证明失败!,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艰难发展,2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是阻碍的主要因素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1)经济:近

9、代中国社会的新的经济因素,导致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最重大最深刻的变化,促进封建经济解体; (2)政治: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阶级条件;也促进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诞生提供阶级条件; (3)思想:不断冲击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提供社会条件。,核心问题,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