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9665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3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 0等温线;是我国年降水量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P5活动 1、2、3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P8 活动 1、2;P10活动 1) 一、位置范围渤海、 黄海以西 , 秦岭、 淮河以北 , 大兴安岭、

2、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以东;范围: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面积20% ;人口 40% ,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河湖。二、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三、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黄土高原)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四、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 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和青稞为主)

3、传统民居:厚墙(防寒保温)、平顶,(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 火炕 ) ;黄土高原:窑洞 ) 交通工具: ( 传统 ) 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运动项目:溜冰六、生态环境及治理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七、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东)东海 , (南)

4、南海 , (西)青藏高原, (北)秦岭、淮河;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2 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 25%;人口占 55% ,汉族占绝大多数。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 水田;四川盆地- 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南方地区- 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土壤肥沃,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单季水稻、 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 ;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 珠江水系、沿海港口。二、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 30,最低 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三、农业发展及问题主

5、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 植桑养蚕- 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四、工业发展及问题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京、杭州- 综合工业区;武汉- 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金属) ;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 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6、等;主要工业部门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西南地区 宜昌、重庆 - 电力、 钢铁; 攀枝花、六盘水 - 钢铁、煤炭;西昌- 火箭发射基地。 经济林木: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发展了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五、风俗习惯人民主食:大米传统民居特点:高墙尖顶,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六、生态环境及治理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98 年大洪水使湖北、湖南、江西的受灾面积达一万平方千米,损失百亿元;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红壤

7、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成风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树、杉树、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的粘性。七、主要城市:上海、广州、台北、香港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P12 活动 1、2)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范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 面积 30% ,人口4% ,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 ,少数民族3 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一、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形成原因:

8、深居内陆,高山阻挡水汽2. 地表景观(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2)河流内流河为主塔里木河(3)由东向西降水递减,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二、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皮,毛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三、 灌溉农业灌溉农业的特点: 本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当地农业水源的依赖性很大。一般在有地水,高山融雪及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地区 内蒙古河套平原:引

9、黄河水自流灌溉; 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自古被誉为:“ 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 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 新疆绿洲:依靠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是西北的粮棉(长绒棉)、瓜果(哈密瓜、葡萄)之乡。五、地下宝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六、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西气东送( 轮南上海,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意义: 稳定东部经济发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西电东送 ( 将蒙中西、宁夏水电站的电能送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七、生态环境建设沙尘暴的形成: 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 经

10、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沙化面积逐年扩大是造成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原因。目前, 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 建设生态林, 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八、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1. 食:牛羊肉和乳制品2. 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3. 行:马、骆驼、小毛驴4. 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青藏地区:( P14 活动 1、 2)一、位置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范围: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 面积 25% ,人口不足1% 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主要河湖: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

11、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江、青海湖等。二、世界屋脊与高寒环境1. 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许多山峰高达70008000 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4 屋脊”2. 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青藏高原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大部分降水稀少(4 9 月为雨季, 103 月为干季 ) 。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地广人稀3. 日较差大,高原缺氧( 藏族服装、舞蹈的动作幅度小) 、人口、 城镇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 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支流湟水谷地) 三、高原农牧业1. 发展种植业有利条件: 日照强, 温差大,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 但大洁净, 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不利条件:降水

12、少,气温低农作物单产高,青稞喜温凉,还有小麦,豌豆2. 高寒牧区: 本区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 藏山羊, 适应高寒、 缺氧、 低气压, 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四、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1. 气温低,太阳能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多1000 多小时,羊八井。2.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区。五、交通运输的变化1. 解放前,云梯溜索独木桥,羊肠小道猴子路。2. 解放后,川、青、新、滇藏公路;青藏铁路( 西宁格尔木 ) ;北京、成都、西安、广州民航线;龙羊峡、羊卓雍湖水电站。六、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1. 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2. 住: 牧区一般居

13、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3. 行:牦牛4. 体育项目:舞蹈、马术七、保护三江源头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49% ,长江25% ,澜沧江15% 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长期不和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湖泊萎缩,湿地退化, 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壤沙漠化迅速,藏羚羊,野驴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北京:( P19活动 1)一、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 ,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

14、市的面积 1.68 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82 万人。北京的自然理理特征: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 609 毫米;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度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 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战略地位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

15、黄淮海平5 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国我政治、 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 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三、城市现代化1. 城市现代化表现在

16、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2. 北京是中国的心肝所在,是中国的象征, 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因此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3. 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四、台湾一、地理位置 P33 活动 1、2 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 (山地占 2/3 ,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 二、资源丰富的宝岛 P36 活动 1、 2、3 资源宝库:森林宝库( 樟树 ) ;甜岛、粮仓( 甘蔗、蔗糖、水稻) ;水果之乡 ( 香蕉、菠萝 ) ;矿产丰富 (海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