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提刑官 2》观后感在今年寒假期间, 央视又将十年前上映的收视率一度超过《新闻联播》的《大宋提刑官》再播了一遍我虽已不止一次看过此片,但我仍非常投入地再看了一遍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绝对的经典,不管是扣人心弦的剧情,众多明星的表演,还是带有戏曲风味的配乐,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再看一遍后,我仍然震惊不已开学后,我又忽然想起了《大宋提刑官》的第二部这是在第一部上映一年后上映的续集 我在几年前就知道有此片, 但当我看到所有的主演都更换了以后, 我便放弃了观看 几年后,我又忽然想起了这部尘封已久的续集 于是,我便趁着看完第一部留下的余温把第二部认真看了一遍不过很遗憾,我觉得第二部相比于第一部确实是一部失败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狗尾续貂我曾经疑惑,《大宋提刑官》的续集为何没能像在央视上映,以至于我这个基本只看中央台的观众在其播出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知道有这部电视剧后来,我找到了答案, 答案很简单——央视在那年对电视剧的播出做了裁减,而这部电视剧作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败笔被央视抛弃了此片的失败首先从演员阵容开始 在第一部中客串的众多的实力派演员除了苗圃都没出现在第二部 更关键的是剧中的主角和配角也做了彻底的更换。
据说,导演阚卫平原先是希望第一部的主演继续出现在第二部的, 但不知为何, 原来答应接下续集的何冰违约了,于是导演一气之下把主演全部更换也许是何冰、 罗海琼、林强等人创造的形象在观众的心中已经定型, 主演的全部更换让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观众感到很不适应而且,不少观众也反应,充满活力,思维快,语速更快的何冰版的宋慈, 比老态龙钟的王庆祥版的宋慈更能给人心灵上的冲击并且刘敏涛、李文颖等人的表演也没有能延续罗海琼等人的味道就我个人观点, 第二部在人物塑造和演员表演方面远不如第一部在音乐方面, 第二部与第一部相比, 差距也是到了没有可比性的程度第一部的片尾曲,也就是刘可演唱的《满江红》给了观众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与电视剧的契合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剧中古代戏曲风格的配乐,也让原本紧凑的剧情更加扣人心弦我个人觉得, 《大宋提刑官》 的配乐是我目前看过得电视剧中最好的不过,第二部的配乐就没有哪里值得称赞了片头片尾曲, 退步都不是一点点 虽然某些在第一部剧中出现的配乐保留到了第二部,但与拖沓的剧情根本搭不上调,完全没有了第一部的感觉 我觉得阚卫平导演对第二部的用心程度由此可见当然,对于一部电视剧而言,精彩的剧本往往才是成功的关键。
第一部的剧本实在是神来之笔 尽管剧中出现的某些断案技术被刑侦专家鉴定为伪科学的技术 但不可否认, 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 让人匪夷所思的案情都让观众印象深刻可惜到了第二部, 四十一集竟然只讲了一个案件, 相比于第一部三四集便完结一个案件的风格,第二部的剧情显得非常拖沓, 甚至可以说是废话连篇, 冗长的抒情对话让不少观众吐槽不断 对于为何在剧情上有这么大的退步,我个人猜测可能是编剧廉声的退出 不管是制片人, 还是导演, 哪怕是摄像师第二部都是原班人马, 只是与钱林森合作写剧本的廉声退出了廉声是个擅长写悬疑类故事的编剧,其也为几年后上映的 《大明按察使》 编写剧本廉声的退出,以及由于第一部几乎穷尽了《洗冤集录》中的探案手法,因此钱林森在写第二部的剧本时有江郎才尽之感在剧情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这一点可以说是不少影视作品的续集共存的问题, 那就是续集与前一部作品衔接不上这个问题在 《大宋提刑官》 这里尤为严重 无论是第一部中玉贞腹中的胎儿,还是东山再起的吴淼水, 在第二部中只字不提 而且第二部中出现的三朝元老杜御史, 奸相石开元和其侄儿伍德, 在第一部中也根本没出现 除了曹墨和玉娘以外, 第二部与第一部在人物方面基本脱节。
而且哪怕是仅存的曹墨等人, 不说其相貌, 哪怕是其性格都有巨大的变化因此我认为,钱林森就不应该写《大宋提刑官》的续集,索性像廉声一样直接换一部新的作品算了在我看《大宋提刑官》 第二部之前, 我曾经为主演的大换血感到很遗憾,但当我看完这部电视剧后, 我却感到非常庆幸 我不知道何冰当年违约退出是否是因为此片在剧本等方面的巨大退步,但我确实不敢想象何冰等人来演这部失败的续集将是怎样的画面总之,我宁愿把《大宋提刑官》 当成只有一部的经典, 也不愿看到我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一个狗尾续貂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