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管道护理17年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980581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管道护理17年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临床管道护理17年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临床管道护理17年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临床管道护理17年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临床管道护理17年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管道护理17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管道护理17年(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管道护理,德州市立医院 ICU 丁路平 2017.6,管道护理的意义,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都要对病人携带的各种管道进行管理,它们分别具有不同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它们被称为“ 生命的管道 ”。 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必须要管理好这些管道,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职,从真正意义上来提高护理务服内涵。,学习目标,1、管道护理一般原则(识记) 2、常见管道异常的应对措施 3、临床常见管道护理要点,各类管道,临床常见各类管道,胃管、尿管、吸氧管、输液、输血管、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等 手术科室常见引流管: 普外科:胃肠减压、腹腔引流、盆腔引流、肝管引流、胆道引

2、流、造瘘管 胸外科:胸腔闭式引流管神经外科:硬膜下引流、硬膜外引流、脑室引流、残腔(术 腔)引流 骨科:术腔引流常见导管有T 型管、U型管、 Y型 ,各种目的不同, 形状各异的导管伴随患者度过治疗期,这期间各种导管护理质量的好坏与减少术后并发症 ,甚至手术的成败有很大关系,以让病人更安全为核心,按导管滑脱对病人病情或生命影响大小而分:,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透析管等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分类,供给性管道 排出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综合性管道,分类(一),供给性管道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

3、药液源 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人工气道、空肠管等。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道”。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分类(二),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飘 浮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例如:胃管的三重作用: (1)进食(2)减压(3)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管道护理一般原则 【识记】,密闭 安全(双标识明显) 固定 通畅 无菌

4、 严密观察、记录 生命体征 体位:半卧位或抬高床头3045 皮肤: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渗液刺激和管路压迫 拔管指征(每天评估)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评 估,引流管的名称、标记和位置是否正确 固定方法是否妥当 冲洗吸引是否通畅, 设置负压是否正确、有效 记录是否齐全,有无色、质的描述,出入量计量是否准确 引流管周围皮肤是否正常评价:对于各种导管至少每班评估记录一次, 有情况随时评估、记录。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导管滑脱,拔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常见异常的应对措施【识记】,滑脱做好评估、留足长度、做好约束插入管道深度每班严格交接并记录在护理单上堵塞勤观察、勤挤捏、勤检查调整有

5、效负压,防打折、扭曲、受压错误连接加强责任心,临床常见管道 护理,吸氧方式: 鼻塞、鼻导管、面罩、气管插管或气切处吸氧等等 氧气管每周更换两次,湿化液每天更换 注意:有效吸氧 FiO2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 鼻导管、鼻塞吸氧:常用23L/min 面罩吸氧:常用5L/min 其浓度在50%以下,是比较安全的。 低流量吸氧12L/min (肺心病、肺气肿、型呼衰) 中流量吸氧24L/min 高流量吸氧46L/min (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一)吸 氧 管,(二)胃管,胃管护理要点,1、取得病人合作,插管动作应轻柔,放置所需长度,第一刻度为45cm至贲门,50cm60cm达胃内,6065

6、达幽门,一般放至5560cm抽取胃液和鼻饲。固定胃管应用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 2、确认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每班交接记录插入深度 3、鼻饲前抬高床头30-45度,并确定在胃内,回抽观察有无胃潴留、出血情况,鼻饲前后用温开水20-30ml冲洗;注入药液时,应夹管 12 h左右。 4、保持胃管通畅,定时冲洗,亦可推注少量空气检查有无堵塞。 5、防止胃管长期压迫鼻咽腔至粘膜损伤溃疡,用液体石蜡滴入鼻孔。 6、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7、 定期换管,一个月一次。,胃 肠 减 压,1、正常空腹胃液应为无色透明。 含有十二指肠回流的胆汁时可呈黄色或草绿色; 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 颜色

7、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做好口腔护理,监测水电解质、腹胀、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情况 3、检查胃肠减压装置是否密闭,有否扭曲,负压是否有效。正确记录液体量及性质 ,补足液体及电解质,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4、停止减压指征: 病情好转,肠蠕动恢复病人有肛门排气腹胀失消,(三)导尿管,种类 普通橡胶导尿管 气囊导尿管,导尿管的护理,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2次,常用0.5%碘伏消毒液 观察漏尿现象:气囊注水1020毫升 导尿管尾端接无菌引流袋,每周更换二次, 引流袋低于膀胱位置,以减少逆行感染的机会 长期留置导尿管时,需定期冲洗膀胱,

8、每周两次 拔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内的液体抽尽,气囊塌陷后再拔 长期留置导尿管拔除前,一般予以夹闭,(神志清的病人)每2小时定时开放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 定期更换:气囊导尿管一月一次。普通橡胶管710日更换,(四)胸腔闭式引流管,1、目的:排除胸膜腔内的积液和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等2、适应症 气胸、 液(血、脓、乳糜)胸、 液气胸及心胸外科术后。3、 放置部位 排气: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 排液:腋中线第七、八肋间,胸腔闭式引流管,原则【识记】 装置密闭 无菌操作 有效引流 妥善固定 及时记录 管道通畅,胸

9、腔闭式引流管护理,1.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长玻璃管置于水面下3-4cm,并保持直立位。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包覆盖严密。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引流装置保持无菌,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浸湿及时更换。 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100cm,任何情况下不得高于胸腔水平防止引流液逆流 3、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导管,防止导管受压、扭曲、堵塞;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运动和变换体位,以利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胸腔闭式

10、引流管护理,4、妥善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的长度约为100cm,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 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若管道意外脱出,应立即有油沙封闭胸腔穿刺点,通知医生 5、病人的体位 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昏迷病人可抬高床头30-45,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如果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并准确记录。 6、观察和记录注意观察长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是4-6cm。水柱波动反映胸膜腔内负压的情况:

11、若水柱无波动,则提示引流管道系统不畅或肺已完全复张。若病人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 则提示血块阻塞了引流管 ,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7、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胸腔引流管安置一般4872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 a.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血肿等症状,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配合紧急处理。b.拔管后不要让患者马上下床活动,以免空气从胸壁引流管口处进入胸腔引起张力性气胸。,(五)深静脉置管,常用:颈外静脉置管颈

12、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六)脑室引流,脑室引流是指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目的: 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室积血、降低伤口脑脊液漏,同时用于各种原因脑室出血,脑室引流管护理,引流速度及量的 控制c,脑室引流高度,脑室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若患者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应抬高引流管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量, 引流量不应超过500ml/24h,观察引流物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如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颜色逐渐加深,为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征象: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保持通畅

13、,限制头部活动范围 烦躁着保护性约束,必要时给小剂量镇静剂 翻身、操作时避免牵拉 每小时挤压一次,自上而下 观察引流液随呼吸脉搏上下波动,并有脑脊液流出为通畅,反之不畅 搬运患者、外出检查暂夹闭,拔管护理,一般术后3-4 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 d。 拔管前1 d,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 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观察伤口有无脑脊液渗出,及时更换敷料,(七) 人 工 气 道,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气管切开 喉罩 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纠正缺氧,改

14、善通气。 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改善和治疗呼吸衰竭,人工气道护理,1、体位:抬高床头3045 2、无菌操做,动作轻柔 ,吸痰时间 不超过15秒,每次间隔35min。吸痰前后给高流量吸氧或吸纯氧2分钟,吸痰时注意心律血压心率呼吸的改变。 3、按时雾化吸入,鼓励病人咳嗽,多饮水,使痰液易于排出,如痰液粘稠,予以充分湿化, 4、寸带固定:松紧伸进一手指为宜,过松脱管、过紧可致皮肤压疮 5、气管切开处换药每日一次,观察渗液渗血红肿情况;气管插管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2人操作),每班记录交接插入深度。 6、冲洗瓶分开冲洗:注明吸引口鼻腔 和 吸引气道用 7、气囊管理: 7-10毫升,3-5毫升。气囊测压

15、表20-25厘米水柱,1、病人咳嗽、有痰鸣音或呼吸窘迫 2、呼吸机气道压力高压报警 3、SPO2下降 (肺功能正常时SPO2大于95%,老年肺病时, SPO2大于88%) 4、肺部听诊有罗音 5、需要鼻饲的患者要鼻饲前翻身拍背,充分吸痰后给气囊内冲气35ml,再行鼻饲。,吸痰时机,根据痰液分度判断湿化效果,度: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容易咳出;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气管滴药过量,要适当减少滴药量和次数 度:痰液外观较一度黏稠,需用力咳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街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表示气道湿化不足,适当增加气管滴药量和次数。度: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黄色,附于气管壁上,不易咳出。玻璃街头内壁滞留大量痰液,不易被水冲走。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加大给滴药次数和量必要时加大输液量。尤其对哮喘患者要注意。由于呼吸道干燥,大量水分丢失,痰液粘稠会出现无痰的假象,临床多见。,小 结,管道的护理是一项最基础的护理工作要树立起“每根管道都关系到病人的生命”的意识。切勿因小而不为。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管道是否在位、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情况做好记录。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交接班的重点内容,实行床边交接班。使每根管道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Nightingale 南丁格尔1820-1910,信心 耐心 细心,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