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军理复习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8069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军理复习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军理复习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军理复习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军理复习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军理复习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军理复习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军理复习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军理复习思考中国国防部分:1、 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特征?2、 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有哪些?3、 公民有哪些国防义务?4、 高校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军事思想部分:1、 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3、 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4、 邓江胡习关于军队建设论述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战略环境部分:1、什么是战略环境与战略格局?2、影响当前世界安全形势主要问题是有哪些?3、当前日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与中国存在哪些争议?4、当前南海问题日益严重,具体表现是什么?军事高技术部分:1、军事高技术主要分为几大部分,在军事上应用在哪些领域?2、中国航天设想是

2、什么?3、不管是哪种制导技术和手段,其基本形式是哪三种?4、什么是军队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5、侦察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信息化战争部分:1、什么是作息化战争?构成信息化战争的主要要素是什么?2、信息化武器装备有哪些?3、信息化战争主要作战形式有哪几种?4、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思考: 1、影响中国安全环境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什么?2、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怎么为我国国防强大作贡献?军事理论课总复习国防教育及其意义1、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安全的体现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现代国防是一种全社会行为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2、国防历史的启示经

3、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国防法规的特性共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个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4、学生军事训练的意义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5、公民有哪些国防义务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6、国防建设成就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7、国防历史的启

4、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稳定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军事思想部分1、军事思想古代军事思想基本内容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战争指导原则“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奇正相生的辨证思维方式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军事思想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创立人民军队的三大建军原则:一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二是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三是创立了

5、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3.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根据(1)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2) 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武器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3) 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4.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更加依赖整体实力强化军人科技素质,提高驾驭现代战争能力加强国防教育,完善动员机制联合作战,政治、经济、外交整体配合加强战场准备,保持战争潜力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发展“撒手锏”5.邓江胡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内容新时期党的军队建设思想,包括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军队建设和国防国防建设科思想三个部分,是一个一脉相

6、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其共同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开创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新思路。赋予人民军队历史使命新内涵。拓展国家安全战略的新内容。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探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新举措中国周边战略环境1、战略环境的含义战略环境是指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密切相连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军事 .经济 .地理 .科技 .人文 .外交等各种因素。战略环境反映了国家与国家间各方面关系的状况。基本的着眼点是分析国家利益是否安全。国家利益包括主权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国家利益的三个方面浑然一体。判断一个国家的战略环境是否安全,主要是看该国的国家利益是否受到外来的威

7、胁。因此,分析战略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外来威胁的分析。2、战略环境主要因素的关系1、政治因素是一国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状况,处于主导地位,决定一国大政方针。2、经济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及科技实力,是一国战略环境基础。3、军事因素主要是指世界军事的基本状况、周边国家军事状况、本国军事的综合状况,是一国战略环境的保障。人文 .地理 .外交在战略环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战略环境诸多因素中,政治是统帅因素,经济是基础因素,军事是核心因素. 3、战略格局及其重要意义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国在军事领域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结构.一种态势。也称军事格局。广义的战略

8、格局也指世界格局。战略格局重要意义:1、是一国对国际形势.国际军事状况分析判断的基本依据;2、是一国制定国防政策的基本依据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特点1、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局部战争、北约扩张、新冷战、伊朝问题)、民族分裂主义是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科索沃、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独立)、经济安全成为摆在各国人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金融危机、能源争夺等)4、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威胁日益严重。当今世界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定因素,这些不安定因素的总根源就是美国!5、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情况基本良好,也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因素。首先:亚太地区大国间矛盾与

9、合作并存其次:亚太地区稳定与不稳定因素共存再次:中国周边仍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一是“三股势力”,二是与周边国家争议。三股势力主要是指:一是“”势力,二是1959 年逃离西藏达赖喇嘛民族分裂势力,三是新疆“厥斯坦运动”宗教极端势力6、中国周边不安全的因素一、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中国最大的威胁。二、日本的军事挑衅对中国构成严重的威胁。三、南海海域安全隐患越来越复杂. 四、中印存在较大争议五、台湾地区是国家不安全的最现实隐患。7、美国对中国军事挑衅表现战略重点指向中国十万重兵包围中国干涉中国内政支持纵容周边国家对抗中国军事上挑衅中国8、为什么说南中国海形势严峻周边国家向我国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大部

10、分群岛的岛、礁、滩被非法占领周边国家大肆掠夺南海自然资源个别西方国家企图插手这一地区中国政府对南中国海的态度一、南海自古以来属于中国1、公元 2 世纪西汉时期就发现南海诸岛2、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开发 3、20 世纪 70 年代前南海周边国家从没有提出过异议二、南中国海关系到中华发展民族生存与发展,中国一寸也不能放弃。三、主权属我,目前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将来再议。9、中国周边战略方针总方针:坚持睦邻友好;加强区域合作;建 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处理周边事务的基本原则:坚持大小国家平等、和平解决争端;目前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将来再议。信息化战争1、信息化战争的主要标志一是数字化军队的出现二是天军

11、的出现三是信息化战场的出现四是新的作战理论的出现五是智能兵器的出现2、信息化战争构成要素信息化武器决定因素信息化武器装备重要因素信息化指挥系统关键因素3、什么是信息化武器装备一是信息化弹药二是信息化作战平台三是军用智能机器人四是单兵数字化装备4、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C4ISR系统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监视系统的简称。C4ISR系统是军队的 “神经和大脑” ,它能把军事力量中的各个要素、战场上的各个作战 单元充分地粘合在一起,使其动作协调,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能。5、信息化战争作战样式精确战、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6、信息化战争基本特征急剧升值的信息资源超大多维的作战空间急

12、速短促的作战时间非接触交战的作战方式7、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一)传统战争的界限将被超越甚至被打破 (二)作战效能将具有亚核战争的威力(三)天战将成为新的重要作战样式(四)军队组织将高度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军事高技术1、军事高技术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军事高技术的应用:1、军用微电子技术2、军事航天技术3、定向能技术4、军用新材料技术5、遥感技术2、军事高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战争观念胜负观:已不再以歼灭敌人多少有生力量为标准,而是以使作战对象失去多

13、少战斗能力为标准。主权观 :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已不仅仅包括国土、领海和领空主权,而且还包括频率资源在内的电磁领域的主权。平战观: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信息对抗成为最普遍的对抗形式,而信息对抗从一定意义上模糊了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界限。3、新概念武器对军事的影响武器装备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作战方式将进行重大改革战争理念将有重大调整军队的体制将有重大的改革4、侦察探测的基本原理在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及其产生的现象总会有一定的特征(声、光、电、磁、热等),并且与其所处的背景有差异,目标的特征及背景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直接由人的感官或被探测器接收,然后对所接收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并且进行图像或

14、文字显示或予以记录。5、超视距雷达及特点超视距雷达: 就是指利用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对短波无线电波的反射和地球表面对电磁波的绕射作用,探测远距离目标的方式。其特点是可以探测远距离的隐身目标和监视战略导弹的飞行情况。6、侦察探测技术对作战的影响、侦察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是扩大了战场空间;二是改善了信息获取的手段;三是增强了作战指挥的时效性;四是对作战指挥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五是促进了反探测技术的发展。7、伪装技术的未来发展伪装技术与武器装备的一体化发展新型的伪装技术和伪装器材;伪装技术将与各种具有高军事价值的目标融为一体,使其本身就具有伪装能力。8、航天技术必须克服的难关四道难关 :克服地球引力的影响

15、;克服真空的影响;必须能适应剧烈变化的温度环境;要能克服宇宙辐射的侵害技术六关: 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9、精确制导技术的含义以高性能探测器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与自动目标识别等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地命中目标的技术。10、未来精确制导技术发展方向提高命中精度提高智能化程度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突防能力提高全天候作战能力11、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获取重要军事情报削弱地方作战效能掩护突防和攻击保卫己方重要目标12、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和基本类型电子对抗赛的主要内容: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光电对抗、声纳对抗电子对抗的主要形式:电子侦察与反侦查、

16、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电子对抗的基本类型:电子进攻、电子防御、电子支援13、军队指挥自动化地位与作用(一)军队指挥自动化是国防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军队指挥自动化是军队战斗力的“ 倍增器 ”(三)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是高技术战争作战指挥的必备手段(四)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是信息战的重要武器系统14雷达隐身技术方式外形隐身:改变外形,要达到雷达反射面最小的效果;材料隐身:以合成结构材料和特种涂料,吸收、改变和消耗雷达波的能量;消波技术: 阻抗加载,产生辐射场,以改变目标本身的辐射特性,降低雷达信号电磁波散射截面积,减小武器装备本身的电磁辐射程度。15、军队指挥自动化发展趋势功能综合化业务太空化信息安全化系统一体化战场数字化16、雷达的分类雷达的分类 按天线或工作原理可分为: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双/多基地雷达超视距雷达17、伪装的基本原理伪装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减小目标与背景在光学、热红外、 微波波段等电磁波的散射或辐射特性的差别, 以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特征;模拟或扩大目标与背景的这些差别,以构成假目标欺骗敌方思考下列问题1、影响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