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选背古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6902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5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选背古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选背古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选背古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选背古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选背古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选背古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选背古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 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 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 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后两句诗 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 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 富于哲理。乐游原唐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词句注释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 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 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 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

2、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 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 “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 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 字)为名。”向晚:傍晚。不适:不悦,不快。古原:指乐游原。近:快要。34白话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32 秋月是北宋诗人朱熹(一作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 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秋月北宋朱熹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1词句注释清溪:清澈的溪水。碧山

3、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 茏、苍翠欲滴。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澄(chng)鲜:明净、清 新的样子。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 一样明朗、澄清。“隔断”句:指溪水距离有人家的地方有三十里路的远。 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红尘,佛教徒 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123白话译文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 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 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 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33 题画清 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

4、去?牛背一鸥眠。作者袁枚( 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 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 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 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袁枚 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 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1诗文大意村落村落傍晚天还很晴,桃花倒映在水显得更加鲜艳。牧童 到了什么地方去?牛背上一只鸥睡着了4 雪梅,一指宋代诗人卢梅坡的两首雪梅诗,其中的“梅 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成为千古名句。光有梅花没有雪,梅花就显得没有神韵,但是,有了雪陪伴 梅花,而

5、观雪赏梅的人不会作诗来批判它们,那他也还是个俗 人。天已晚了,刚刚写好一首赞美它们的诗,雪又下下来了, 梅、雪、诗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美的景色。运用对比的手法,道出雪和梅的长处和不足,借雪梅的争 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相互取长补短,互 相学习。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2,骚人阁笔费评章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注释1、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 而是他自号为梅坡。2、降(xi ng),服输。3、骚人:诗人。4、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文 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译文其一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6、难坏了 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 花一段清香。5 夜雪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小诗。全诗短短 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及如何下雪,却句句紧扣诗题,从 各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夜间下雪的情景,可谓另有云天之妙。句 从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明有雪,而且暗示雪大。次句从视 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 雪深,是积雪的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三四句是从听觉的角 度着笔,深夜传来了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的有增无 减。“折竹声”于深夜时闻,衬托了冬夜的寂静,也暗示出诗 人一夜无眠。这不只是因为“衾枕冷”,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 州的孤

7、寂心情。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词句注释讶:惊讶。衾(qn)枕:被子和枕头。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白话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 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 把竹枝压折的声音。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 年)冬。白居易时年 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6 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 首五绝,这首诗是辋川集王维二十首诗中第十七首。竹里 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此诗写山 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清幽宁 静、高雅绝俗

8、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 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 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此诗曾被选进人教 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竹里馆唐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作品注释此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 首。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幽篁( hung):幽深的竹林。1啸(xi 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深林:指“幽篁”。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 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作品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

9、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 似解人意,偏来相照。7 月下独酌李白 ( 唐, 701762 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2注释1. 陶渊明杂诗: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2. 独酌:酌,饮酒。指独自饮酒。3. 三人:指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一说月亮、 作者及其身影恰恰合成三人。4. 对:朝着5. 不解:不懂,不理解。不解饮:不会喝酒。6. 徒:徒然,白白地。 7.将:和。8 行乐须及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9 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

10、徘徊不进。8 10. 相期:相约会。 11. 邈( miao 第三声):遥远。12.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13. 徒:徒然,白白的。14.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15. 无情: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谊。无情游:忘 却世情的交游。16. 云汉:银河。3译文【其一】我在花丛之间喝酒,一醉方休,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 一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 成三人。月不能与我同酌共饮,影徒然地跟随着我的身体。暂且伴随月和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我唱歌的时候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影子随着我一 起跳舞。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 离散。月,我

11、愿与你结下永远忘却世情的交游,相约会在遥远的 银河!4诗词大意月下独酌李白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 孤独一人。9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 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 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 良辰。月听我吟诗,在九天徘徊不进,影随我舞剑,在地上蹦跳 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 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 再见!诗文解释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

12、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 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 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 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10 乐游原 唐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题 画清 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夜 雪唐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1 月下独酌李白 (唐, 701762 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竹里馆唐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2 雪梅宋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2,骚人阁笔费评章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秋月北宋朱熹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