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857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今天是班主任经验交流, 可我没有整理出很系统的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对于今天的发言, 我似乎觉得这并不属于班级管理的经验之谈,更像教育案例。但,我又觉得,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细小的平常的如同我们的吃饭睡觉一样。 所以就突发奇想的联系到了我们的假期作业读书笔记,有感而发,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勉,也诚挚的恭请各位领导、各位教友多加指导。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曾看到一篇文章中写到: 只有放大学生的优点, 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只有放大学生的优点,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迸出火花;只有放大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和谐、自然、健康地得到发展。我们不能总盯着学生的不足,而要

2、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它们放大,再放大。这样,才能看到每个学生发展的希望,并最终将希望变成现实。在这个寒假当中,我看了一本世界名人故事,书中发明家爱迪生和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让我记忆最深,感触也颇深。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 ,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 8岁才上学。可是由于他在课堂上经常提出各种令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弄的老师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而被认为是“捣蛋”,是低能儿,甚至将他撵出了校门。不得已,母亲只好亲自做爱迪生的家庭教师。母亲发现爱迪生对物理、化学非常感兴趣,于是给他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还订了科学普及杂志。在母亲耐心的教育和鼓励下,爱迪生刻苦读书,不分昼夜的进行各种实验,从

3、此踏上了科学的征途。最后 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 多种生活中像爱迪生一样喜欢问问题的孩子其实有很多,他们的小脑瓜总是装满了“为什么”,许多人都习惯对孩子那些异想天开、稀奇古怪的问题不加理会,或者轻易否定。如果我们能认真地对待、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这对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 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使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不至于泯灭,从小就能养成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的习惯。 爱迪生一生的成就就是对此非常好的佐证。当我们遇到学生提问“为什么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为什么地球是球型而不是个正方体?”这样的问题时,不要头痛,更不要厌烦,耐心一点,认真一些,甚至鼓励孩子

4、多问问题,说不定我们的学生中间也会走出一个发明家、科学家。爱因斯坦( 1879-1955 ),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称他为20 世纪的哥白尼、 20 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已满四岁的爱因斯坦还学不会说话,人们都怀疑他是个 “低能儿”。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 却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 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他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显得很平庸,学校的老师曾向他父亲断言说:“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大家的讽刺和讥笑,让爱因斯坦十分灰心丧气

5、,他甚至不愿去学校,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但是父亲却鼓励他:“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 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了起来。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他的科学成就到达了巅峰。从爱因斯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给予孩子热切的期望、坚定的信心、及时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将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做父母和教师的我们应当找出一个平庸孩子的天赋,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对于孩子喜欢某件事应当设法帮助他。他爱听音乐,说不定就是莫扎特;

6、他爱画画,说不定就是凡高;他爱小动物,说不定就是达尔文;他爱搞些小发明,说不定就是爱迪生。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孩子努力发展他自己的潜能。作为班主任,对孩子有爱心、有耐心、多鼓励,孩子们才会由衷的敬佩你服从你的分配和指挥。更重要的是,在任何时候,从事着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我们都不要放弃对孩子的希望和信心,尤其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有耐心,班主任必须有百分之两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差生的转变工作,要准备打持久战。杨文博同学,学习成绩差、自信心弱,就连上下楼梯都小心翼翼,不敢放开步伐,干什么事情都不会主动。我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我了解到的信息是:这是一个俩研究生“研

7、究”出来的“弱智”。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 我觉得这孩子并不是智力的低下,他似乎有点儿自闭的症状。通过找家长谈话了解得知,这孩子从小姥姥看大,小时候很少下楼, 15 岁对外界的接触几乎为“0” ,6 岁虽与外界开始了初步的接触, 但没能很好的坚持下来, 上小学后才使他正式与外界接触得机会连贯起来。 了解到这些情况, 我就经常从各个方面耐心的指导、鼓励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上课时举手的次数渐渐的多了,作业的质量慢慢的高了学习成绩由一年级时的40 分到62.5 分,期末成绩竟然考了85 分 而且和同学的交往多了, 对学习的兴趣也渐渐的浓了。我刚接这个班的时候, 每每在课上提问时发现我与一个小男

8、孩的目光交汇时,他的目光总是闪烁不定,不敢与我对视,更看不见他高高举起的小手。他叫杜宇杰。我从他的眼神中读到了信息:害怕我让他发言。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了解到这位同学发音不准,说话是还有点儿跑调。 以前上课时回答问题总会有同学哄笑,慢慢地他就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了, 下课和同学的交流也很少。 在一次课前三分钟的说话训练上,杜宇杰同学虽然很流利的讲述了老鼠嫁女儿的故事,但同学们的嬉笑使他几次都试图放弃讲述。我一边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 一边非常专注的倾听他的声音,渐渐的,下面的学生哄笑的也越来越少了。这孩子讲完故事别的同学还没有点评的时候,我先给予了他肯定和表扬, 并对同学嘲笑的学生进行了教育

9、: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善于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学习他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你才会越来越优秀。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聪明、优秀的孩子是不会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进行比较的。从此以后,同学们的嘲笑声少了 ,没了, 杜宇杰的表现欲强了 , 学习积极性高了,这样的例子在本班还有几个, 向另一个发音不准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的尹煦博、写字糟糕的陈煜江、张家宁,,他们现在上课发言都很积极了,作业质量提高了,而且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更浓了。所以我说: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与鼓励, 我们的学生会与我们跟亲近、更贴心,也会更好的接受我们的引导、教育、管理,那么也许我们也能将像爱迪生、爱因斯坦一样的“白痴”变成“天才”,结出更值得骄傲、值得夸耀的桃李!2011.3.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