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历史(解析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5148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历史(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历史(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历史(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历史(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历史(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历史(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历史(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7 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历史一、单选题:共12 题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 晋在太原时近狄,迁绛之后,距敌较远。和楚竞争的,黎?、,越?二族,和齐竞争的莱荑,都不是强敌,比不上犬戎。秦国和犬戎竞争最烈,以磨砺而强 ” 。其意在说明A. 秦国地处边陲,开化较晚B.秦国能灭掉六国的原因C.战国时期民族融合加强D.民族间的战争促进了国家统一【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由材料可知,晋、黎、越、齐等国都不是强敌, 比不上犬戎, 但秦国因与犬戎激烈竞争而强大,有能力灭掉六国,故B 项正确。秦国开化较晚、民族融合、国家统一都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A

2、、C、D 三项错误。2轰动一时的西汉古墓海昏侯墓出土一块珍贵的“ 孔子屏风 ” 。屏风记载孔子身长“ 七尺九”,按汉代长度推断孔子身高为1.82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长“ 九尺六 ” ,约合 2.2 米。对此理解最佳的是A. 史记的记载可能存在谬误B.海昏侯墓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C.孔子身高几何,尚需进一步考证D. 海昏侯墓考古发现能与史记记载相印证【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辨析能力。材料不能说明史记的记载就存在谬误,故 A 项错误。 海昏侯墓 “ 孔子屏风 ” 对孔子身高的记载,也属于后世人的描述,不属于原始材料,故B 项错误。材料中二者关于孔子身高的记载有较大

3、差别,不能相互印证,还需进一步考证,故C 项正确, D 项错误。3以下是曾任江苏巡抚的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写的信:“ 江南 (指江苏 )、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省独必添 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该条约是指A. 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由材料可知,该条约共五个通商口岸,江苏、浙江、广东各一个,福建两个,这与南京条约内容相一致,故A 项正确。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4下图内容是著名学者虞和平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应该是A. 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 B 【

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由材料“ 第一次 ”“资本主义现代化” 可知,该运动应该是戊戌变法,故B 项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故A 项错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是第一次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故C、D 两项错误。5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 八七会议 ”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下面对“ 八七会议 ” 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B.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C.滋生了 “ 左 ” 倾思想倾向D.在危机关头稳定了党的思想和组织【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5、 八七会议 ” 。根据材料信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可知,中国共产党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领导武装斗争,故A项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八七会议”的召开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没有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正确道路,1928 年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创造性的提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故B 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八七会议 ”清算了右倾错误,但受共产国际和苏联“ 城市中心论 ” 革命道路的影响,开始滋生了“ 左”倾思想倾向,故C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根

6、据所学知识,“ 八七会议 ” 在危机关头稳定了党的思想和组织,故D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 61940 年 9 月 7 日,蒋介石下令“ 备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 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 。材料反映出A. 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B.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游击战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是指1937 年 7 月到 1938 年 10月, 1940 年 9月 7 日应属抗日战争的相持阶

7、段,故A 项错误。 “ 十八集团军 ” 指八路军,“ 备战区 ” 指国民党军队,根据材料可知,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游击战,故B 项正确。根据材料 “ 加强敌后游击战” ,可知这是在敌后,故C项错误。国民党始终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与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有本质的区别,故D 项错误。71959年秋,农村周期性的集市已在我国一些地方重新开放,到1961 年春,中央下文规定公社社员可以经营自留地。这些政策A. 部分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B.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C.基本动摇了人民公社体制D.纠正了经济中“ 左 ” 倾错误【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材料“ 集市 ” 指当时农

8、村重新开放了市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农民可以自主经营“ 自留地 ” ,这体现了国家对当时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部分调整,故 A 项正确。 材料中的变化没有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仍然是归集体所有,故 B 项错误。 材料中的变化没有动摇人民公社体制,也不可能纠正经济中 “ 左” 倾错误,故C、D 两项错误。8罗马法原论中记载,“ 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 ” ,“ 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 ” 。材料说明罗马法A.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B.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主张C.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D.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9、【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 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 ” ,说明在某些条件下保护了奴隶的利益,故 A 项正确。 罗马法具有阶级性,4 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体现人人平等,故 B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关系,故 C 项错误。罗马法本质上就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D 项错误。9学者张芝联说:“ 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 ” 这部宪法是指A.1689 年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 1787 年宪法C.1871 年德意志帝

10、国宪法D.法国 1875 年宪法【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不适应共和制,故A 项错误。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不适应君主制,故B 项错误。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且德国保留了浓厚的君主专制残余,故C 项错误。法国1875 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仅以一票的优势确立了共和制,因此是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故D项正确。10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 世纪 30 年代考察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留下精彩评论:“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

11、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 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从材料看,托克维尔主要从哪一视角来观察英国的工业革命A. 经济发展B.社会分化C.环境保护D.血汗工厂【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根据材料“ 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的分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尖锐

12、对立,故B 项正确。A、C、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11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说:“ 集权政治的种子,是靠悲惨和匮乏滋养发育的 。当一个民族对于较好生活的希望绝灭之后,这类种子便会长大成株。我们一定要使那种希望存在下去。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 这一言论反映出二战后5 A. 资本主义世界面临解体B.美国已建立世界霸权C.美国 “ 冷战 ” 政策的出笼D.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材料中“ 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 ” 指美国要维护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故C 项正确。 “ 资本主义世界面

13、临解体” 说法错误, 故 A 项错误。 二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故 B 项错误。1955 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 冷战 ” 对峙局面的形成,故D 项错误。12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 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庭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至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卡斯特罗在此意在表达A.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制止【答案】C 【解析】本题主

14、要考查经济全球化。材料确实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也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但这不是材料要表达的最终思想,故A、B 两项错误。根据材料 “ 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至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说明全球化受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存在不公正性,结果会使全球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而强调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性,故C 项正确。材料“ 全球化是客观现实” 说明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故D 项错误。二、综合题:共5 题13社会转型的内涵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

15、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 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材料二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6 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

16、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材料三从1979 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 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二)思想先行。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型之路(1)根据材料一, 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完成社会转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的社会转型机遇及社会转型“ 难以启动 ”的原因。这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经济 “ 双重转型 ” 的具体内涵。 “ 思想先行 ” 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予以说明。(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答案】 (1)表现: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原因: 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