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寒假试卷作业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65430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寒假试卷作业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寒假试卷作业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寒假试卷作业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寒假试卷作业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寒假试卷作业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寒假试卷作业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寒假试卷作业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页1 寒假作业七年语文试卷(五)考试时间 100 分钟试卷满分 120分温馨寄语:第一部分基础部分 (27 分)1. 下列加点字注意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冗长(r ng)不辍(chu )发窘(ji ng)聊叙(li o)B.恐吓(h)山岚(l n)炫耀(xu n)隧道(su )C.陶冶(y )蓑衣(su )虐杀(n)瑟缩(s )D.附和(h)泼辣(p )执著(zhu)哽咽(y )2. 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笑柄朗润繁花嫩叶苦心孤诣B.笸箩宛转无病而呻宽厚仁慈C.朦胧稀疏人情事故幕色苍茫D.山麓嘹亮萍水相逢敏而好学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2、 分)A. 对于初犯错误的学生,老师应耐心教育,不要大动肝火。B.看他六神无主的样子,我觉得他很无助,决定却帮助他。C.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D.赵敏同学记忆力特别好,背书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我对他望洋兴叹。4.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梦昧以求的事情。B.有身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C.这只误食了异物的小狗得了病,整天无精打采的。D.春天是盛开的花,绚丽多姿,灿兰芬芳。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B.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

3、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C.九寨沟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D.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6. 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第页2 A. 黄帝的新装 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安徒生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 如 野天鹅 , 拇子姑娘, 青蛙王子等。B. 米切尔 . 恩德是德国儿童文学作家, 犟龟是其创作的童话。C.繁星 . 春水诗集中,冰心以短小轻灵的文学形式,抒写突发的感触和瞬间的喟叹,这是冰心小试的艺术特色。D.童年 中写的是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高尔基不仅是在写个人的遭遇,而是通过写他的家庭和他所遇到的许多人的遭遇

4、来反映俄罗斯人民的苦难历史7.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母亲是个平凡的人, 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时无法弥补的。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A.B.C.D.8. 按下列要求默写文句。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写出相关的上句或下句。_ ,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寄愁心与明月, _ 。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 选 了 。 李老 师引 述了 六 则 中 的 两 句 话: “_ ,_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

5、瘩。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 ,_ 。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_ ,_ 。 生活中的暴风雨常让我们天各一方,我们要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第二部分阅读部分( 33 分)一、古诗文阅读( 一) 赏析诗歌望岳,完成后面各小题。(3 分)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深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 “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1 分)答:第页3 10. 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2 分)答:(二)细读三峡,完成后面各小题。(

6、15 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处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11. 本文选自 ,作者,是北魏著名的家、家。 (2 分)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 分)略无阙处略无()阙()隐天蔽日。隐()良多趣味良()属引凄异。属引()沿溯阻绝沿()溯()或王命急宣宣()

7、13.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分)A.绝囐多生怪柏哀转久绝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C.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4. 文段写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先写山,突出_ 、_ 的特点;后写水,则描绘不同的不同景象。(2 分)15. 第段划线的语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答:_ 16. 第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用文中语句回答) (2 分)17. 从全文看,第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1 分)答:_ 18. 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

8、倒影。_ 第页4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二、现代文阅读(三)( 7 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9、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9. 文段出自课文 ,这是一篇 (体裁) 。(1 分) 20. 选文写了几件趣事? (2 分)-,-,-,-。21. 这段是按照 -到-的顺序写的。 (2 分) 22.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一句中加点字“窜”改成“飞”好不好?( 2 分)(四)母亲 ?我?狗(8 分)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 每到夜间, 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 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

10、校要求上早学。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 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 “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 “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第页5 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 待我洗好脸, 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 包,然后拉上我:“走吧。”

11、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到了那个村子, 我的心也不再 那么恐惧了, 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 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作饭。几年过去了, 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

12、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 - 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23. 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分)24. 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2 分)25. 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26. 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第三部分写作部分( 40 分)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

13、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对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丰富的美之外了。请以“我在中发现了美”为题, 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上如“书籍”、 “数学”、“音乐” ,要求: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题目:第页6 来源:Z&xx&k.Com来源 学科网 ZXXK来源学科第页7 网500字来源 :Zxxk.Com 来源 学科网Z

14、.X.X.K来源 学+科+ 网来源 :Z&xx&k.Com来源 :Z。xx。第页8 k.Com第页9 语文寒假 作业五答案第一部分基础部分1.C 2.C 3.D 4.C 5.A 6.A 7、 C8. 沉舟侧畔千帆过;随风直到夜郎西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第二部分阅读部分(一) 9. 雄伟高大10. 示例: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答出一点即可, 2 分)(二) 11. 水经注 、郦道元、地理学家、散文家12. 一点没有,完全没有;断缺遮蔽确实,实在连续不断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宣布,传达 13.C 14. 连绵不断、隐天蔽日;季节 15. 侧面描写,烘托出三峡夏季水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