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9888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草窝滩龚家湾小学:苟正源自国家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 独生子女的人数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 ,其中大多数独生子女都能健康成长, 但仍有少数未成年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就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及以后工作的打算。首先谈谈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学校五年级有一位在一年前转到我校就读的姓董学生,已经15 岁了。董某他家在吉水,到高陂以后父母不在身边,由亲戚监管。他表现出哪些行为特点呢?1、 是欺负弱小,2、 在教室、宿舍自称“老大”,拉帮结派, 3、 热衷于上网,还会抽烟,喝酒。4、见到漂亮的女同学就写纸条,说自已喜欢上人家。,

2、 这让老师头痛不已。当然,这个案例在我们学校只是一个个案,但董某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现在众多学校相当一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表现出来的问题。纵观这些孩子,他们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 、 道德取向错位。现在独生子女享乐主义严重, 攀比之风盛行;诚信出现危机,欺瞒之风严重;集体主义淡化,结拜兄弟、姐妹之风盛行。2 、心理素质脆弱。受不了批评,一挨批评就逃学;更有因没达到父母定的预期目标而自杀的等等。3 、行为习惯失范。一是打架斗殴。部分独生子女长期以来养成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作风,稍有不顺就大动干戈。二是谈情说爱。现在学生谈恋爱正在公开化、低龄化,十二、三岁写情书已不足为奇。三是小偷小摸。由于贫富悬殊

3、加大,攀比之风盛行,现在学生中小偷小摸的现象屡见不鲜,四是上网成瘾。可以这样说,网吧生存的半边功劳是学生建立的。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演变成让家长揪心、 学校忧心、群众担心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也为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一切就决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任重而道远!面对这样严峻的德育形势, 我们学校的德育教育又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一、德育为首,只是名誉上的。我们强调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素质教育。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和“政绩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的往往教学质量。例如:每年的高考或中考,媒体总会报道一系列考风考

4、纪的问题,有的还是从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再到老师,最后到家长联合起来的寻私舞弊,这充分说明在升学的压力面前, 这部分人忘记了道德影响。 正是全社会都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使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对于老师来说, 由于学校评价机制的问题, 评优树先进职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师的教学成绩。因此老师把分看成是自己的命根,那对德育的认识也是忽视的。因此,在现实的压力面前,一句话德育,想说爱你不容易。二、德育,在前进中还不够完美1 、对道德核心的认识没有与时俱进,让师生感到不可及。我们倡导的道德核心与现实之间有较大的差距。比如:说到师德高尚,立即就会跟“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以牺牲自我利益,甚至献

5、出生命为准则。 再说对学生的教育吧, 我们动辄给学生灌输人生意义、价值目标、境界等大道理,往往让孩子一头雾水,可望不可及。拿英雄模范做榜样, 常常树立雷锋、 抗震中的英模等等高大全式的典型,这种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的德育教育,让孩子们兴趣索然,也就不想学、不愿学,干脆当作拂面清风。 任你滔滔不绝, 我自岿然不动。2 、道德教育的形式较为生硬。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 常见的方式是校长或政教主任讲话,请先进人物作事迹报告,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找学生谈心,刊出黑板报等等,这些形式并非一无可取之处, 但大部分孩子特别是小学生不愿意接受这种说教的方式, 这就很难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及道德行为。3 、道德

6、教育注重表演的东西太多。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除了主题活动之外, 还有一些如:辉煌六十年,民主精神月活动,义务植树,学雷锋活动,廉政文化进校园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挺好,但迫于主题多,任务重,有时候自然而然表现为应付, 演变成一种表演。 现在各种各样的签名活动也是越来越多;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远离网吧签名,阳光体育运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在孩子中间也搞个签名等等,这样的签名有在学生当中建立印象的作用,但是不是一个签名,问题就解决了,学生们就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身素质了呢?4 、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落后在对学校工作的综合评价中, 现在都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进行,而这种方式对学校的安全、卫生、教育

7、管理、考勤、教学质量等工作情况,有较为完备的考评细则,都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我以为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精神、气质,是附着在校风、学风这些载体上的,如果在考核评价时只查有无德育制度、 能否背诵规范,那是反映不出德育工作的好坏,达不到对德育工作的评定和督促激励作用的。面对着目前学校德育种种问题, 怎样才能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更为有效呢?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想法。1 、更新育人观念,育人先正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这一切都说明教师人格的

8、表现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把师德教育作为开展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组织各种学习及业务培训等活动建立一支团结进取、本领过硬、作风严谨的教师队伍,培养老师具有善良和慈爱 , 信任与宽容;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人。二、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首先,德育教育的内容应可行而可及。如:这几年县教体局主持开展的感恩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 养成教育等活动都是针对当代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开展起来的活动。由于切入点、起点和要求符合实际, 这类活动蕴含着极大的活力, 深受师生和广大家长的欢迎,成为我们各校德育工作的大趋势,

9、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其次、德育教育过程要注重细节,形式要寓教于乐。中国古代最富有智慧的思想家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对信息化社会一代少年儿童进行德育教育自然是大事和难事,只有变大为小、化难为易才是我们德育教育的明智选择。如: 要开展“养成教育”,就可以细化到学生的衣、食、住、行、说;看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让我很受启发,对学生的感化、方式是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应生动有趣,方法宜灵活多样,诸如:可以与学生通信;在学生生日那天,给学生一个惊喜;与学生一起吃饭郊游,在彼此近距离接触中,走进学生丰富的心灵世界;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发动全班学生一起关心,让其感受集体的温

10、暖、同学无私的帮助; 对于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材的学生,不是空讲人生的理想,长大后的追求,而是让学生阅读一些名人成长的书籍,激发其斗志等等。再次,网络教育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德育教育的棘手问题。如何应对,我想值得研究与探讨,我们应该把这两个内容作为德育课题来探索。三、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要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让标语引导、挂像感召、图片影响、墙壁说话,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体现育人的功能。 充分发挥少先队主阵地的作用, 办好 “校园广播站”,通过播出爱国主义、诚信守法、勤俭节约、勤奋好学等方面材料,对学生

11、进行好理论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广泛开展读优秀书刊,看优秀电影、电视,唱优秀歌曲,做优秀小公民活动,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四、家庭、学校、社会通力配合,齐抓共管。学校在注重本身的工作之外还应把目光延伸到校外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重要德育阵地。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学生成才的摇篮;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奠基的一环。社会是个大课堂, 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它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现在很多专家都在探讨“52 0 ”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一个星期有 5 天在学校接

12、受正面的、规范的道德教育,然而,教育成果在 2 天的双休日就被社会的不良风气所冲刷殆尽。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激, 但不可否认, 我们的孩子常常会对一些社会现实感到困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黄赌毒沉渣泛起,社会诚信出现危机,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净化社会环境, 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刻不容缓。因此我们必须把学校、 社会、家庭各方面教育统一起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完整的德育网络,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目标一致,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互补作用,争取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校德育面临的形势充满着挑战,学校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但我们相信,只要学校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全体教师心存一颗关爱孩子之心, 有一份为国育人之情,学校德育教育必将开出“爱之花”,结出“善之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