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科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69500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77 大小:14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科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五上科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五上科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五上科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五上科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上科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科学教学设计(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泰兴市教育教学研究室2 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成果之一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本册主编:周红兵副 主 编:黄志美编写人员:李韵李娟钱静泰兴市教育教学研究室3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太阳和影子教学内容:教材 1 2 页。教材分析:太阳和影子是地球和宇宙部分的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太阳和影子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但对其中的许多奥妙并不了解。本课从影子入手,引领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伴随着有意义的探究活动,通过看、想、画、测、记等形式,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逐步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及其对地面温度的影响。教学本

2、课时,教师要考虑当时的天气情况,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场地条件要有利于学生观察到影子。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室外观测指导,布置第二天的连续观察任务。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分析、总结,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移动规律。教学目标:1. 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2. 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3.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温度计学生准备:橡皮泥或橡皮,46 厘米长的铅笔或木棒,记录纸,手电筒,竹篾等。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太阳。上课前带领学生花几分钟的时间观察太阳,上课后回到教室组织学生讨

3、论:我们了解到的太阳。二了解影子和物体的关系。4 1.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忠实的朋友,他总是跟着我们,在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灯光下也可以看到他,可是,到了黑暗中,他却躲了起来,你们知道这个朋友是谁吗?(我们的影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朋友。2. 师:谁能说说影子和物体有什么关系吗?生:影子有的时候长。有的时候短。生:影子的颜色是黑色的。生:影子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生:阴天没有影子生:影子都会移动。(物体和影子是连着的,影子的形状和物体的形状既有相同点,又有一定的区别,影子的方向和光射过来的方向有关系。)设计意图: 学生对影子很熟悉,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师通过简单的猜谜、描述,旨在激

4、发学生研究影子的兴趣。三初步了解物体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1. 师:上课前,大家观察了校园里大树影子的变化情况,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2. 师:你们认为大树的影子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学生讨论、交流: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太阳的运动使影子变化,而影子的变化又反映着太阳的运动。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自己的观察发现,学生对于影子的变化有了初步认识,激起大家继续探究的意愿。四. 测量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1. 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教师示范如何测量:. 将活动记录上的指示方向与实际相对应,即确定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全班讨论交流测量的方法。. 室外活动:将粘有铅笔的橡皮泥固定在中心位置,找到铅笔

5、的影子,做好标记,并在旁边记录观测时间和温度;每隔五分钟记录一次,共记录三次。2. 学生分小组到室外进行测量,师巡视指导。五、布置作业。5 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星期天完成从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每个整点时刻进行测量太阳和影子的情况,自备纸记录。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对于影子的变化情况获得了直观认识与实验数据,为下节课的分析、总结打下了基础。第二课时一. 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物体影子的变化。1. 师:我们每小组都测量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这儿,老师利用手电筒、竹篾模拟太阳的运动,就可以观察铅笔影子的变化情况。2. 师示范,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3. 师:在模拟实验中,手

6、电筒、竹篾分别代表什么呢?铅笔影子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 通过模拟实验,唤起学生分组测量的回忆,同时让学生初步接触通过构建模型解决问题。二. 分析数据,讨论太阳、影子、气温之间的关系。1. 各小组依次展示一天中的观察记录。2. 选择一两组学生的记录表,讨论:谁能说说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是怎样变化的吗?太阳高度和影子长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中午12 点左右影子最短。3. 师:大家再看看气温记录,谈谈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太阳高度、影子长度和气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师

7、生共同小结: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气温越高,中午12 点左右影子最短,一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一点两点左右。设计意图: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太阳高度、影子变化和气温的关系。6 三写观察日记。把两节课来的探究收获以日记的形成写下来。相关链接: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在天球上对于地平圈的高度。太阳高度值是用角度表示的,故称太阳高度角。在一日之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角达到极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在一天里是不同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具有季节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是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有规律地变化着。在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而变化

8、。如北京(北纬3954) ,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则随纬度而变化。夏至日, 北回归线最高,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冬至日,南回归线最高,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总的趋势是,从赤道向两极,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这是引起全球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低的根本原因。日气温变化。气温在一日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气温出现在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之前。日出之后, 随着太阳辐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增多,地面逐渐增温,同时将热量输送给大气,气温随之升高。中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地面将热量输送给大气须一定时间,到14 时左右,低层大气积累的热量达到最多,因而出现一天

9、的最高气温。15 时以后, 太阳辐射减弱, 地面热量出现亏损,大气积累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随之降低。清晨日出之前,地面积累的热量减少到最低值,出现一天中的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可反映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它的大小随纬度、地表性质、 季节、 天气状况等而异。纬度:气温日较差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减小。地表性质: 海洋上气温日较差小,一般只有1 2;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通常达 1415。陆地上, 气温日较差又随地面状况而异。裸地比林地大;砂土地比粘土地大等;凹形地形(谷地、盆地)比凸形地形(山顶、丘陵顶部)气温日较差大。凹形地形白天受热面积大,增温

10、强烈,加之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扩散,则气温高。夜晚,冷空气沿坡地下沉,积聚在低处。同时因辐射冷却降温,使气温较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大。正因凹形地形夜晚降温强烈,故春秋两季易出现霜冻,“ 雪下高山,霜打洼地” 就是这个缘故。教学反思:7 2、太阳钟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上一课学生发现了太阳和影子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通过搜集、交流、制作,获取有关日晷的知识。教材分三部分,1、搜集交流资料,初步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2、制作简易太阳钟。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两种简易太阳钟的制作方法。3、介绍一种有趣的手掌日晷。本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规律一旦为人所用,就会给人们

11、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科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2会做简易太阳钟;3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古代记时工具的资料。学生准备:收集日晷资料,准备制作太阳钟模型的材料。教学过程:一认识各种太阳钟,了解记时原理。1师: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根据这个规律来推算时间。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有哪些推算时间的方法吗?生自由回答。(沙漏,水滴漏,燃香等)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教材p4 插图中的各种太阳钟,研究一下它们是怎么工作的,讨论一下,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记时?学生分组

12、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有关“日晷”的资料。(图 1:中国古代石晷,规面和地平线垂直;图2:赤道日晷,晷面和赤道平行;图3:地平日晷, 晷面和大地平行;图 4:古代欧洲人挂在墙上的日晷,规面和地平线垂直)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图片,教师介绍相关资料,让学生获得对日晷的初步认识。二制作简易太阳钟。1师布置学生观察教材p5 的插图,了解简易太阳钟的制作方法2。2学生自己制作简易太阳钟,全班交流。8 3教师补充介绍其他太阳钟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试做。(比如:方法1。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学习制作方法,同时在全班交流制作经验,既是太阳下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又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三介绍手掌日晷。

13、1师:人们常常利用自己的手掌来判断时间,这就是手掌日晷。教师介绍并示范手掌日晷的使用方法:在室外,面朝正南站好,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平端横放在胸前,用拇指夹住一枝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正对着正南。影子落在手上的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2学生玩手掌日晷。设计意图: 通过玩手掌日晷,进一步加深对日晷的认识。四实践探究。自己设计一个日晷。相关链接: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

14、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 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我们的祖先对时间最早的认识,就是通过观察日出和日落得到的。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太阳的变化,他们大约在公元前2000 年左右就开始制造日晷,通过日晷的投影来了解时间这种神秘、抽象的东西。每天从早到晚,日晷标杆的投影随着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变化而转动,人们通过总结这种运动的规律,在日晷盘上加上

15、刻度,能比较准确地了解时间。教学反思:9 3、昼夜交替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对太阳有了初步认识、知道太阳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及昼夜交替的成因。学生对昼夜交替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要他们解释“为什么”就感到很困难了。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1. 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2. 模拟实验:昼夜交替的成因。3. 操作发现: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 4. 阅读了解: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教学目标: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2知道昼夜的成因;3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昼夜交替的图片,投影

16、仪、地球仪等。学生准备:手电筒,小地球仪,搜集“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有哪些不同的观点”资料。教学过程:一. 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1. 师:在连续24 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些现象?(白天和黑夜)2. 出示校园(或周边村庄)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学生欣赏优美的景色。师:关于昼夜现象你有那些感兴趣的问题?3. 学生交流:昼是什么意思?夜呢?昼夜交替是什么意思?(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昼夜交替时动植物有哪些变化?昼夜交替时人们的生活规律是怎样变化的?昼夜交替是否与地球、太阳有关?有怎样的关系?昼夜交替的成因是什么呢?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关于昼夜交替的成因。10 设计意图: 借助图片分析,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昼夜交替时的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变化规律,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确定本课研究内容:探索昼夜交替的成因。二、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1游戏活动:师: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