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56535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教学目标: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学习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一概念篇(一)概念所谓的山水诗, 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 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二)发展历史1、萌芽阶段诗经和楚辞作为秦汉前诗歌的两座高峰,虽有大量自然景象描写,如

2、“关睢”、“桃花”(诗经)“薄荷”“挚鸟”(楚辞)等,它们或者是作为比兴之媒介,或是作为比德之物,本身并不具审美的价值。诸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样的写景佳句,也只是作为人事活动的一种背景而出现,起得是艺术媒介的作用,自身还不是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在诗经、 楚辞所经历的漫长年代,还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诗篇。两汉数百年, 乐府五言诗, 特别是铺采摛文的辞赋,已有了较多的自然风光描写。只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一首观沧海,这才算是曲终奏雅,为汉以前诗坛献上了唯一的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魏晋之前, 诗歌的内容都是与人本身有关的

3、生存、欲望、政治、战争等等,自然风光还是未被人识的一块天然璞玉。2、出现的时代真正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诗人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写诗,则始于魏晋六朝,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魏晋六朝, 一个干戈纷扰, 政治紊乱, 经学衰落, 玄学盛行, 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走马灯似的王朝更迭和杀夺,人命危浅、 朝不得夕的恐怖和悲哀, 使得许多具有觉醒意识的诗人,包括公卿身份的诗人,产生了“膏火白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焉足赖”这样的认识。他们为了全身远祸, 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希企逸隐之2 风一时大炽。魏末晋初诗坛,山水诗已逐渐增多,在嵇康、张华、左思、郭璞

4、等人的诗篇中,便出现了“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左思拈隐诗 ) 。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时代, 终以陶渊明、 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2、盛世时期山水诗形成以后,虽然它在不断寻求外部空间的开拓和内部体制的完善,从而在各个不同时代,而有了新的风貌和姿态,但是,道释玄禅的人生情趣和艺术精神, 却始终贯穿于山水诗的发展中。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山水诗出现了丽日经天的壮观。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 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在唐代诗人中, 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写出自然山水为题材的诗篇唐代诗人中以

5、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已远远比不上唐朝。(三)特点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或者借景抒情, 或者情景交融。 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 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诗歌 风格 清新自然,意境 淡远闲适, 写景状物 工致传神, 语言 质朴淡雅 , 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四)代表诗

6、人及其创作特点简介1、陶潜 陶潜、谢灵运作为山中田园派开宗立派的诗人,他们都明显地受到了玄学思潮的影响, 但由于地位及生活道路不同,玄学在他们诗中又有不同的印迹。陶诗中的玄旨和理趣,不只表现在诗中多有饱含人生经验的理悟,更重要的是那种玄旨就渗透在诗中“此中有真意”的田园画面上。而谢诗主要是通过那些“空翠难强名,渔钩易为曲”“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之类的玄言理悟来表达,“玄旨”并未完全化入到他的诗中。陶诗虽然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并崇尚自然,但是追求的不是外物自身,而是心灵之趣。他的诗,是写意,而不是摹象。陶渊明原本是飞翔于田园的慧鸟,至情至性,自由自在是他的本性。因性真直率,故做不了污浊世态下的

7、好官,一旦脱离樊笼,复返自然,喜庆之情,不能自已。归园田居(五首) , 移居 (二首)活脱脱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伟大诗人。透过晨雾暮霭,他葛衣芒鞋,荷锄走来。简朴的居处,平常的村落,作者却以十分欣赏的口吻一一道来,甘于淡泊、 守拙归真。 诗人率真的心性和卓迩的气节,犹如芰荷滚露,月白风清。他的田园诗,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化,所3 以,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着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写诗,对他来说只是那种“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苏东坡说“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元好问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2、谢灵运如果说陶渊明开寄意田园山水之

8、先河,与陶同时代而稍后的谢灵运则开模山范水、 雕缕字句的先河。谢灵运山水诗句秀辞巧,如善于调度语言的匠师,往往一字而传山水情态,在提炼诗意,感悟语言方面有过人的才气,这一点连李白也佩服之至。如“林壑敛冥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乱流趋正绝,孤屿嵋中川。”(登江山孤屿 )“白云抱幽石,绿蓧媚清连。 ”( 过始宁野 ) “池塘生春草, 柳园变鸣禽”。( 登池上楼 )“春晚绿野秀,岩高自云屯。”(入澎蠡湖口 )“野旷河岸净,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对山姿水态、昏晓阴晴的变化穷貌极形精雕细刻,细微独到描摹, 再现了一种自然美的艺术境界。从这一点上看, 谢灵远绝对的灵慧,观察事物十分精微

9、,驾驭语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山水风光,经他妙手剪辑,即刻制成了流光溢彩的清丽3、孟浩然幽居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寄情山水, 一生不仕, 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流名千古的布衣诗人之一。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古代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选择了第二条路, 清心寡欲, 淡泊宁静地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追求诗歌的最高境界自然美。他的诗近于陶诗,而又自有风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惊涛来似雪, 一坐凛生寒”这类气象雄浑的诗并不多见。有代表性的还是那些呈现着清寂、冷峭意境, 深印着隐者情调的诗作。他诗写隐者的情怀:“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

10、心随雁飞天。, ”。( 秋登兰山寄张五 )他诗写田家的欢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林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然而掩饰不了内心的孤清和寂寞。抱卷沉思,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的诗人郁郁独行在山道上, 山风吹拂着飘逸的长衫。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思想内容不甚丰富,但从艺术的完整、精美上来讲,与王维完全可以并驾齐驱。4、王维王维写过政治诗,边塞诗, 但能反映他独特成就的还是他那别有胜景的山水田园诗。 他目睹了官场倾轧,世情翻覆, 并且自身也体验到了仕途的沉浮不定后, “愿得燕弓射天将,纵死犹闻侠

11、骨香”功业心和热情迅速冷却下来。中年以后,即抱持了“漆园非傲吏,自阙经世务。但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生活态度,内隐外仕,选择了一条亦官亦隐的生活道路。他的山水田园诗,既是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4 王维的山水诗, 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更多见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如: 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再如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前一首诗,写江汉风光,运用了水墨山水的造境和运笔,大处落墨,勾勒出江汉雄浑壮阔,

12、水天一起浮动,山色若有若无的景色。后一首诗,写终南山的胜境,意象朦胧,含蕴极富,山中的青岚叠翠,千岩万壑尽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但是,王维诗中更多是那些带有几分禅思玄意的清逸雅致的画面,他是一位悟性极高的人,超人的才气不仅在诗、书、画多方面卓有成就,而且在参禅悟道方面,也有大彻大悟的智慧。画家的眼光,音乐家的听觉,诗人的感觉, 佛家的心态, 赋予他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力量,他几乎把每一项景物都注入特有的灵魂和感觉,又把自我消融在景物里,形成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庄禅境界。王维的山水诗,以境写心,了无痕迹,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意外有意,韵外有致,有一种悠远的意境。如鹿柴、 竹里篁

13、、 鸟鸣涧、 草荑坞等。空山、翠竹、溪水、明月、花鸟, 这里是一个多么清静幽美,纯洁无暇的天地,又是一个多么独立而封闭的世界。这种静谧、空灵的无人之境,正是诗化了的物我两忘的庄禅境界!辋川集 及晚年那些山水作品都闪耀着一种仍有的禅意玄思,显现出一种物我冥一,思索境谐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把自然吸入自我之中,又把自己的生命消融在景物里,形成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无人之境”;那“青苔上的阳光、林中的明月、月下的山鸟、自开自落“辛荑花”, ,它们既是外在的物象, 又是诗人寂静内心的幻化。王维这类思与境谐的山水诗,不仅内涵了一种静态之美,而且显示出“澄澹精致”“深厚闲雅”的艺术特色。5、李白继王、 孟

14、之后, 李白又为山水诗开拓新境界。李白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山水诗本来就是诗人审美理想的对象化,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山水诗必然要表现诗人自我。但是在王维、孟浩然等诗人那里,自然山水画主要是他们寄托精神,消融苦闷之处所,因而, “自我”也就常常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而在李白, 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 更重要的还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强烈的主体意识,使诗人“自我”不是消融隐没在自然山水画中,而是使自然积极地表现着诗人自我。他那些最有个性的诗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飞流直下三千尺”、“庐山秀出南斗傍,

15、屏风九叠云锦张”,“登高壮观天地阔,大江茫茫去不返”表现了诗人不拘捡,肆性情的诗人自我,这里自无而落的黄河,依傍星斗的庐山、飞流千仞的瀑布, 都已融入了诗人狂放不羁、傲岸不群的鲜明个性。李白诗中自5 然山水,多带有流动飞扬、奔放不羁的特点,显示了一种动态美,与王维形成对照。如果说, 王维在静态的山水中隐没了自我的话,那么, 李白则常常借助动态的自然山水而浮现出诗人自我。以道教、 道家的那种“道”的宇宙观来看待自然,自然万物不只是动态的,而且,正是这种动态显示着万物乃是有“生命”的存在。于是,诗人便能够在“天地与我弃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体验中,与那些动态的, 有生命的自然万物融通相与,亲密往来了

16、:“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白云见我去,亦为好我飞翻。”(题情深树寄象公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 月下独酌)白云、 明月、山花、 清风、,都成了有情的存在,与诗人默合符契,相与往来。物我合一的艺术思维, 产生了移情作用, 诗人独坐敬亭山时, 留下了“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诗篇。李白的山水诗,还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如登太白山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谈, 为我开天关。 愿乘冷风去, 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 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山, 何时复更还。 ”这里与其说是诗人在写山水,不如说是借山水而游仙。实际上李白把陶谢山水与郭璞游仙诗熔于一炉,自成风貌。6、其他山水田园诗人代表还有:祖咏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开元十二年(724) ,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 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祖咏的诗作以描写山水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