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备考精选素材:《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文字素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398605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备考精选素材:《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文字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备考精选素材:《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文字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备考精选素材:《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文字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备考精选素材:《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文字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备考精选素材:《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文字素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之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矿业是开采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采盐业、建材矿产开采及非金属矿产开采业等。一、矿业开发的特点矿业具有初级性。为重工业提供原料资源和动力资源。矿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地指向性特征。各地区的原料资源、能源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组合、埋藏状 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着地区矿业。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 为集中。导致矿业的开发也具有集中性。矿业开发的初级性 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分布的集中性特征又使矿产品的运输具有运距远的特征,使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 业

2、产生极强的依赖性。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依世界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总价值计算,中国占世界 14.64,资源价值密度为114.46 万美元,均居世界前列,其中 15 种居世界首位,9 种居世界第 2 位。这表明了中国具有较高的矿产资源丰饶度,也有力地促 进了中国的矿业发展,1996 年矿业总产值达 4 031.84 亿元,2000 年全国矿业总产值 3 928 亿元,是世界矿业大国之一。(一)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三种类型受矿产资源结构、组合及地理分布影响,矿业布局呈现不平衡特征。分布广而 相对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其中煤炭产量的 41.77集中在黄河中游地区,仅山西一省就

3、占全国 26.13;生铁相对集中在华北环渤海区、黄河中游区和东北区,三者合占全国的 59.44。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铝土、钨、锑、石棉等。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石油和天然气、钾盐、金刚石、菱镁矿、稀土、镍等。(二)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从地带看,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业生产地,其人均矿业产值为 110 元,高于全国平均值,更高于东部的 98 元和西部的 63 元。从大区布局看,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矿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4.31,19.78,17.87,17.19。从省、市、区看,矿业产值超亿元的省区依次为:山东、黑龙江、山西、河南、辽宁、河北

4、、新疆、广东等。(三) 矿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平衡 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以矿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 计算,新疆、黑龙江、山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等位居前列。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中国 1996 年的能源产量为 13.16108t 标准煤,需求量已达 13.88108 t 标准煤,分别为 1978 年 6.28108t、5.71 08t 标准煤的 2 倍以上。 2001 年能源产量为 12.1108t 标准煤。(一)煤炭工业我国 1995 年的原煤产量已达 13.61108t,为解放前夕的 43.9 倍,原煤产量相当于世界原煤总产量的 29.9

5、8,在世界上的位次已由 1949 年的第 9 位上升为现在的第 1 位。2001年原煤产量为 11.61108t。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 3 个省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 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 3 个区带分布(1)晋陕蒙(西)供煤区带:它具有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2)东部煤炭调入区带: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 4 个缺煤区。(3)西部煤炭后备区带:包括西北、西南的 8 个省区。(二)石油和天然气

6、工业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遍及 20 多个省区,形成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其中大庆油田是最大的油田,从 1976 年以来原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 5000 万吨以上,其次为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包括大庆、吉林油田,年产量占全国 43。(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包括胜利、冀东、辽河、中原、大港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48。(3)四川天然气基地:包括四川和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天然气产量 占全国 41。除三大产区外,还有新疆、青海和陕甘宁油气基地等。3、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

7、重”(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在新疆重点勘探、建设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新油区。(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主攻陕甘宁、四川、松辽、渤海湾、南海西部及莺歌海、东海平湖等气田。(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三)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结构从电厂和电网的规模看,大机组日益成为中国电网的主力,目前超过 100104kW 的大发电厂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 21.7;超过 100104kW 的电网总装机容量为 18412104kW,覆盖了全国所有城市和大部分乡村。电力生产量居全国前列的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北、四川、河南、

8、辽宁、山西,占全国 65.29。电源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分别占发电量的 81.09和 18.91。 电力工业布局 1、火电布局 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有条 件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的宏观格局。2、水电布局 动力源指向极强,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3、核电及其他新能源 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源,解决大电网达不到或能源短缺地区用电问题的需要。不同区域建成地热电站、潮汐电站、风力电站以及沼气电站。电网布局华北电网以京津唐为中心;东北电网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华东电网覆盖沪、苏、浙、皖四省市;华中电网包括豫、鄂、湘、赣四省;西北电网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还有西南和华南

9、电网等。(四)能源工业布局评价与发展趋势评价能源工业布局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宏观布局基本合理。中国能源产、销异地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和“北油南运”的能源远距离运输格局。设想整体西移形成 7 个能源基地: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以煤炭、电力为主要职能。以内蒙古东部为主体的东北能源基地,利用褐煤发展煤炭、电力工业。以大庆为中心 的石油基地。以鲁西南、皖北为主体的能源基地,发展煤炭、电力工业。以豫东的永城、濮阳为中心的煤炭、石油综合能源基地。以长江上中游及其干流区域为主体的水电基地。川南、黔东、滇北煤炭能源基地。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可供

10、利用的矿产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高,用能设备效率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2.21t 标准煤/1000 美元 GDP)为世界能源利用率最高的瑞士(0.16t 标准煤1000 美元 GDP)的 13.8 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严重。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在开发与利用煤炭的过程中产生环境危害,包括: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矿井酸性水和洗煤厂废水污染、煤矸石自燃与煤炭燃烧利用过程中的 CH4、SO 2、CO 2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能源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源、矿产运输的紧张局面。能源和矿产品是中国货运 量最大的商品,仅能源就占铁路货运量的 49%、公路货运的 26%,水运的 37%,内河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