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分析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96216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暑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暑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暑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暑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暑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暑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暑分析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暑,省立医院 吴红,中暑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中暑可分为 热痉挛 热衰竭 热(日)射病,病因,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致病的 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 度较大(60%)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又无 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温的环境适 应能力者,极易发生中暑。在室温较高、通 风不良的环境中,年老体弱、肥胖者也易发 生中暑。,促使中暑的原因有:,(1)环境温度过高:人体可获得热量; (2)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 热、甲亢和应用某些药物;(3)散热障碍: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

2、、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4)汗腺功能障碍:系统性硬化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疤痕 形成等。,发病机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能控制产热和散热,以维持正常的体温的相对恒定。一、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动平衡的结果。(一)产热 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运动和寒战也能产生热量。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基础代谢。,(二)散热 体温升高时,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约为正常的倍)。人体皮肤通过以下方式散热: (1)辐射:室温在1525时,其是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约占散热量的60%。 (2)蒸发:在高温环境下,蒸发是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湿度大于75%时,蒸发减少。相对湿度达90

3、%95%时,蒸发完全停止。 (3)对流:占散热的12%,其速度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和空气流速。 (4)传导:约占散热量的3%,如果人体直接与水接触,因水较空气热传导性强,散热速度是正常的2030倍。,(三)适应 正常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714天后,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会增强,可具有对抗高温的代偿能力。,二、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中暑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温过高对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引起广泛性器官功能障碍。(一)中枢神经系统 高温能快速导致大脑合脊髓的细胞坏死,继发脑水肿和局部出血、颅内压增高、以至昏迷。 (二)心血管系统 在中暑早期,皮肤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分配心排出量增多。此外,高热心肌缺血、坏死心

4、律失常、心 力衰竭心排出量降低。,1. 呼吸系统 : 肺血管内皮细胞由于热损伤可发生ARDS. 2. 水、电解质代谢 : 大量出汗常导致水和钠的丧失。 3. 肾 : 由于脱水、心功能障碍和横纹肌溶解等,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4.消化系统 : 直接热损害和胃肠道血液灌注减少可引起缺血性肠溃疡,易发生大出血。 5.血液系统 : 严重中暑者,发病23天可出现不同程度的DIC. 6.肌肉系统: 剧烈运动引起中暑时,由于肌肉局部温度增加、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常发生肌肉严重损伤、横纹肌溶解,血清肌酸激酶升高。,病理,主要表现为各重要脏器的坏死、出血、溶解等。,临床表现,一、热痉挛 主要起于剧烈运动之大量

5、出汗后出现。多在停止活动后发生,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 约3分钟,原因与严重体钠缺失及过度通气有关。二、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由于体液和体钠丧失过多、补充不足所致。表 现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可有明显的脱水征:心动过速、低血压、直立性晕厥。还可有呼吸加快、肌痉挛、多汗。 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积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三、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的急诊,表现无高热和神志障碍。临床上分劳力性和非劳力性。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的年轻人,在劳动数小时后发病,可持续多汗,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

6、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患者多为居住于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居民。无汗、高热,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多有神经精神改变,中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脏器损害。死亡率高。,实验室检查,应急行血生化检查及血气分析。在住 院时和住院24小时或48小时后,检查肝功及肌酶,应监控凝血功能及尿常规等指标,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和体征一般不难诊断。但 应与脑炎、脑膜炎、脑血管意外、脓毒 病、甲亢危象、伤寒及抗胆碱酯酶药物中毒相鉴别。,治疗,一、降温治疗 降温速度决定患者的预后。通常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1、体外降温 置病人于空调环境中,冰水擦浴或

7、温水泡浴等。2、体内降温 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等。3、药物降温 可用氯丙嗪2550加入500ml溶液中静滴。,二、并发症治疗1、昏迷 应进行气管内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脑水肿。2、心律失常 3、休克4、肝、肾衰竭 5、DIC,三、监测 1、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 2、应连续监测体温3、放置导尿管,监测尿量,应保持尿量 30ml。4、血气分析结果应进行校对,体温超过37时,每升高1,PaO2 降低7.2%,PaCO 增加4.4%,PH值降低0.015。 5、 应及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预后, 体温升高的程度及持续的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昏迷超过68 小时或出现DIC者预后不良。一般当体温恢复正常后,神经功能通常可恢复。,预防,应加强防护。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及年老体弱者应避免从事高温工作,及在高温环境中应避免置于阳光照射,及时补液及穿透气的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