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侨务优势万侨助万村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5129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侨务优势万侨助万村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挥侨务优势万侨助万村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挥侨务优势万侨助万村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挥侨务优势万侨助万村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挥侨务优势万侨助万村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侨务优势万侨助万村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发挥侨务优势 , 助推新农村建设区开展“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总结秀山区外侨办两年来, 秀山区侨办积极响应国务院侨办、农业部开展 “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号召,主动把助推新农村建设作为为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努力实践,在海西建设大局中,促进秀山港城新区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助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自去年国侨办、农业部联合开展“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后,两年来,我办把这项工作作为拓展侨务工作新领域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不断创新,采取村企结对、办村联动、引荐港澳侨胞在农村投资捐赠、建言献策、建立扶贫基金等多种形式助推新农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区、

2、乡两级侨办开展“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助推新农村建设,共联络海外人士50 余人次,村企结对和办村联动4 个。为顺应广大港澳侨胞关注“三农”、助推新农村的心愿,接受他们在农村捐赠项目和基金10 多项,捐赠额1765.6 万元人民币。已在农村投资项目74 个,其中已投产37 个,总投资 49937.49 万美元。截止 2009 年 9 月,合同利用外资4000 万美元,实到外资 3407 万美元。外贸出口28646 万美元。在海西建设秀山担重任中,侨发挥了积极作用。1、村企结对,建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动部分侨 (港)资企业与邻近村结对,开展了“三家侨(港)企联两村,共同建设新农村”活

3、动,秀山保兰德箱包皮具有限公司、秀山艾力艾鞋服有限公司、谊来(秀山)鲍鱼制品有限公司三家侨(港)资企业为结对的村开展资金、规划服务,同时,区外侨办作为村企结对的牵线单位,要求结对村为相关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后勤保障,此举赢得了许多在秀山投资的港澳侨胞的热烈响应,谊来(秀山)鲍鱼制品有限公司与公司所在地埭头石城村结成共建对子,村里动员村民到该公司就业,解决企业用工困难。村里成立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实施“以外管外” ,还建立治安巡逻队伍,提供设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该公司利用企业的资金、人才、信息等,为村里理清了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方向,并捐赠石城学校教育基金会,秀山保兰德箱包皮

4、具有限公司和秀山艾力艾- 2 - 鞋服有限公司也为所在地东峤镇凌烟小学、笏石镇岭美小学捐资助学,以各自方式积极回报共建村。截止目前这3 家结对的侨港资企业已为村里投入各项资金达 50 多万人民币。2、办村联动,探索侨务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新路子。将埭头镇和埭头镇淇沪村建立为联系点,通过办领导一年两次实地考察了解情况、派驻农村工作指导员等方式,不断完善新农村发展规划,积极帮助引荐海外同胞到埭头镇投资兴业和捐助公益事业,上级侨办先后出资近2 万元及添置空调、办公桌等办公设备资助埭星村,我办也争取秀山*、秀山 * 等侨界知名人士为该镇淇沪小学和鹅侨小学捐款近30 万人民币助建教学楼、 篮球场等,添

5、置桌椅、图书等,积极更新教学设备,并设立“淇沪小学奖学金”和“吴建中教育基金”。争取侨港胞黄金春先生捐资42 万元助建该村路电村道, 同时每年为村中老人送去压岁钱 2 万。3、 引荐侨港胞投资项目,激发内在活力。两年来,我办积极发挥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牵线搭桥引导港澳侨胞到我区投资兴业,充分利用海外人士的资金、技术、智力和管理等优势,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帮扶力度。为配合新农村建设,广泛联络海外侨港澳胞,我办牵线搭桥,协助促成巴西侨胞郑金云投资1000 万美元在笏石兴办秀山艾力艾鞋服有限公司,该公司历获 “秀山省明星侨资企业” 、 “秀山市十佳诚信企业” 、 “秀山省著名商标”等多

6、项荣誉称号,目前公司职工达3000 人,年产量达约600 万双,产值达3亿元,出口创汇达 3600 万美元,为当地积极增收, 并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国际著名商界人士、新加坡爱国华侨秀山先生在秀山工业区*投资兴建秀山 *加工企业 * (秀山)鲍鱼制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鲍鱼700 吨,主销日本、澳大利亚等地, 产值达到 5000 万。使鲍鱼产业进一步壮大,从而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为百余个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加快了埭头石城渔村的建设步伐。4、引导港澳侨胞捐赠公益事业,扶贫济困,改善村容村貌。为实现港澳侨胞助建新农村的心愿和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的对接,我们有意识地将侨胞

7、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引导到农村村容村貌改造、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文化娱乐的设施建设等方面来,如侨胞黄金春先生每年出资近20万元用于修建淇沪小学、添置桌椅、图书、校服、发奖学金,改建淇沪路电村道等;旅居南非华人郭顺元先生每年捐资近100 多万元用于扶贫救济、捐资助- 3 - 学和修建村道; 保兰德企业捐资20 万元为东峤镇凌烟小学改善教学环境;侨胞曾阳斌先生出资60 万人民币为东庄卫生院购买医疗器械及每月派专家门诊,等等,使捐赠人的意愿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时,我办积极引导港澳侨胞,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能发挥长期作用的慈善基金,如保兰德企业捐资设立 “保兰德孤儿

8、助养基金” ,为去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孤儿提供生活补助, 并成立秀山市首家企业红十字会组织“保兰德红十字会”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活动,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旅居新加坡吴建中先生每年捐资10 万元设立“吴建中教育基金” ,专门用于奖教奖学。我办还积极推动“侨爱工程” 。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每遇救灾救难都会在第一时间自发积极捐款,主动参与侨爱工程,用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尤其是去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归侨侨眷纷纷伸出援手,一些海外侨胞通过在秀山亲人积极捐款,一些退休归侨侨眷尽管经济不宽裕也主动参与,共收到捐款约1665.64 万元。二、我区助推新

9、农村建设的主要体会和不足在今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侨务部门开展“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助推新农村建设,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新时期侨务工作坚持为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相统一的指导思想, 履行职责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拓展工作新领域的一个创新。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侨务部门助推新农村建设,只有因地制宜,才能采取多种形式、取得实效;只有倡导利侨富民,才能持之以恒、合作共赢;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但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些不足:1、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也是

10、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拓展侨务工作新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业部门工作,因此工作中主动性不强。2、不能尽最大限度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缺少办法,缺乏对策,工作相形见绌。在总结经验,典型引路,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建立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助推新农村建设水平等方面,显薄弱。三、下一步工作目标与要求我区是秀山市重点侨乡之一,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4 - 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顺应广大港澳侨胞关注“三农”问题、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心愿,主动发挥侨务部门在助推新农村建设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充分依靠政府农业、规划等部门,广泛

11、动员联络更多侨港澳胞,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到国侨办提出的“侨爱工程万名侨胞助万村”活动,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积极为港城新区在海西建设中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1、 “及时输血”与“倡导造血”的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区侨务系统一直以来在扶贫帮困、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如通过兴办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生、改善民生等多种形式帮扶,这方面的工作仍然要做。但新农村建设仅仅靠“输血”是不够的,只有具备了自我“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富民强村的问题。今后,我们要把助推新农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既要支持更多港澳侨胞捐钱赠物为农村的公益事业服务,又要更加注重引荐他们在农村投资兴办实

12、业,把地方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大力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鼓励投入农村生态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的农村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这既可为港澳侨胞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服务,又能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形成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2、 “务实”与“务虚”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极其丰富,侨办既要引导港澳侨胞为农村提供项目、捐钱赠物,也要发挥他们见多识广的优势,对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规划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为当地农村的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我们要依托政府部门搭建的“会”、 “节”等经贸活动平台,邀请海外人士直接参与对接、洽谈等,通过他们传递现代信息,引进智力,达到“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脑生财”的效果。同时,发挥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3、短期资助与长效机制的结合。要通过组织实施“侨心工程” ,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帮扶力度。通过引进海外人士的项目、资金、技术、智力、管理联络平台等,建立服务新农村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导侨资企业与结对村建立各种帮扶基金,使海外港澳侨胞的桑梓之情细水长流,特别要惠及农村中贫困归侨侨眷和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弱势群体,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要做好对侨捐项目和基金的检查、监管问题, 要建立制度,落实责任,定期检查,切实维护港澳侨胞在投资、捐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