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复习题(初三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966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2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复习题(初三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复习题(初三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复习题(初三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复习题(初三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复习题(初三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复习题(初三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复习题(初三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八年级历史复习题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基础知识1、19 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2、1838年,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3、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是林则徐说的4、1839年 6 月 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5、1841年初,英国占领香港岛6、1842年通过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7、1840年 6 月,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结束时间是 1842年 8 月。结束事件是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9、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1

2、1、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12、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二,基本问答:鸦片战争:发动者:英国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时间:开始 1840年 6月,结束时间是 1842年 8月结束事件: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内容:4 影响:5 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有哪些重大变化? 答:社会性质:战前是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要矛盾:战前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的最主要矛盾。3、虎门销烟含义是 1839年 6月 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

3、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4、 南京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 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5、 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鸦片战争 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6、鸦片对中国的危害?答: (1)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2)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3)腐蚀统治机构

4、(4)毒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5)严重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7、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答: (1)割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2)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3)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4)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材料分析:1、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1)上述两个材料引用谁的话?历史是如何评价他?答:林则徐;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2)材料一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上述话语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答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坦荡胸怀;坚决禁烟的决心(3)材料

5、“此事”是何事?围绕此事作者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什么?有何意义?答:查禁鸦片;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4)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答: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可以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鸦片的输入曾经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直到今天,鸦片这一毒品在我国仍未绝迹。请(5)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对鸦片这一毒品应持什么态度?答: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自觉依法自律,决不吸食,注射毒品,积极同贩毒,制毒,运毒的行为作斗争。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基础知识1

6、、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条约是中俄瑗珲条约2、中国近代只上赔款最多的条约瑗珲条约二、基本问答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爆发的时间:1856年 10 月。结束时间:1860年。发动国家:英法帮凶:美俄结束事件:英法俄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从中国割去 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2 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时间:1851年地点:金田村起义领导人:洪秀全

7、领导的起义军:称太平军定都:天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巩固政权措施(为了推翻清朝统治) :北代和西征后来洪秀全重新提拔年轻将领:李秀成太平军击毙华尔战役:慈西的战斗中太平天国失败于:1864年失败原因:清政府镇压、领导集团严重内讧、单纯的农民战争等等)性质:中国近代只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三材料分析1、 “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巨大的战争时, 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它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1)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一次战争?战争为什么发生?答: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侯侵略权益(2)为什么说对俄国

8、有利?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答:俄国不费一兵一卒,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的主权(3)从此战争的过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第三课收复新疆一、基础知识1、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反应的是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怀司令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是阿古柏3、19 世纪 60、7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的人是李鸿章4、在中华民族受到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英雄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永载史册,

9、 其中率军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左宗棠5、今天,新疆是我国省一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清朝时,新疆开始设立行省,其时间是1884年6、1881年,根据中俄两国签订的条约,中国收回的地方是伊犁7、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的目的是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的防务8、新疆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1878年9、支持阿古柏控制新疆的帝国主义国家是俄英二、基本问答1、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答:捍卫了我国西北部边防领土的完整,为后来新疆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答: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国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

10、,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辖。所以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一、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日本向资本主义阶段过渡,要求扩大原料的倾销商品的市场爆发的直接原因:朝鲜国内起义,清朝出兵,日本借口同事出兵甲午战争爆发时间 1894年 7月。结束时间 1895年。结束事件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战争过程:黄海战役(甲午海战) 、邓世昌壮烈牺牲;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影响(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瓜分豆剖”的危险,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42年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

11、0年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895年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包括庫业岛)二、基本问答1、 马关条约签订内容及影响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三、材料分析:1、1894年这一年恰逢慈禧六十岁生日。为了大搞“庆典”,她始终希望与日和平了结“争端” 。战败后,京师城门上贴出了这样的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1)1894年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答:甲午中日战争(2) “万寿无疆”这是对谁而言?答:慈禧太后(3)为了“求和”签

12、订了一个什么条约?答: 马关条约(4) “割地求和” ,中国割去了哪些地方?答:割去了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2、材料“春愁难遗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3 (1)材料中的“去年”是指哪一年?“四万万人同一哭”的原因是什么?答: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人占领台湾)(1)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3、材料: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材料中领土割让的内容对中国造成

13、的危害是什么?答:中国大片领土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便利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成为继沙俄之后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2)从马关条约增辟通商口岸的内容中,你认为列强在侵略中国方面的主要变化是什么?答:增辟通商口岸都在长江流域,这使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向帝中主义开放。(3)巨额赔款又有哪些危害?答:进一歩加深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也增强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实力(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岸开工厂,对日本侵略中国又提供了哪些便利?答:便利了日本这国主义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劳动力以及可以更大规模的倾销工业品(5) 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答: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14、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基础知识1、义和团的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2、义和团与太平天国最主要的不同点是对西方文明的态度3、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4、 辛丑条约允许各国驻兵的地点是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5、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6、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签订7、19 世纪未,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这一时期兴起的反抗斗争 是义和团运动8、 辛丑条约的内容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的条款是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国地区 二、基本问答

15、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帝国主义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直接目的:镇压中国人的反帝斗争经过:1900年八国联军 8月攻入北京结果:1901年辛丑条约2、 辛丑条约签订内容: (1)清政府赔偿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 (1)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2)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 辛丑条约签订

16、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答:正确,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政府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4、 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区有何不同?答: 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界是“国中之国”而今天的使馆是在中国政府管辖下的5、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军队曾经两次攻陷北京,这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什么战争?答: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简述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四次重大侵华战争和与之签订的条约,及其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影响?答: (1)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从封建国家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俄三国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3) 、甲午中日战争;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