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8600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古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古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古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古诗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古诗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古诗两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1 古诗两首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养成预习习惯,准确认读生字词,通顺流利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2.在合作思考、表演中培养小组合作的习惯,掌握合作方法。 3.认识生字“啼” ,认识多音字“觉” ,并能在不同的语境正确运用其两种读音;正确书写生字“乃、 随、潜、润、细、晓、眠”,根据汉字的不同特点,学习识字的方法。 4. 初步理解春雨 、 春晓这两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作者 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 学 准 备 学情分析 第二单元是“春光篇”,内容大多与春天的物候有关。本课是选取了唐代两位 大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一首写春天

2、的雨, 作者是杜甫, 诗人用洗练的语言, 拟人的手法, 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 赞美之情;一首写春天的清晨,作者是孟浩然,全诗平实自然,蕴含深厚,字 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的惋惜。 教具准备 1. 教学课件 2. 群文阅读材料 课前预习要求 1. 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 正确连贯地朗读古诗。 3. 自学生字笔顺,按笔顺在语文书中描红。 4. 口头为生字组词。 5. 大致了解诗意,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标注出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检查预习成果,指导自学,读准字音,通顺地朗读古诗。 2.学习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春雨

3、,精读指导,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诗的意境, 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 学会春雨中的生字“ 乃、随、潜、润、细” ,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并学写“随、潜、润”三个较复杂的字形。 自主学习课堂合作交流个人反思修改 2、学生交流。 一、谈话导入 1、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你们喜欢 春天吗? 3、有两位大诗人把对春天的喜爱写成了古诗,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古诗两首。 (板书课题,齐读) 二、教学春雨 2、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 音。 4、学生个别读字词。 5、齐读字词。 2、学生自主学习: 你从诗中的哪些地方体 会到它是“好雨”?四人 小组讨论。 (2) 学生查字典, 了解“乃

4、” 的意思并书空 “乃”的笔顺。 (4)学生说诗句的意思。 (6)学生齐读诗句。 ( 2)学生试读,把这种悄 板块一:解诗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首古诗,这是唐代诗人杜 甫写的春雨齐读诗题。 板块二:初读古诗读准字词,读出诗之节奏 1、大诗人杜甫眼中的春雨到底是什么样的?出示古 诗。 3、出示词语 6、出示古诗(画斜线表示停顿处),教师范读,指导 学生把古诗读出节奏美。 板块三:品味古诗体会雨“好”,诗人“喜” 1、大诗人杜甫眼中的春雨是什么样的?用诗中的一 个词来说一说。 (好雨)板书:好雨 3、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诗中的春雨发生在什么时候、 伴随着什么、 怎样滋润万物等特点,体会春雨的

5、“好”。 A 好雨知时节 (1)“知时节”:理解“知”是知道;“时节”是时 令、季节的意思。 (2)出示“春旱”的图片。师相机介绍“春旱”。 B 当春乃发生 (1) “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3)出示句式:一_就 _。 师小结:是呀,春雨赶走了冬日的严寒与荒凉,他来 的真是(及时) 。 (板书)怪不得诗人说春雨是好 雨! (5)板书:知时节 让我们一起好好赞美赞美春雨的及时,善解人 意。朗读句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 随风潜入夜 (1)这里的“潜”是什么意思呢?(悄悄地、不声 张) (3)教学“潜” :注意两个“夫”最后一笔的不同。 (5) 春雨好在哪儿? “潜入夜”:因为它悄

6、悄地下,不会把睡梦中的 人们吵醒。 悄的感觉读出来。 (4)学生观察后练写。 (7)学生赛读,读出韵味。 (4)学生小组交流。 (5)课堂交流。 (7)学生诵读。 ( 9)学生总结:春雨细细 地下,雨点很小,不像夏天 的雨,又是刮大风,又是闪 电,还会把小树刮断,春雨 细细柔柔,连声音都没有, 不会伤害刚刚长出的嫩芽。 3、学生自由练习读,努力 把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读出来。指名读、背,配上 音乐。 (6)是呀,春雨多好呀,她随着风,在夜里,细细 无声的,来滋润万物了。指导读。轻一些,别吵醒正 在熟睡的人们。 (8)借机教学“细” :丝线微小。所以左边是个“绞 丝旁” 。 D 润物细无声

7、(1)指名说“润物”的意思:滋润万物。 (2)认识“润” ,学写“润” :有水就滋润。 (3)春天来了,淅沥沥的雨丝飘起来了,她就像一 位神奇的魔术师,大地万物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出 示句子,练习说话) 它轻轻落在了桃树上,_ ; 它轻轻落到了 _上, _。 (6)春雨好在哪儿?(滋润万物) 这真是一场对万物生长有着很大的作用的“好 雨”啊! (8)春雨还好在哪儿?(细无声) 板块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刚刚我们通过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联系自己的生 活经验、感受,体会到春雨的好。(指板书总结春雨 的好) 2、你喜欢这样的一场春雨吗?你能带着对它的喜爱, 诵读这首诗吗? 三、写字指导 1、润:

8、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三点水”第二 点落横中线,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 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 “横”间距相等,第三条“横”较长。 2、潜:左窄右宽,“三点水” 写法同前,“夫” 中“点” 在中心,横划短,间距相等,“日”略扁,顶住两个 “夫” 。 3、随:左右结构,先写“有”再写“走之底”。 “月”写得窄小些,第三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的 位置要注意。 分层作业设计 A【基础性作业】 1. 完成习字册的相关作业。 2. 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听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B【提高性作业】 1. 完成习字册的相关作业。 2. 加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9、. 听写生字组成的其他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检查预习成果,指导自学,读准字音,通顺地朗读古诗。 2.学习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春晓,精读指导,在提供字词解释的基础上,学生 自读自悟,理解诗意。反复诵读中进入诗的意境,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 的惋惜之情。 3. 学会春晓中的生字,认识生字“啼”,认识多音字“觉” ,并能在不同的语境 正确运用其两种读音;学写“ 细、晓、眠 ” 三个字。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个人反思修改 2、学生思考交流。 1、学生自读春晓 。 3、学生根据提供的解释感悟诗 意。 (1)自读。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诗题:春晓 2、教学“晓” :左右结构, 左部是“日字旁

10、”, 右部是“尧” ,上面没有“点” 。 二、教学春晓 板块一:解诗题 1、想一想:诗题里的“晓”是“日字旁”, 跟什么有关? 3、揭谜:“晓”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 是春天的早晨。 过渡:在这春天的早晨,诗人孟浩然听到些 什么?想到些什么?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呢? 板块二:结合解释感悟诗意 2、教师 ppt 出示解释: (1)眠:睡觉。 (2) “不觉晓”中的“晓”指天亮。 (3)不觉:不觉得,不知不觉。 (4)闻:听到。 (5)啼鸟:鸟的叫声。 (6)夜:指昨夜,昨天晚上。 (7)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 4、教师随机点拨: (1)为什么这个“不觉晓”和“春晓”的 (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1、:每人 根据解释说一行诗意。 (3)课堂交流。 (4)学生书空“啼” 。 5、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2、学生讨论、交流。 “晓”意思不同呢?(因为联系全句的意思, 说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才好讲, 说成“不知不觉早晨了”不大好讲) (2) “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 “处处 闻啼鸟”就是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意思)那么 诗人为什么不写成 “处处闻鸟啼” 呢? (师述: 写诗是要押韵的,这首诗押的是 “ao“韵,所 以要把“鸟”字放在句末。) (3)教学“啼”:形声字,左边口字旁,表 示字义,右边“帝”表示字的读音。 板块三:体味诗中蕴含的情感 1、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讨论: (1)在这春天的

12、早晨,诗人孟浩然听到些 什么?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春天气候 暖和了, 夜里睡得香, 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这春 天的早晨多么美好啊!) 板书:爱春 (2)昨天夜里,诗人听到了什么,想到了 什么呢?(昨天夜里,诗人听到刮风下雨的 声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 多少。诗人又想到,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 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 板书:惜春 分层作业设计 A【基础性作业】 一、完成习字册 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二、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三、说说其中“乃” 、润、潜、晓、闻、啼”的意思。 四、搜集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B【提高性作业】 一、完成习字册 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二、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三、说说其中“乃” 、润、潜、晓、闻、啼”的意思。 四、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1、古诗两首春雨 1、古诗两首春晓 春知时节爱春 好 雨细无声惜春 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