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考试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62725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5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考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文地理学》考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文地理学》考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文地理学》考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文地理学》考试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考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考试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 1 章 绪论1、何为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分别是什么?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学科特性:综合性、社会性、区域性2、明确世界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荷马史诗 ( 伊利亚特 、 奥德赛)我国最早的人文地理学著作禹贡主要国家的人文地理学: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地理环境决定论)、赫特纳(

2、区域学派)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 、杜能(区位理论) 、克里斯泰勒(区位理论)法国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白兰士(人地关系相对论)、白吕纳(人地关系可能论)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适应”论思想。美国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俄国经济地理学为主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竺可桢编著中国第一部高等学校地理教材地理学通论。张相文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期刊地学杂志;1908 年编著中国第一部自然地理著作地文学 ;1909 年在天津发起中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 第 2 章 文化与文化地理学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

3、是怎样的?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 以物质为基础,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文化的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2、明确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内容。文化冲突指两种或这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文化融合指外部文化和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 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3、理解并掌握文化扩散的形式。根据文化扩散过程中人在空间距离移动的长短来划分:(1)空间移动

4、距离短:扩展扩散传染扩散: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经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扩散过程。(美国玉米杂交种的扩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超女)等级扩散: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中,由高到低或者由低到高的扩散过程。(苏格兰威士忌从乡村传到城市、新型杂交水稻从研究所推广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刺激扩散: 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播到另一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摈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划冰到旱冰)(2)空间移动距离长:迁移扩散:是指一种文化(或现象 )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带到2 另一地的扩散过程。1.可口可乐解放前传入中国迁移扩散2.首先在中国的上层社会流行,改革开放后可口可乐开始在广大人民

5、群众中传播等级扩散3、特别是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并且一传十,十传百传染扩散4、我国的一些商人根据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学习其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加入了自己新的配方创造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刺激扩散4、什么是文化区?文化区分哪几类?各有何特点?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1)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具有某些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边界的文化区(2)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

6、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第 3 章 种族与民族地理1、什么是人种?明确三分法和四分法的内容,并掌握各人种的分布区。人种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三分法: 世界人种基本可分为黄色人种(蒙古人种) 、 白色人种 (高加索人种) 、黑色人种 (尼格罗人种)三大类。四分法: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 、澳大利亚人(棕) 、蒙古利亚人(黄)源于南欧、北非和西亚接壤地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源于中亚和东亚干旱草原与半沙漠地区的黄种人,主要分布于亚洲、南美洲、 北美洲和北极地区源于非洲赤道地区尼黑种人,原主

7、要分布于非洲,由于殖民主义者的贩卖等一系列原因,该人种后来广布南美洲、北美洲;2、什么是地理人种?地理人种的划分有何特点?由于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 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的影响而导致地理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地理人种的三级系统:地理人种地域人种小人种3、何为种族主义和种族冲突?应如何评价两者?种族主义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种族冲突是指由于民族分离主义所表现出的国家裂变、领土争端、地区冲突、 部族仇杀、 种族排斥、 宗教纷争、 霸权干预等一系列现象基本上都有民族问题的背景或直接来源于民族的

8、问题。评价:4、什么是民族?民族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理解并掌握民族的特征。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民族形成的过程:氏族胞族部落联盟民族特征:1.共同语言每个民族都有一种共同的语言2.共同地域3.共同经济生活经济生活方式(生产劳动、经营活动和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3 4.共同心理素质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的这四个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形成的首要的前提条件,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而共

9、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5、民族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世界及中国主要民族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影响因素: 1、各民族人口增长率的不同、2、民族迁徙、 3、国家政权、民族政策改变4、民族生产力水平提高,民族间交流联系民族同化、融合我国现有56 个民族,分布呈以汉族(占总人口92%)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 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世界上人数最少的民族布岛族(缅甸)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珞巴族、赫哲族6、何为民族

10、迁移?影响因素有哪些?明确世界各主要民族的迁移情况。理解民族的变化和 整合。自然迁移: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所致人为迁移:政治原因(主动、被动)世界各主要民族迁移情况: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的迁移;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5、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民族的变化与整合主要是指民族同化和民族分化民族同化指在民族交往过程中,一个民族丧失自己的民族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民族分化: 一民族的某一部分从这一民族实体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民族或者是

11、与其他的民族组合成新的民族。7、 什么是民俗?民俗有哪些类别?其特点和功能各是什么?理解并掌握民俗与环境的关系,并举例说明。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风俗、仪式、 习惯、信仰、谚语、故事、艺术等的集合体。类别: 1、物质民俗; 2、社会民俗;3、礼仪民俗; 4、精神民俗;5、口承语言民俗特点: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承传性;变异性功能:法约和软控功能;育人功能;实用功能;文体娱乐功能民俗与环境( 1)民居: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2)饮食民俗:主食与副食(3)服饰文化第 4 章 语言地理1、什么是语言?理解并掌握语言的起源。语言: 是人类

12、所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掌握语言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1、发达的大脑; 2、灵活的发音器官。也就是要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出复杂声音的能力。劳动是语言产生的惟一源泉2、语言的本质特征是什么?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4 3.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4.语言是符号系统3、理解并掌握语言的谱系分类法。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谱系分类的等级体

13、系和基本意义如下:(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是指从同一“原始语”(parent language)分化出来的一些语言,它们在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上有显著的共同点(具有亲属关系)。(2)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3)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4、理解并掌握中国主要方言分布及发展情况。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北方方言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方言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分北方、西北、西南和江淮四个次方言区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分布长江三角洲及浙江大部分(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20 世纪以来,上海

14、话在吴语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分布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及广西的东北部,分新湘语(长沙语)和老湘语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分布于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南部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分布于福建省、广东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绝大部分地区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分布在江西的北部与中部7. 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集中分布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第 5 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1、什么宗教?宗教是如何产生的?宗教的“五大要素”是什么?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的产生: 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一种虚幻的反映。相信在现实世界

15、之外还存在超自然和超人间并主宰自然和社会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从而对之敬畏、崇拜。宗教的“五大要素” :1.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2.宗教仪式; 3.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4.特殊的情感体验;5.道德规范2、宗教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x) (1)自然环境是宗教形成的重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明显影响着宗教的禁忌戒律、教义典章。 自然地理环境还影响着宗教的传播与发展。(2) 受人文地理环境的制约, 人们在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会产生出不同的感应, 形成不同的意念;同时 , 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3)宗教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很密切。(4)各种宗教及其教派的对立与组合是政治地图形成、

16、变化的重要原因。3、理解宗教的分类体系,掌握原始宗教和社会宗教的出现及特点。(x)宗教的分类体系:宗教按其发展分为原始宗教和社会宗教按其崇拜对象分为自然崇拜和偶像崇拜按其崇拜对象多少分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5 按宗教信仰群体的广泛程度分为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国家宗教和世界宗教原始宗教: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初期状态的宗教。特征:与阶级社会所形成的一神教对比,其特征为万物有灵多神崇拜,故又名多神教。社会宗教是指在阶级社会中产生的具有一定阶级特征的一种神学观念系统化和宗教组织严密化的宗教。它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人格化, 对超人的对象进行崇拜。原始宗教社会宗教这个过程表现为, 原始宗教自然神的自然属性日益减少而社会属性日益增多 , 最后把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转移到一个万能的神身上, 而这个神本身是抽象的人的反映。4、理解并掌握主要民族宗教(犹太教、印度教、道教、儒教和神道教)和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