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复习资料(详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930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复习资料(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复习资料(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复习资料(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复习资料(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复习资料(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复习资料(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复习资料(详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1 21. 桃花源记【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 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 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一般词语】 缘沿着,顺着。夹岸两岸。夹,在两旁。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复再。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 真切的样子。才仅。平旷平坦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阡陌田间 小路。 悉、咸 全,都。 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悦。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惋,惊

2、讶,惊奇。 延邀请。 语( y)告诉。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 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果实现。 【一词多义】 中 年间。 (晋太元中)中间。 (中无杂树) 志 标记。 (寻向所志)做标记。 (处处志之) 为 (w?i) 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wai)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 寻找。 (寻向所志)随即,不久。 (寻病终) 闻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sh)舍弃,放下。 (便舍船)( sha)房舍。 (屋舍 俨然) 作 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 鲜美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

3、开阔,光线充足。今:乐 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 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 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 论 古:不要说, (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不足 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异 感到诧异。 穷 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尽 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 通“邀” ,邀请。 【成语】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 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 比喻无人探问价

4、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 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 英缤纷。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

5、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 “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 “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表明先世生活

6、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 态:自由快乐。 8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 而不是世外战乱; 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 没有必要 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

7、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 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 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 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2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 人人自食其力,安

8、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迁移拓展】 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 黑暗社会的批判, 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它又有原始共 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

9、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 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 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 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 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髫”又 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 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 ”领起,写两点 赏

10、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 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 (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 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 (自我做答)22. 短文两篇陋室铭【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 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灵】灵

11、异。【斯】这。【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房子。斯,这; 是,这。 【德馨( x n) 】品德高尚。馨,香气。 【鸿儒 (r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 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素,朴素,不加装饰。【金经】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案牍( d)】官府的公文。案,文书,案卷。牍,公文。【劳 形】使身体劳累。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劳累;形,形体,身体。【何陋之有】有 什么简陋的。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

1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 “灵” 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 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 ,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 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 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 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

13、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 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 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 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孔子云: “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 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 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 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

14、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 “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 却没有一个表现 “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 陋室不陋。 【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 则陋室不陋” 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 他们鄙 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3 而不觉其陋。 2. 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你能看出当

15、时 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 从他独 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 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 的。 (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2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略)爱莲说【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常规词语 】 【蕃(f n) 】多。 【独】仅。 【盛】大规模。 【予】我。 【染】沾染。 【濯】洗涤。【清 涟】水清而有微波 , 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植】立。【亵( xi a)玩】 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 【隐逸】隐居的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鲜】 少。【宜】应当。【众】多。 【词类活用 】 【蔓】生枝蔓。【枝】长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 【阅读探究 】 1. 在第一段中,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 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情操。 2. “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