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865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医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5 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 B火 C土 D水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A.曲直 B.炎

2、上 C.润下 D.从革7 五行中, 木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 , 实而不能满C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 , 满而不能实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 , 实而不能满B. 藏精气而不泻 , 实而不能满C .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11. 藏神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

3、.脾 D.肺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15. “受盛之官”指 (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16. “血府”指 ( ) A.脑 B.髓 C.骨 D.脉17. 朝百脉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18. “精血同源”指的是 ( )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2 19. “先天之本”是指 ( ) A.心 B.肝 C.脾 D.肾20. “后天之本”是指 ( ) A.心 B.肝 C.脾 D.肾21. 心在志为 ( ) A.怒 B.喜 C.思 D.忧

4、22. 五脏有五华,则肺之华是()A. 毛 B. 发 C. 爪 D.唇23. 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 ) A.吸入清气 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 D. 助心行血24.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25. 脾统血的含义是()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26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的主要脏腑是()A. 心 B. 肺 C. 脾 D. 肝27. 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又称之为“中精之腑”的是 ( ) A.肝 B.胆 C.脑 D.髓28

5、. 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脉 B.筋 C.髓 D.骨2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心其华在舌B. 肺其华在毛C . 肝其华在爪D. 脾其华在唇30. “天癸”是指: A. 来自父母的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B. 促进生殖机能的基本物质,是由肾精产生C.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D. 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基本物质31.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 ) A. 脾B. 大肠C.小肠D. 胃3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 心在窍为舌B.肺在窍为喉C.脾在窍为口D.肝在窍为目33. 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 A.脑为髓之海B. 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血海D.胃为水谷之海34. 六腑

6、包括 : ( ) A . 胆、胃、大肠、小肠、女子胞、膀胱B.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女子胞C . 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心包、胆D.小肠、胃、大肠、三焦、膀胱、胆35. 以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为: ( ) A.元气B.宗气C.营气 D .卫气36. 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 ) A.元气B.营气C.宗气D.卫气37. 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 ( ) A. 阴阳偏盛 B. 阴阳偏衰 C. 阴阳离决 D. 阴阳失调38. 卫气是 ( ) A.藏于肾中之气 B.积于胸中之气 C.吸入肺中之气 D.行于脉外之气39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与

7、其哪种性质相关 ( ) A.风为阳邪 B.风性轻扬 C.风性善行 D.风性数变3 40. 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 (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41. 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是()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痰饮 42. 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43. 湿邪致病具有病程长,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44. 最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 ( )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45 . 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 )A.风邪B .

8、湿邪C.火邪D.燥邪46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均可化火, 故称为 : ( )A .五气化火B .五志化火C .心火上炎D .肝郁化火47. 哪种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 ( ) A.过喜 B.过思 C.过怒 D.过恐48. 情志为病,过喜则 ( )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49. 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 ( ) 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50正治的定义是 ( ) A.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B.正确的治疗法则C.逆着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D.扶助正气51 “热者寒之”属于()A正治法 B反治法 C治标法 D从治法5

9、2. 除哪项外,均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 B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C团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 D因年龄长幼不同而用药各异53. 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 ()A .发病急B .病势重C .症状相似D .传染性强54. 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 其特点为 : ()A.胀痛B.掣痛C.刺痛D.灼痛55. 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 .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 .饮食习惯D.体质与精神状态56. 食复是指 : ()A.疾病初愈 , 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B.过食寒凉而发病C.过食辛辣而发病D.过食肥甘厚味而发病 57. 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 ( ) A. 喜 B.怒 C.悲 D.惊58. 病的基本病理主要是指: ()A .阴阳失调B .脏腑功能失调C .经络功能失调D .内生五邪病理变化59.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 ()A.调整阴阳B.治病求本C .扶正祛邪D .标本缓急 60.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得神的表现:()4 A. 两目精彩 B. 面色荣润 C. 肌肉不削 D. 面色潮红61. 下列除哪项外皆可面见青色:()A. 虚证 B. 痛证 C. 寒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