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540022 上传时间:2017-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2017 年,是 “十三五”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一年。为全力推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档升级,主动融入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高效率的区域创新体系,特制定 2017 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抢抓 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契机,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开展“科技创新促进年” 活动。突出实施产学研合作、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加速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创新载体布局、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等重

2、点任务,努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为 2020 年建成创新型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主要工作目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8%;R&D 经费支出占 重提高到 x%;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年初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新增、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 x 家以上,新增孵化面积 x 万平方米;确保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省前列。重点工作:一、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着力打造全市创新高地1实施企业研发质量提升工程。支持光电、生物医药、3D 打印、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领域企业,建设国家、省级研发机构,提升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启动市级示范工

3、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力争年内升级、新建 30 家市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探索多种方式组建产学研结合、市场化运作的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 洋工业技术研究院和 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2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布局。按照一器多区、分类集群模式,加快专业孵化器建设步伐。在动力传动、新型材料等领域,选取 5 家市级以上孵化器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在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领域新建 5 家专业孵化器,新增孵化器面积 20 万平方米。进一步加快市科技孵化中心、潍坊蓝色智谷等创新型孵化器建设。3加快 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高新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体制机制、资源共享、

4、财税金融、人才培养、产城融合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率先突破。支持高新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完善、主导产业培肓以及潍柴国际研究院、北航歌尔智能制造创新技术研究院、虚拟现实研究院等世界水平研发平台建设,打通从“科学” 到“技术” 转化的通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区域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国际化先行示范区。4高水平建设潍坊市工业研究院。突出产业主导作用,依托重点企业和院所,组建潍坊市工业研究院,建设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海洋技术等行业研究院,重点开展引导先进应用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

5、转化、引进国内外创新人才及团队、服务在孵科技企业等工作,搭建服务潍坊、辐射半岛、面向国内外的高水平公共创新服务平台。5创建潍坊市科教创新园。落实好 市科教创新园认定管理办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科教聚集区,大力吸引国内外各类研究院(所)、研究生院入驻,打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吸引创新人才的凹地、研发创新的高地。3后,认定一批创新能力强、成果转化好的市级科教园区。二、培植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着力加速产业提档升级步伐6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小升高 ”科技计划,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遴选出一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

6、,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服务的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后备力量,组织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如入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息库。对接国家“创新百强” 工程,积极争取省龙头企业转型试点,集成技术对接、科技金融服务等各类科技资源和手段,加大辅导、培育力度,提升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使其尽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以上,总数达到 x 家以上。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等创新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支持半导体发光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力争年内集群完成销售收入 x 亿元。加快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支持生物基材料产业化、生物制药技术培育等传统生物

7、技术改造提升,建设一批研发平台,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力争年内产业产值达到 x 亿元。7加速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与转化。围绕我市重点规划和着力培育的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以及“十三五” 期间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集中支持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高端攀升。加快推动豪迈科技“高档子午线轮胎模具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与应用” 等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多层次培育和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年培育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 0 项。8推进科技惠民创新示范工程。以寿光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核四区一带”建设为重点方向,支持园区重点建设国家蔬菜种业科

8、技创新平台、蔬菜科技创业孵化平台、农业(蔬菜)互联网平台、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国家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国际农业协同创新平台等六大平台,培育发展现代蔬菜种业、农业智能设施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蔬菜观光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信息服务业(农业大数据产业)、现代农业物流业等七大产业。积极向上汇报沟通,争创寿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抓好国家、省级实验区动态管理,聚焦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创新需求,加强关键技术、共性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成果的示范。三、加快聚集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着力提升产学研合作成效 9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充分发挥

9、潍坊国际科技合作优势,实施国际合作创新行动计划,举办境内外科技交流专项精准对接活动,推动企业“走出去”、 “引进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搭建国际科技高端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在创新资源密集的美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等国家,通过自建、并购、合作共建等方式建立重点研发机构。重点推动潍坊(美国)硅谷高科技孵化器、中以(潍坊)科技转移平台等十大科技国际化工程,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10加快聚集国内创新资源。继续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交流,举办对接洽谈会、专家诊断、企业考察、项目路演等对接活动,全年举办对接活动 6 次,推动 1

10、00 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务实合作关系,促成 30 个技术项目来潍转移转化。积极吸引国内重点高校院所、研发机构来潍设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全力推动中科院所属院所、复旦大学、中国农科院等来潍建设研发分支机构。11提升产学研合作成效。进一步发挥科技合作联络员作用,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合作、创新载体建设和人才培养引进为重点,完善区域特色产业与高校优势学科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机制。对与高校院所达成的合作协议,派出专人及时调度,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探索实行“互联网+”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招院引所的政策办法,吸引重点高校院所来潍设立专业

11、性研究院或研发分支机构,对于引进的重大研发机构,按“一事一议” 方式重点支持。四、推进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完善,着力提升服务能力12探索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科技经费间接支持和后补助方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市级财政科技资金按照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发计划、平台和人才建设、产业引导基金分类执行,重点支持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型企业奖补。综合运用股权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支持市场导向明确的技术创新活动。13扩大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加强高新区 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建设。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创人才

12、企业等探索开展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试点。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股权、债权、担保金等支持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快建设科技银行,探索完善银行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支持方式,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组织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手段。14提升技术市场功能。建立全市技术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省级信息服务平台和技术交易市场平台的对接,构建区域性与行业性纵横交错的技术转移组织体系。与北京、上海等国内知名技术交易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建设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中心性区域化市场交易网络和交易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网上对接常态化、

13、规范化运作机制。组织成果对接活动 5,探索科技成果交易商业化模式,以技术成果拍卖、技术难题招标等方式促成不低于 30 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 40 亿元以上。15积极打造众创空间。按照互联网+创新创业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创业支持的方式,重点培育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网上创新工厂等为代表的创业孵化新业态,满足不同群体创业需要。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重点培育潍坊创客谷、云思六度等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紧密结合,为小微创业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平台,打造具有潍坊特色的众创空间。五、实施科技人才支撑

14、行动,着力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6积极推荐申报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认真研读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申报重点,结合我市优势,力争再推荐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水平高的高层次人才进入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梯队。配合市委组织部,全力做好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申报工作,争取有更多的人选入围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17认真贯彻落实科技人才政策。结合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立足部门职能,明确任务目标,细化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台账,确保科技人才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强化对人才的协调服务,每个局班子成员包靠2 名科技专家,定期座

15、谈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18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的引才观,大力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在全球范围内物色和引进我市创新驱动最急需的高端人才,吸引一批“候鸟专家” 、“飞行博士”和“星期天工程师”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来潍创新创业。启动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拓宽选派渠道和范围,支持鼓励高校院所、农林科技人员等深入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六、实施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着为实现创新创业活力的新突破19深入推进科技管理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委托具备条件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

16、管理科技项目受理、评审、评价,科技部门不再直接介入项目具体管理。优化奖励结构,进一步加大市级科技奖励评审中产业化绩效权重,提高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类项目奖励比例。改进完善政府科技奖励制度,取消科技成果鉴定,重点奖励重大科技贡献和杰出科技人才,提高对发明专利转化应用和重大产业化成果的奖励比例。建立科技人员诚信系统,完善科研诚信档案,制定容错纠错和失信行为惩戒办法。20强化科技创新政策集成支持。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系列部署。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重点,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切实落实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自主创新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各类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