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新)苏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4921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形状(新)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球的形状(新)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球的形状(新)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的形状(新)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形状(新)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作者:刘云川来源: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教学目标: 1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 认识到科学是不 断发展的。2、知道地球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通过实验进行解释。 难点:比较观察“小帆船”在球面、平面以及凹面上“航行”的差异。 教学准备: 手电筒、鸡蛋、象棋、碟子、乒乓球、以及多媒体资料等。 教学设计 : 一 、引出古人对地球认识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很大很大, 我们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 洋的一部分, 根本就不能看到地球的全貌,所以也就无法认清地球的形状。地球 究竟是什么形状的呢?( PPT演示)对于这个问题,很久以前古代人就

2、开始了对 它的猜想。 师:想知道古印度人是怎样猜想地球形状的吗? 生: 师:好,我们就共同来看一看。 (PPT展示古印度人的地球观) 师:古印度人认为: 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 四头大象又是站在一只巨大的海 龟身上,天和地被一条眼镜王蛇包围着。 师:古印度人的猜想对吗? 学生: (预想)不对。 师:如果我是古印度人,你们打算,怎样反驳我的这种观点呢? (预想学生回答:为什么我们抬头没有看到蛇呢?大象海龟承受得了那么重 的地球吗?它们死了怎么办?等等) (对极了,大象早被压成肉泥了,死了大象或者是海龟,地球不就翻掉了 吗) 二、 通过月食引出地球影子的形状 过渡:看来缺乏事实根据的猜想根本经不住推

3、敲,是站不住脚的。随着时 代的发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月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说说什么是 月食呢? 生: (说的好,有道理,不错) (PPT展示月食形成过程) 师:什么是月食呢?月食就是月亮跑到地球影子里去了,由此可见地球的影 子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 (PPT ) 师:我们发现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注意用手势),那么什么形状的物体在 光照下才能形成圆形的影子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不同形状的物体,有正球体的乒乓球、扁球体的桔子、椭球体的鸡蛋等。这里呢还有一个手电筒,你们看,这样不就是一个小太 阳吗?(教师手举电筒)你们想知道在“小太阳”的照射下,这些物体在特定的 角度能不能形成圆

4、形的影子吗?(稍作演示) 生:想! 师:好,今天老师给每一小组同学都提供了一份材料,等会儿,请大家把老 师提供给你们的材料都拿出来, 我们来动手做一做, 看看这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在 特定的角度到底能不能产生圆形的影子呢? 生:分组实验 师:实验都做完了吗?大家做下来有什么发现呢? 生: (预想学生回答:都可产生圆形的影子) 师:真的吗?我们再来一起看看。 (投影下照射不同形状的物体) 师:看来这些物体在特定的角度下都能产生圆形的影子,我们来观察观察, 这些物体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想学生回答:平面、凸面、凹面 三 、模拟实际生活中船进出港,探究地球的形状 过渡: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葡萄牙人发

5、现站在海边看出港的船离我们远 去的时候,总是船身先消失,接着桅杆后消失;而进港的船向我们走来的时候, 总是桅杆先出现, 接着船身后出现。 如果我们地球的表面是平面的或者是凸面的 或者是凹面的,那么船进出港又会是怎样的一个现象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 看来大家都很想知道答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 (预想学生回答:做实验) 师:很好,我们可以模拟小船(教师手举小船)在这三种不同的面上航行, 然后观察现象。大家看,我这里有一张卡纸,我们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平面呢? 生: 师:对啊,你们看,这样不就可以得到一个平面了吗!(教师演示卡纸平铺 于桌面上)那么我们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呢?老师想请两

6、位同学来配合老师一下, 好,就请你们俩。其中的一个同学做船长来负责开船,还有一个同学来做观察员, 当船开向观察员的时候为进港, 船远离观察员的时候为出港, 观察员眼睛要平视 着看。 (教师和观察蹲下做观察员) 师:对于凸面,老师提供给你的材料有小船、卡纸和塑料水槽,我们怎样 得到一个凸面呢? 生: 师:对啊,只要把这张卡纸这样放不就可以得到了吗!( 教师演示 )同样要一 位同学负责开船, 其它成员站在同一边平视观察。 那么对于凹面我们又怎样可以 做呢? 生: 师:对啊,只要把这张卡纸这样放不就可以得到了吗!( 教师演示 )观察的方 法跟前面的是一样的。 师: 利用你们的实验材料做一做。 生:小

7、组实验 师:实验都做完了吗?结果怎么样的啊?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小船在平面航行的情况,请研究平面的小组来说说你们做的结果。 生: (预想学生回答:出港时船身和桅杆同时离我们远去,然后慢慢变小, 最终看不见;进港时船身和桅杆同时走来) (PPT显示) 师:研究小船在凸面上航行的小组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呢? 生:预想(进港时桅杆先出现,然后船身也随着出现;出港时船身先消失, 桅杆也接着消失。) (PPT显示) 师:研究小船在凹面上航行的小组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呢? 生:预想(进港时船身先消失接着桅杆消失,一会儿桅杆又出现随即船身又 出现;出港时船身先消失接着桅杆消失,一会儿桅杆又出现随即船身又出现)

8、(PPT显示) 师:好,我们三个实验的实验现象都做出来了,与实际站在海边观察到的现 象相比较,你会发现什么了呢? 生: 预想学生回答(小船在凸面上航行的现象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一样的) 师:由此你想到什么了吗? 生:预想(地球的表面是凸面形的) 师:好,通过实验表明地球表面是凸面形的,那么老师刚刚提供给大家的 那些物体哪些可以排除呢? 生:预想回答 师:现在只乘下鸡蛋和乒乓球了。 四 、现代信息展示,穿插实验更直观认识地球 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图片 师:这是科学家在太空中拍到的图片,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地球实际上 是一个球体, 那么地球它是像桔子一样是扁球体,还是像鸡蛋一样是椭球体, 还 是像乒乓球一样是个正球体呢? 师:由此可以想到什么呢?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 师:教师介绍,那么地球到底有多扁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多媒体展示) 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测得地球肚子左右宽度为12756 千米,而两极 之间上下的高度为12714 千米,由此可见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扁球体。 五 、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的了解仅仅地球奥秘中的一小 部分,还有更多有趣而神奇的秘密有待我们去学习,以后我们将学习有关地球的 其它相关知识,课后请大家搜集与此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