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699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6 页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一. 填空1. 尚书 2. 编年体 3. 老子 4. 刘向5. 墨子 6. 苏秦 7. 语录体 8. 左传9. 战国策 10. 无待 ( 或绝对自由 ) 11. 农 12. 左氏春秋13. 韩非子 14. 荀子 15. 言 16. 孟子17. 尚书、盘庚 18. 庄子养生主 19. 寓言 20. 行人21. 商书 22. 民本 23.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4. 韩非子难一二. 名词解释1. 尚书: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集。尚书以记言为主,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作品已经初具散文形式。尚书有今古文两种。主要内容包括上古的统治意识、施政经验、神权政治观等。2. 道德经: 道德经即老子 ,相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共五千余言,主要宣扬道家思想。老子分为八十一章,称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所以老子又名道德经。3. 百家争鸣: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雄,政局动荡使不同的学术得以自由发展。为得到人才,各国统治者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学派自由言论,相互论辨,造成空前繁荣的学术现象,史称百家争鸣。4. 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指公羊传、 彀梁传和左传 ,旧说认为三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故称春秋三传。其实左传是一部独立叙事体著作,而另外二传以阐发春

3、秋的微言大义为主。5. 九流十家: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把先秦和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十家中除去小说家称为九流。6. 逍遥游: 逍遥游是最能体现庄子散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之一。文章汪洋恣肆,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大量运用寓言、比喻进行说理。文章主旨是宣扬“至人无己,圣人无动,神人无名”的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7. 春秋笔法: 春秋是一部类似新闻标题的历史大事记,记事极其简略。但是春秋遣词造句极其讲究,把作者褒贬爱憎寄寓其中,以一字寓褒贬。后人称此为春秋笔法。这种作法为后代

4、史传文学所继承。8. 庄子三言: 庄子三言是指庄子创作方法而言。庄子自称其创作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语。重言即借肋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已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厄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语言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庄子散文主要用“三言”形式说理。9.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指秦秋战国之际,社会变革巨大,在社会上形成特殊的士阶层,他们中的一部分致力于各种理论学说的创造,产生了具有不同思想、学术倾向的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包括了儒家、农家、杂家、小说等众多的学派。三

5、.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 参与 2. 驻扎 3. 怨恨4. 消除 5. 偏爱 6. 以, 为客,意动用法7. 轻狂放肆 8. 蕃殖、养育 9. 使, 朝见,使动用法10. 等待 11. 穿,名词动用 12. 道,同“导” ,循着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6 页13. 共,同“供”,供应 14. 复指前置宾语,指示代词 15. 堵塞16. 见,同“现”,使, 会见 17. 蛀虫 18. 蔷,同盍,何的意义四. 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分析这段古文的思想内容。1. 现在的人,言谈、著述皆文辞优美,词藻华丽,君主看其著作,注意了文采,而忽略了它的内容。墨子的言谈、著作

6、,发扬先王的治国之道,传播圣人的言论,以教化后人。如果修饰词藻,害怕人们专注文采,而忽略了内容,发生因文采而影响实用的情况,这与楚国人卖宝珠,秦国君主嫁女一样,所以墨子言辞质朴无华。这段话主要反映了墨家主张语言质朴无华,反对“以文害用”的观点。2. 许由回答说:“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无事,如果取代你的位置,那么我是贪图虚名吗?虚名不过人的附属物罢了。难道我就是这些人的附属物吗?鹪鹩在深林之中筑巢窝,只需一个树枝就足够了;偃鼠饮河水,喝饱肚子罢了。 算了吧,我对天下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子不作烹饪之事, 负责祭祀的人也不会超越权限去替他做。”庄子主张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无己、无功、无名。许由的这

7、段话是为证明圣人无名的。3. 我听说过忠于为善以减少怨恨,而没有听说凭借发威杜绝怨恨。如果用强硬手段去制止舆论,那未尝不能把大家嘴立刻堵住,但这种作法却同防水决口一样。如果我们用强硬的手段制止大家说话,那就会像河水决了大口子一样,伤人必多,我也无法挽救了,不如小决河水,使之疏导通畅。我听到舆论后,就把它当做治病的药石。这表现子产允许国人议论政事,发表看法。他采取善而从的高明态度,而不是压制、打击。五. 简答题1. 简要说明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情况。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属于历史大事记;左传是叙事详赡的编年体历史散文;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分类的史书;战国策主要记录了战国

8、时期策士言行的史料集,先秦历史散文有两大类,一类以记言为主,一类以记事为主。2. 谈谈战国策的艺术性。(1) 战国策中策士谈论气势充沛,词采华丽。大量的夸张、排比、对偶的运用,增强了说服力。(2) 有大量形象鲜明的人物。(3) 策士们善于寓言故事说理,形象生动。寓意明显,很有说明力。(4) 战国策中有许多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3.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分几个阶段,并各有什么特点。先秦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 论语、 墨子 为代表, 其多为语录体, 或为简明议论的文章。第二阶段主要有孟子、 庄子,这一时期散文以辩论著称,并形成明显的主题。第三个阶段以荀子、 韩非子为主,形成主题鲜明

9、,说理严密透彻,鸿篇巨制的专题论文。4. 庄子散文有什么特点?(1) 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汪洋恣肆,最富于浪漫色彩。(2) 庄子散文善于比喻,比喻不但多,而且运用灵活。(3) 庄子中有大量寓言故事,意义深刻,语言生动。(4) 文中多用韵,声调铿锵,有和谐节奏感和音韵美。5. 战国策思想性有什么特点?(1) 战国策主要表现战国时纵横家的思想。(2) 战国时纵横家的思想丰富复杂,各自有不同的价值取向。(3) 战国策强调了“士”的力量和作用。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第 3 页,共 6 页(4) 战国策有强烈功利色彩。(5) 战国策突出了谋略、外交和游说的作用。6. 韩非子主要思想是什

10、么?(1) 韩非子主张法、术、势三者并用,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严刑酷法为治。(2) 韩非子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法令制度应随之变化。(3) 韩非子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分析问题重视物质因素。(4) 主张严厉打击儒家、游侠、纵横家等。7. 论语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 文章朴实无华,不重视文采,防止以文害用,但是有较强的逻辑性。(2) 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由小到大,层层类比,进行论证。(3) 文章已开始从语录体向成熟的说理文过渡。8. 孟子散文有什么特点?(1) 孟子散文感情弃沛,气势浩然,从中表现出孟子鲜明的个性。(2) 孟子中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3) 孟子散文使用大量形象生

11、动的比喻。(4) 孟子的语言浅显自然而又明快畅达,词汇丰富,极是表现力。六. 论述题1. 试论左传的艺术成就。(1) 左传工于记事。 春秋仅为新闻标题式的大事记,人们不可能通过它了解具体情况。左传 以春秋为纲,详细叙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作者不仅善于剪裁、精于构思,逻辑严谨,而且描绘真切、具体,有生动的场面和细节描写,紧张动人的故事情节。作者以顺序为主,辅之以倒叙、插叙、照应与预叙等手法,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作者能表现出自己的道德评价、爱憎感情,而不象春秋以个别言词寓含褒贬。左传中还以“君子曰”等形式,表达作者立场、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2) 左传以善

12、于描写战分著称。左传一书记录了春秋时期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其中城濮之战、崤之战、 必阝 之战、鄢陵之战是历代传诵不衰的名篇。左传描写战争特别重视政治、外交、人心向背等对战争的影响,强调战争的起因、结果,对战场上的拼杀描述较少。同时,在描写战争中,也塑造了鲜明个性的人物和紧张的场面。 左传善于叙事,在战争描写中更明显。(3) 左传虽以记事为主,对人物的叙述并不集中,但作者往往能通过一个细节、事件,表现出人物性格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左传中还塑造出一些人物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前者如秦穆公、子产,后者如晋公子重耳。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到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出其

13、性格待征。(4) 左传中有大量的行人辞令,这些辞令有的彬彬有礼,有的委婉含蓄,有的不卑不亢,有的锋芒毕露,但都分析事理,精辟透彻,切中要害,极具说服力。这些行人辞令也因人因事的不同,表现出行人的不同性格。左传语言简洁明练,含蓄丰富,韵味悠长,也是左传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2. 试论庄子的散文成就。(1) 庄子散文以广泛运用寓言说理著称。庄子很少纯作道理论证,而是运用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说明艰涩的哲学问题。 庄子一书, “寓言十九” ,全书有近二百则大大小小的寓言故事。而且这些寓言均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用寓言揭露社会的丑恶现实,表达自己理想的人生与人格,宣扬自己的哲学思

14、想。庄子中寓言虚妄荒诞,意味深长,而且寓言故事有生动的细节刻画,气氛渲染、烘托,情节也曲折动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第 4 页,共 6 页人,极具艺术感染力。(2) 庄子散文构思诡奇怪诞,想象丰富奇特,意境雄奇广阔,笔法多变。例如,在逍遥游中前半部分大肆渲染,连篇累牍,指出有待的逍遥,而对主题“无待”逍遥,只是用“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一句话,轻描谈写,一笔而过, 表现出构思奇特。朝菌、 蟪蛄会对话, 骷髅能论道等,表现出庄子想象丰富。 秋水 、 逍遥游中有些意境写得极为广阔。(3) 庄子有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的个性,这使其行文不拘一格,随意挥洒,整体上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音韵优美。庄子爱用对偶、排比、回文、顶针等修辞手法和长短不同的句子相间,使文风流畅,有气势。3. 试论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 战国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并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为塑造人物形象,作者不惜运用夸张、虚构和想象渲染事件,而且描写细腻、生动。对人物的塑造不仅通过富有个性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