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_1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97877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知识_1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_1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_1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_1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_1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_1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_1ppt培训课件(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主讲:周伟 13764660459 ,计算机应用基础II,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学习目标,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拿到课程学分 通过国家统考 进一步学习和巩固应用技巧,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课程说明,1、上课 时间:9月7日开始,每周周六8:30-11:30, 共连续15周。 要求:希望校本部的同学能来教室听课。 地点:上课主教室为徐汇校区教学一楼501教室。此外还开放了教一楼503、江苏路500号501教室。,学分:5 学时:75(59学时上课,16学时上机操作),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4,2、上机, 时间:各专业不同,

2、请在我们的网上系统中查看上机安排表。 地点:校本部教学点的同学在徐汇校区教学一楼505教室。其他教学点的同学由本教学点的老师安排上机。 内容:分为4次,分别为第一次Windows和Word,第二次excel,第三次PPT,第四次IE浏览器和outlook。,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5,3、作业, 时间:未定。 数量:共六次作业。 要求: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完成。,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6,4、考试, 本地:使用上机练习系统,因此请大家一定来上机练习。 外地:使用答题卡做选择题,操作题 在计算机上做。,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7,5、考试成绩, 考勤(面授,上机成绩) 15 作业成绩 25

3、期末考试 60,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8,6、统考, 报名:在学院主页-考试公告中查看具体报名信息。 要求:最好在本门课程结束后再报名。 说明:统考要仔细,不能有一点马虎; 注意对知识点的多角度掌握。,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9,内容安排,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第三章:文字编辑 第四章:电子表格 第五章:电子演示文稿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七章:Internet应用 第八章: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第九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0,第一讲主要内容,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堂练习:请大家自己一边做一边检查正确率。 穿插内容:“电脑最忌的1

4、8个动作”。,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1,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考试内容与要求 1.2 知识要点 1.3 例题分析与解答 1.4 自测题,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2,1.1考试内容与要求,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 考试内容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类、应用范围及特点;信息的基本概念。 2. 考试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3)理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4)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5)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3,1.1考试内容与要求,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 考试内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

5、能,数据存储的概念。 2. 考试要求 (1)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了解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 (3)理解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 (4)了解指令、程序、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的分类。,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4,1.1考试内容与要求,1.1.3 信息编码1. 考试内容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 2. 考试要求 (1)了解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及数制转换; (2)了解字符编码。,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5,1.1考试内容与要求,1.1.4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 考试内容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 2. 考试要求 (1)理解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

6、统的概念; (2)了解 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 (3)理解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指标; (4)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6,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考试内容与要求 1.2 知识要点 1.3 例题分析与解答 1.4 自测题,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7,1.2 知识要点,1.2.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46年ENIAC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5000次。,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8,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4个发展时代: 根据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器件, 第一代(1946年1957年):电子

7、管 主要标志是: 确立了模拟量可变换成数字量进行计算,开创了数字化技术的新时代; 形成了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 确定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首创使用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Ray Tube)作为计算机的字符显示器。,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 第二代(1958年1964年)晶体管主要标志: 开创了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 高级语言已投入使用。 开始有了通用机和专用机之分。 开始使用鼠标器作为输入设备。,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 第三代(1965年1970年)集成电路SIC主要标志是: 运算速度已达到100万次/s以上。 操作系统更完善。 出现结构

8、化程序设计方法。 序列机的推出,较好地解决了“硬件不断更新、而软件相对稳定”的矛盾。 机器可根据其性能分成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和小型机。,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1, 第四代(1971年至今)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主要标志是: 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软件的开发成为现代工业的一部分。 计算机应用和更新的速度更加迅猛,产品覆盖各类机型。 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时代。,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第四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微型计算机。,1971年Inter公司使用LSIC率先推出微处理器4004:里程碑,代表着第四代计算机问世微型计算机:4位、8

9、位、16位、32位、64位字长。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功能和多媒体化。 的,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3, 从处理数据方式上分: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数字电子计算机:以数字量(也称不连续量)为运算对象。其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存储)和逻辑判断能力。 模拟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是一种用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如电压、长度、角度来模仿实际所需要计算的对象)作为被运算量的计算机。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和数模混合计算机:兼具二者的优点。,2、计算机的分类:,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4, 按计算机使用范围分:通用计算

10、机和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用于解决各类问题而设计的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为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规模和处理能力分:巨型计算机 、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 、 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等。,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5,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1)自动控制能力 (2)高速运算的能力 (3)记忆能力 (4)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5)有逻辑判断能力 (6)通用性强,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6,4、计算机的主要用途(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最早应用的领域。 (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M

11、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CAE(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教学CAI(Instruction)等。 (5)人工智能 (6)计算机网络 (7)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7,5、 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是人们由客观事物得到的、使人们能够认知客观事物的各种消息、情报、数字、信号、图形、图像、语音等所包括的内容。,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属性的表示,可以是数值数据和各种非数值数据。对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能够为其处理的经过数字化的信息。,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8,1.2.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大

12、部分组成。,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9,30,2、硬件系统,(1)冯 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及特点1946 年美籍匈牙利人冯 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奠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和工作原理的技术基础。存储程序原理的主要思想是: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到计算机内部的 存储器中,计算机在程序的控制下一步一步进行数据处理,直到得出最终结果。,31,图 1-2 冯 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冯 诺依曼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存储程序控制要求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必须事先编制好相应的程序,并输入到存储器中,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即运行程序的过程; 程序由指令构成,程序和数据都用二进制数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构成; 机器以CPU为

13、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2,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3,(2)运算器计算机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是计算机的主体。(3)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然后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4)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数据、运算中间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4,(5)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送程序、数据的设备。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硬盘驱动器和触摸屏等。(6)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工作的结果从内存中送出的设备。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和磁盘驱动器等。,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5,3. 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概念计

14、算机中数据都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位(bit) 二进制数的最小单位。用b来表示。字节(byte)8位二进制数组成1个字节。用B来表示。字(word)由若干字节组成一个字。也叫字长。存储容量 能够表示二进制数的数量大小。一般用字节来表示和计算。1B = 8b 1TB = 1024GB1kB = 1024B 1PB = 1024TB1MB = 1024KB1GB = 1024MB,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6,1KB (Kilo byte 千字节)=1024B, 1MB (Mega byte 兆字节简称“兆”)=1024KB, 1GB (Giga byte 吉字节又称“千兆”)=1024MB,

15、1TB (Trillion byte 万亿字节 太字节)=1024GB, 1PB(Peta byte 千万亿字节 拍字节)=1024TB, 1EB(Exa byte 百亿亿字节 艾字节)=1024PB, 1ZB (Zetta byte 十万亿亿字节 泽字节)= 1024 EB, 1YB (Jotta byte 一亿亿亿字节 尧字节)= 1024ZB, 1BB (Bronto byte一千亿亿亿字节)= 1024 YB.,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7,4、软件系统(1)指令 计算机执行操作的命令,包含有操作码和地址码的一串二进制代码。(2)程序 一系列排列有序的指令或语句的集合。,上海交通大学

16、网络教育学院,38,(3)程序设计语言, 机器语言 二进制代码,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识别、直接执行的语言。因不同的计算机指令系统不同,所以机器语言程序没有通用性。, 汇编语言 助记符,便于记忆。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需要汇编程序将源程序汇编(即“翻译”)成机器语言源程序,计算机才能执行。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为“低级语言”。, 高级语言 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必须经过编译成目标程序、才能在计算机上运行。高级语言具有可移植性、通用性强、兼容性好、便于读写等特点,易于掌握和使用。,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9,(4)软件的定义是能够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和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以及有关这些程序和数据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所需要的所有文档、文字说明和如表资料等的集合。其中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又称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