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641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贵州蓝雁投资实业有限公司金沙县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写单位:金沙县偏坡寨煤矿 调查时间: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五日2 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普查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安办【 2013】37 号)和金沙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金沙县开展煤矿隐蔽致灾普查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 (金安委【 2013】72 号) ”文件精神,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质、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现将有关普查情况汇报如下:一、成立煤矿隐蔽致灾普查领

2、导小组组长:陈作副组长:祝俊江成员:蒙军司光林蒙磊职责组长:全面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监督。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 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成员:主要根据整改工作的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 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3 二、地形地貌偏坡寨煤矿位于贵州高原中部的乌蒙山脉山区,矿区内为侵蚀低中山地貌,地势北东部高,向南、向西逐渐降低。矿区内最高点位于北部的坪子上附近的大坡顶,海拔标高+1477.2 米,最低点位于南西部水库坝

3、附近的冲沟,海拔标高+1150 米, 最大相对高差327.2 米。一般高差 100 250米。三、地质构造普查情况(一)井田范围内区域地质构造、地层产状以及煤层赋存条件1、区域地质构造矿区位于禹谟向斜东翼, 安底背斜西翼,区内地层为一单斜构造,构造较简单,地层总体产状为:倾向299左右,倾角 28左右。矿井范围内 , 褶皱及断裂构造不发育,无岩浆岩、无变质作用等地质现象。根据区内地质构造发育情况, 矿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2、地层产状1、区域地质及地层区内及邻近区域内出露的地层层序由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 、石炭系( C) 、二叠系( P) 、三叠系( T)及第四系( Q ) 。偏坡

4、寨煤矿所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 现今各构造轮廓定型都于燕山期地壳4 运动,构造形迹表现主要为北东向褶皱和断裂,形成背斜宽缓、向斜紧窄的隔挡式褶皱组合。主要褶皱构造有禹谟向斜、安底背斜。2、矿区地质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 T1y)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 P3c) 、龙潭组( P3l )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P2m ) 。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P2m) 出露于矿区东部边界附近及边界外,为浅灰至灰色, 中厚至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及细晶结构,含腕足类、珊瑚等动物化石及少量燧石结核,厚度大于200m

5、 。与上覆龙潭组地层呈假整合结构。(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P3l)呈条带状出露于矿区东部,总厚约110m ,由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细砂岩、粉沙岩、菱铁质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煤层组成。根据岩性特征及含煤情况分为上、下二段,3、煤层赋存条件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平均厚约110m ,含煤层平均总厚6.95m,含煤系数 6.3 ;含可采煤层3 层,自上而下编号为 C5、C8、C9,平均总厚 5.30m,可采含煤系数4.82。由上而下分述如下:(1)C5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煤厚1.531.90m,平均 1.70m。含 12 层夹矸。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煤层层位、厚

6、度较稳定,5 属稳定煤层。上距上三迭统长兴组(P3c) 约 26m 。 下距 C8煤层约 11.1m。(2)C8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 煤层厚 1.5 1.847m, 平均 1.7m,局部含 1 层夹矸。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属稳定煤层。下距 C9煤层约 5.3m。(3)C9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煤厚1.711.96m,一般为 1.90m,结构简单,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煤层层位、厚度稳定,属稳定煤层。下距茅口组( P2m )71.1m。4、地层结构、岩石柱状图6 偏坡寨煤矿 综 合地层柱 状图地层单 位界 系 统 组 段代 号柱状 示 意 图厚 度 (m

7、)岩性描述古 生 界二 叠 系上 统龙 潭 组上 段P 3I21.7m0 .8m1.9m895上部 为灰色、 深黑 色细砂 岩、 粉砂岩、 泥岩 为主, 其顶 夹一层2 米左 右厚的 石灰 岩及泥 岩; 下部为 深灰 色,灰 黑 色 粉砂岩 、 细砂 岩、粘 土岩 ,可采 煤层 为三层, 分别 为5 号 、 8号 9号四、瓦斯灾害普查瓦斯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 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 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 (黔能源发2010699 号) 、 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2011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黔能源煤炭2011792

8、号) 、 关于毕节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毕节7 市 2012 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的报告的批复(黔能源煤炭2012498 号) ,矿井在 2010、2011 和 2012 年均为瓦斯矿井(低瓦斯) ,详见表矿井各年度的煤矿瓦斯涌出量情况表表 1-4-3 序号年度相对瓦斯涌出量 (m3/t ) 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瓦斯等级1 2010 年度/ 0.26 低瓦斯矿井2 2011 年度/ 0.15 低瓦斯矿井3 2012 年度/ 0.17 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1)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批复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 “关于对毕节地区煤炭局 关于请求审批金沙县禹填偏坡寨煤矿等6 对煤矿

9、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黔煤生产字 2008895号) ,矿井的 C5煤层在开采 1164m水平以上水平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属非突出危险性煤层。C8煤层在开采 1166m水平以上水平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属非突出危险性煤层。 C9煤层在开采 1169m水平以上水平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属非突出危险性煤层。2)突出参数测定结果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编制的金沙县禹谟镇偏坡寨煤矿C5、C8 、C9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报告编号09105) ,偏坡寨煤矿C5 、C8、C9煤层瓦斯基本突出参数测定详见下表1-4-4 突出参数测定结果表表 1-4-4 煤层编号煤层破坏类型煤层瓦斯压力P(MPa

10、 )瓦斯放散初速度( P)坚固性系数(f )测点标高(m )埋深(m )C50.55 25.6 0.35 1164 155 8 C80.45 14.1 0.71 1166 153 C9 0.6 35.7 0.44 1169 158 因此矿井的 C5煤层在 1164m水平以上、 C8煤层在 1166m水平以上、C9煤层在 1169m水平以上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属非突出危险性煤层。五、含(导)水体、采空区、老窑(空)普查(一)主要含(隔)水层1、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三叠系的碳酸盐岩,二叠系的碎屑岩。据其岩性及赋水性, 区内可划为一个岩溶含水岩组和一个碎屑岩含水岩组。按地下水赋存的介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

11、可划分为碳酸盐岩裂隙水及碎屑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 其具体划分方案及有关水文地质特征表区域含水岩组划分及水文地质特征一览表含水岩组地层代号水文地质特征岩溶含水岩组T1f 溶蚀裂隙发育, 含碳酸盐岩裂隙水。 富水性中等,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是其补给来源,并以泉的形式进行排泄。基岩裂隙含水岩组P3l 、P3表层风化裂隙发育, 深部裂隙不发育, 含碎屑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泉流量0.0010.79L/s ,富水性弱中等。大气降水是其唯一补给来源, 并在冲沟中就近补给就近排泄。2、大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地处分水岭地带,总体上地下水接受降水的补给条件差。受地形、裂隙、地层等因素的控制,区内地

12、下水总体由北东往南西径流,在地势较低地带呈泉排出地表,通过溪沟排泄出地表,最终排入鸭池河最后汇入乌江。(二)小(老)窑和废弃矿井涌水及积水情况9 据调查,我矿东、南、西三面无其它矿山,北面有金沙县禹谟镇立新煤矿相邻,立新煤矿有独立开采的生产系统,对偏坡寨煤矿开采无影响。井田内老窑较多,由于受排水、通风等限制,一般开采巷道不长,个别点可达 172m。主要开采 C8、C9 煤层,一般开采垂深 50m左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小煤矿滥采乱挖现象较普遍。经近几年的清理、整顿,非法小窑已全部关闭。据调查小煤矿开采浅部煤层时多有顶板滴水、淋水现象,停采后多有积水,甚至与大气降水有水力联系

13、。根据矿方提供的资料和设计人员在现场收集到的资料,影响矿井开采的小窑共有 6 个,其中 C5 煤层的三个小窑、采空区已经和矿井的采空区连通,其开采面积为 27418m2,积水量为 8219m3。C9 煤层的小窑有三个,其开采面积为 8246m2,积水量为 2460m3。C8煤层的采空区的开采面积为 27418m2,积水量为 8219m3。六、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普查(一) 煤层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贵州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2008年 5 月 30日提供的偏坡寨煤矿实验室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表,矿井 C5、C8、C9煤层的煤炭自燃倾向性属 III 类,为不易自燃煤层,本设计按自燃发火倾向性为类不易自

14、燃进行设计与管理。主要可采煤层的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试验数据详见表4-6-1 表 4-6-1 煤层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10 煤层号工业分析( % )全硫煤吸氧量(ml/g )真密度TRD 自燃性结论 Mad% Aad% Vad% St ,d% C5 2.88 5.12 5.61 0.73 / 1.51 类不易自燃C8 1.45 22.87 8.85 1.57 / 1.55 类不易自燃C9 1.83 20.18 8.60 2 / 1.45 类不易自燃七、主要存在的灾害(一)地质灾害由于煤矿前期采煤活动影响, 导致采空区上覆同心村两户村民的房屋裂开 10mm 的缝,一户村民的耕地开裂,2011 年偏坡

15、寨煤矿拨出专项资金对上述村民的房屋进行了修补、耕地进行了平整以及作了相应的赔偿。(二)井下各类灾害1、矿井被鉴定为瓦斯矿井,在今后向深部进行开采活动时,煤层瓦斯含量会增加,矿井瓦斯涌出量也相应会增加。2、放炮伤害及火药爆炸伤害。3、顶底板灾害。4、C5 、C8 、C9煤层鉴定为自燃倾向性为类,但并不能排除煤炭无自燃灾害。5、水灾:矿井水害主要表现在构造裂隙水以及浅部小窑及采空区积水的影响。八、解决灾害方案1、加强瓦斯管理,加强矿井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制定矿井防突管理措施。11 2、加强爆破管理和民爆火工品的管理,抓好爆破安全。3、加强顶板管理,强化工程质量和

16、现场质量把关,制定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4、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通风防火措施,制定煤层自燃防范和治理措施。5、重视抓好探放水工作,严格执行“有疑必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认真做好防治水综合治理,落实探放水措施。加强矿井涌水量观测,制定防治水措施。九、 采取的防范和治理措施根据本矿实际情况, 针对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 在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并认真落实到位, 严格执行。十、附表(附件 1)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情况统计表(附件 2)偏坡寨煤矿井下隐蔽致灾因素排查表12 附件1 偏坡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情况统计表组织单位:偏坡寨煤矿日期:2014 年 2 月 25 日序号项目名称普查地点普查范围(km2)普查内容采用的技术手段所得成效依托技术力量开展形式1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地面2.5294 采空 区、 断层 、煤 矿地质钻探已探明矿区地 质构造、查明 采空区区域贵州省地质矿产勘 查开发局一 0一地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