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试验研究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04818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试验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试验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试验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试验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试验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试验研究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试验研究方案2009-3-10 16:38:40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155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一、生产现状(一)生产工艺流程辽宁省某黄金选冶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30t 金精矿。 其原料主要来源于附近黄金选矿厂。因其金精矿中含砷,故设计流程采用焙烧氰化、活性炭吸附工艺。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图 1 选冶厂工艺流程金精矿经烘干后,水分3% 4% ,用皮带输送机给入沸腾焙烧炉焙烧,焙砂经球磨机磨矿、旋流器分级后给入直径6m浓密机浓缩,底流矿浆经氰化浸出、活性炭吸附后,载金炭经解吸、 电解提金,尾渣经碱氯法处理后排至尾矿库 。焙烧烟尘采用布袋收尘、碱液吸收法处理。(二)工艺条件及

2、技术指标工艺条件:焙烧温度650700,磨矿细度325 目 87% ,浸出矿桨浓度38% 42% ,氰化钠质量分数0.06% 0.08%, pH值 910,活性炭质量浓度1825g/L 。技术指标:金浸出率61.3%68.8%,载金炭解吸率96.7%,电解回收率99.8%。(三)金精矿的物质组成该厂原料主要来自附近黄金选矿厂,其矿石性质基本相近。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毒砂、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碳酸盐等。金精矿的主要物质组成见表1。表 1 金精矿主要元素分析元素B/% Au* Ag* S As Pb Zn Cu 30.1 115136 23.2 2.97 5

3、.66 4.83 5.06 0.87 0.06 0.09 *(Au), (Ag) /10 6二、浸出率低原因分析为了查明金精矿焙烧后金浸出率低的原因,根据现场实际生产状况,分别对磨矿细度和使用保护碱做了考查试验。细度试验样是焙砂氰化浸出后的浸渣样,保护碱试验样取自直径6m浓密机底流矿浆。(一)磨矿细度试验试验条件:浸出矿浆浓度35% ,氰化钠质量分数0.07%0. 09% ,pH值 910,浸出时间 30h。试验结果见表2。表 2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样号磨矿细度360 目/% 氰原品位/ (gt1)浸渣品位/ (gt1)浸出率/% 1 2 96.8 97.5 12.38 12.38 10.8 1

4、0.1 12.76 18.42 (二)保护碱试验试验条件:浸出矿浆浓度35% , 磨矿细度 325 目 87.6%, 氰化钠质量分数0.06%0.08%,pH值 910,浸出时间20h。保护碱试验结果见表3。表 3 保护碱试验结果保护碱氰原品位/ (gt 1)浸渣品位/ (gt1)浸出率/% NaOH CaO 37.3 37.3 10.54 14.96 71.7 59.9 从磨矿细度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厂金精矿焙烧后金氰化浸出率低,其原因并非磨矿细度不够所致。使用石灰作保护碱对浸出率有一定影响,但也并非是金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采用氧化焙烧法处理含砷矿石或金精矿时,当焙烧温度在500

5、550和在弱氧气氛下,砷便会大量挥发,生成三氧化二砷;当焙烧温度在650700和空气过剩条件下,硫便会被完全氧化,而砷却会生成不易挥发的砷酸盐(如FeAsO ),尤其对含有雄黄( AsS)和雌黄( As2S3)的物料进行焙烧更易生成砷酸铁;砷酸盐会覆盖金的表面,阻碍金在氰化过程中的溶解;此外,当焙烧温度超过67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焙砂中金粒会发生“热钝化”现象,难以被氰化物溶解。该厂采用一段沸腾炉焙烧,本身需要鼓入大量空气,属空气过剩焙烧。且焙烧温度一般控制在 650700, 有时因操作不当,焙烧温度可以达到800。因而造成焙烧物料中砷大量以砷酸盐的形式残留在焙砂中,造成金粒表面污染。同时

6、,在此高温下焙烧,也使金粒发生“热钝化”现象,这是造成金氰化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对含砷较低的物料,在采用一段沸腾炉高温焙烧的条件下,如果添加氯化剂,就能够有效地消除金粒可能发生的“热钝化”现象,减弱各种生成物对焙砂中金粒表面造成的污染。针对该厂金精矿中含砷较低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加氯化剂氧化焙烧探索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三、加氯化剂焙烧探索试验先后对该厂金精矿物料、金精矿焙砂、 金精矿焙烧氰化后的浸渣物料进行了加氯化剂焙烧和不加氧化焙烧的对比试验。焙烧是在马沸炉中进行的。试验条件: 焙烧温度600650, 浸出矿浆浓度35% 40% ,氰化钠质量分数0.06%0.08%, pH值 9 10,

7、 浸出时间34h。 加氯化剂氧化焙烧和单一氧化焙烧对比试验结果见表4。表 4 对比试验结果样号试验物料氯化剂添加量/% 磨矿细度 325 目/% 焙烧时间 /min 氰原品位 /(gt1)浸渣品位 /(gt 1)浸出率 /% 1 2 3 4 5 6 7 金精矿焙砂金精矿金精矿金精矿金精矿氰化尾渣5 不加5 不加5 不加10 83.6 87.1 83.2 82.8 85.3 85.3 97.6*20 40 40 60 60 40 36.75 37.3 38.4 38.6 47.66 48.34 12.38 6.02 11.85 3.76 8.26 2.91 7.43 5.28 83.62 68.

8、23 90.21 78.6 93.9 84.63 57.35 说明: 氯化剂添加量为试验物料的质量分数。 试验金精矿化验含砷3.78%4.21%,焙烧后含砷0.73%1.18%。 2 号取样自直径6m浓密机排矿, 焙烧温度为650700。 7号样与 2.1 细度试验为同一样缩分样,细度为360 目 97.6%。从表 4 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加氯化剂进行氧化焙烧能够使焙砂中的金浸出率高于单一氧化焙烧后的氰化浸出率,可提高9.27%11.61%; 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对焙砂的氰化浸出率有较大影响。在600650温度下焙砂比生产中在650700温度下焙砂的金氰化浸出率提高10.37%16.4%; 对该

9、厂生产的浸渣添加氯化剂焙烧氰化浸出的试验说明,氯化剂的存在对消除金粒“热钝化”现象和减少金粒表面污染具有一定的作用。四、结语(一)采用加氯化剂氧化焙烧的方法处理该含砷金精矿较单一氧化焙烧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焙砂中金的氰化浸出率。(二)采用一段沸腾炉焙烧的方法处理该含金物料,焙烧温度应该控制在600650和弱氧气氛条件下,温度不易过高,鼓入空气不易过量,焙烧时间应控制在1h 左右为宜。(三)对该含砷金精矿焙砂在氰化作业中,不宜用石灰作保护碱,适宜用氢氧化钠。(四)试验表明,对该金精矿采用添加氯化剂的方法进行焙烧,当氯化剂添加量为5% 、焙烧温度控制在600650、焙烧时间为40min60min 时,可获得焙砂中金90.21%93.90%浸出率, 比该厂生产最好时的浸出率提高21.41% 25.1%。按日处理金精矿30t ,平均品位 35g/t 、年生产300d 计,每年可多回收黄金72kg,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