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讲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 印刷包装材料学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3978471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讲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 印刷包装材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3讲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 印刷包装材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3讲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 印刷包装材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3讲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 印刷包装材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3讲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 印刷包装材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讲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 印刷包装材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讲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 印刷包装材料学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刷与包装材料,第三讲 3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从印刷工程的角度看,印刷应包括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工程环节。包装的完整印制工艺过程如下:,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常用的印刷方式有四大类:平印、凸印、凹印和丝网印。 平印即是使油墨从只接受油墨的平版版面区域转印到承印物上; 凸印即是像印章的形式一样,使油墨从凸起的图像版面转印到承印物上; 凹印即是使油墨从平滑金属的版面上所刻有的墨或凹槽中转印到承印物上; 丝网印即是使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从丝网版的网孔中漏印到承印物上。归纳起来,这些印刷都是以印版作用为图像载体的,所以这些印刷方式都被称为模拟印刷。,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1 印刷实施

2、的基础要素,3.1.1 油墨转移机理,油墨的转移是以润湿作用为基础的。润湿就是某物质的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取代的过程,这也侧面的说明润湿过程中应当有三个相态参与,一个固相,二个流动相(或液或汽)。其原理就是当某液体与固体物质的介面亲和及粘附张力大于液体自身的张力(或内聚力)的时候,另外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被取代,固体物质必然被后者液体润湿。即当固体的表面能大于液体的表面能时,液体必然向固体表面吸附铺展,导致体系自由能下降。液体向固体的浸润能够自发的进行,而且两者间粘咐力越大,浸润程度越好。,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1.2 油墨转印实度油墨的转印实质是以印刷压力为保证的。在印刷实施的

3、过程中,图文信息所以得以复制关键是承载着信息的油墨在一定压力下从印版上转印到橡皮布上,再通过一定压力从橡皮布上再转印到承印物上。印刷机按压印形式,可分为圆压圆和圆压平两种类型。其中圆压圆型压印机构为圆柱型滚筒叫压印滚筒。印版装在圆柱型滚筒上,叫印版滚筒。若为胶印,在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还要有一个橡皮滚筒,这些滚筒都为压印体。而圆压平型,压印机构也为圆柱型压印滚筒,但印版却安装在平面的装版台上。,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两种类型的印刷机的压印状态示意图如下:,(a)圆压圆型(胶印) (b)圆压平型(a)1.印版滚筒2.橡皮滚筒3.压印滚筒4.承印物 (b)5.压印滚筒6.印版台,包装载体的

4、印制技术与工艺,(c)正压力 P1=P2,3.2.1 纸制品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3.2 与承印物配套的印刷方式及工艺过程,平版PS示意图,平版印刷多采用PS版,其特点是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进行油墨转移,空白部分先上水,图文部分再上墨。,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印刷油墨转移原理与过程,平版印刷关键要保持水墨平衡。否则水分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印品的质量的下降。水大了纸张会变形,使套印不准确,同时印品上会呈现花白现象。实地部分会有“水迹”使图文发虚。颜色深浅不一。水分少了,往往空白部分会出现墨污,脏版,甚至糊版。平印中水份控制的原则是,在保持正常印刷

5、,版不起赃的前提下,水用到最少为佳。而且润湿液的PH值要掌握在5-6之间。,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普通润版液的实用范围(log(Q)=水控制值),平版印刷的印制过程应该是将经过印前处理后所出的四色胶片进行晒版,所制的版经过打样证实(忠实于原稿),可直接印刷。接着就做印刷的准备,按客户的要求及印刷要求选匹配的纸与配套的墨,然后将制好的印版装到印版滚筒上去,将墨上好,开机看过若干张过版纸,证实印刷正常后就开始通常的印刷色序:黑青 品 黄 ,依次装版,依次印刷。 印刷过程中要随时取样进行印刷质量的检测,主要是用专用放大镜观察印刷的网点情况,看网点是否变形色彩是否发生渐变,是否有润墨现象,图像是否

6、清晰,套印是否准确,同时观察是否透印,是否有上脏等等。 印刷中印刷压力是十分主要的。它的应用原则是保证印迹清晰的前提下,压力尽可能少的点因网点扩大而错失层次。,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平印印制工艺过程,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2.2 塑料制品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塑料制品通常采用凹版印刷。,凹版及其网穴,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电子雕刻的凹版网穴角度,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凹版印刷中,由于油墨的挥发速度很快,油墨的转移量测定很难,但其转移机理还是很清楚的,它是靠转印版与承印物相互形成正压力的一刹那,构成了两个吸引力而完成的。其一是在形成正压力的一刹那间,

7、网穴与承印物在压力作用下要紧贴,其间的空气要排除,形成之间的一个真空,在两者分离时,油墨就很容易的被吸出去。其二,在两者贴紧时承印物的毛细管就已开始将油墨像内吸取,当两者分离时由油墨内树脂分子的断续和连续导致整体流动性,结果必然使油墨向着具有吸附力的一边运动,依其转移机理,当印版与承印物之间密合越好,油墨的转移量也就越好。,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凹印原理示意图,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凹印中除了对纸印刷外,主要是对塑料薄膜印刷,其印刷的品种有PE(聚乙烯),PS(聚苯乙烯)PP(聚丙乙烯),PEP(聚酯),PVC(聚氯乙烯),PT(玻璃纸),PA(聚酰胺)等。这些材料中绝大多数为非极性材

8、料,性质上呈化学惰性,表面能低,与油墨、粘合剂的亲和性差,印刷后的墨膜不牢固、易脱落,所以印刷薄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一要选与薄膜匹配的亲和力强的油墨,其二,要对塑料薄膜表面进行处理,方法可采用电晕处理,化学腐蚀处理,等离子轰击处理等等,以求改变膜的表面化学及物理结构,使其具有极性和粗糙度,提高表面能,达到与油墨、粘合剂的亲和力,粘结性。,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2.3 玻璃及塑料容器制品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玻璃及塑料容器制品造型奇特,一般采用丝网印刷、热升华或热转移等印刷方式。,丝网印刷即印版为丝网状,印刷的图文部分即是网上感光胶分解被除掉的部分,空白部分

9、即感光胶关联留下来的部分,在刮板压力下,油墨通过丝网孔隙漏印下来,形成印刷品。,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丝网印版,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丝网印刷油墨转移原理,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丝网印版的制作是将感光液涂于丝网面上,然后与原稿密合、晒版,显影将图文部分见光分解的树脂冲洗掉,干燥后即成为印版。 丝网印刷过程中,丝网的材质、网目数、厚度、开口率对油墨的转移影响甚大,而且是印刷清晰度的关键因素。因为受丝网本身线径的限制,印制品无法在显极亮和极暗阶调。因最小网点的直径小于丝网的线径,网点是印不出来的。所以一个原则印刷最小的网点的直径必须大于丝网的线径的,而D3d为佳,这样网点可以正常印出。

10、,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印刷面积、加网线数与丝网线数的关系,丝印的刮板压力一定要适中,太小,油墨漏掉,图像不清晰,太大了,刮板变形,图像变形,正常的压力与刮板角度有一定关系,通常采用刮板轴线与丝网印版网面呈90度,而刮板刀口角度印平面时为20度-70度为好,印曲面时30度-65度之间为好。,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丝网版的绷网紧度是根据丝网材质而不同的。但一般彩色印刷,绷网控制在10N/cm左右即可。但各色版的绷网力要一致,以保证套印准确。为了防止印品的龟纹出现。可将各色版网线角度转换套印,一般角度旋转以15度为好。 丝网印刷油墨一般较比粘稠,黏度在4-40Pa

11、.s印刷塑料制品往往用配套的塑料油墨(经过电晕处理的塑料用聚酰胺类油墨,未经处理的塑料,印刷玻璃一般使用彩釉或单色釉来印刷,然后烧制,也有用UV或氧化结膜型等其它油墨印刷的),测量绷网张力,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玻璃瓶的印刷原理示意图,丝网印刷还可以运用于对玻璃、陶瓷等制品进行印刷上。,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2.4 金属材料及制品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1.金属薄板的印刷,金属板印刷原理与平版印刷一样,制版也一样,只是金属印刷其中间调和暗调区有两次极为明显的阶调跃升,导致网点增大,所以常选用圆形或菱形网点,网线稍粗些。,金属薄板平版印刷示意图,印刷设计,图像处理,制版,表面处理,底涂

12、处理,打白底,正式印刷,色间干燥,上光,金属板印刷工艺流程图,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2.软管、易拉罐类金属容器的印刷,金属容器一般采用丝网印刷、干胶印、热转移印刷等,对罐类金属容器,主要采用干胶印。,干胶印机结构示意图,3.2.5 瓦楞纸箱类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对于包装箱类(如瓦楞纸箱等)的印刷,由于它们的结构有瓦楞高低不平,表面粗糙,而且不能承受大的压力,所以常用柔性版印刷(轻压印刷)。采用较厚的柔性版,即可以压缩接触瓦楞纸,又对瓦楞高处不产生损伤,还由于包装箱所要求的图案简单,实地块为多,彩印线数也低,所以采用柔印版印刷是最好的选择

13、。,柔性版,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柔性版印刷原理示意图,柔性版印刷所使用的油量主要有三大类,溶剂型,UV型和水性油墨,发展趋势显现出水性油墨的发展优势是它的黏度较稀,一般为0.1-0.2Pa.s,环保、经济,适应性好。水性墨好用的关键是它的油墨结构极性与纸纤维的极性基相似,相亲,彼此的羟基还可形成强大的氢链,纸纤维交织吸水性强,所以水性墨的应用是很好的。,网纹辊一般采用无缝纲为基层材料,表面雕刻着形状一致、分布均匀的微小凹孔(着墨孔),单位长度方向上的着墨孔数称做网纹辊线数。网纹辊表面一般都进行喷镀,以增加硬度和光滑度,通常用镀铬和陶瓷两种。,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网纹辊孔穴形状示意图,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印版加网线数与网纹辊线数要匹配,一般按1:4选择最佳,也可参照纳森图来选择它们二者的匹配关系。,纳森图,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柔性版印刷工艺流程图,印前设计,图像处理,分色出软片,印版制作,贴版,打样,印刷,模切等印后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