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江苏省赣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50262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江苏省赣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语文)江苏省赣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语文)江苏省赣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语文)江苏省赣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语文)江苏省赣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江苏省赣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江苏省赣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夫子自道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孔孟的言行、思想和高尚的人格。2理解孔子的人生境界及其原因。3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4理解、背诵和默写名句。教学重点:1理解孔子的人生境界及其原因。2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教学难点:探究孔孟的“义利观”教学方法:讲解、诵读、讨论教学内容:一、新课导入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迁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至圣”等语言表达对孔子的极端企慕与敬仰之情。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高度赞扬了孟子的“仁政”“仁义”思想。今天,让我们走进论语和孟子,去沐浴先哲们思想的光辉吧!孔子和孟子

2、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我们民族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我们民族思想的启蒙者和性格的塑造者。论语和孟子记载了孔孟的言行、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充满了人生的智慧,是中国人的道德必修读本,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式经典。这门学科并没有提供多少知识,而是提供了人生智慧。怎样学习这本书?首先把握其主要内容,让学生认真读注释,借助工具书(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把握孔孟言论的基本意思;其次了解孔孟的伟大智慧,反复诵读其中的精彩语句,从而理解中华文化精神;最后对其中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重点研讨、反思, 探究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们尤其注意,教学中要体现选择性,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

3、突出每章的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本专题 从孔子到孟子包括“夫子自道”“天之未丧斯文也”两个板块,谈的是孔孟的志向、生平以及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在教科书中具有导论的性质。因此,要重视之。2 二、文本研读.1.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注释】子(孔子(前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曰:“吾十有(同“又” )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自立 ) ,四十而不惑 (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 天道的自然运行规律及对人的支配能力

4、) ,六十而耳顺 ( 一切都能听之入耳,不凭主观偏见拒绝或接纳,而是靠智慧来判断真假是非 ) ,七十而从 ( 遵从的意思 ) 心所欲 , 不逾矩 ( 越过规矩,达到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 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5、;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 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激疑:孔子认为达到这些境界,要经历怎样的过程?3. 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译文】 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评析】好学! 这里的“学”包括学习历史文献、历史知识以及各种技能,同

6、时更是指积极实践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再如:5.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译文】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激疑:除了好学外,还有什么因素呢?3 6. 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译文】孔子说:“君子所向往的三种境界,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评析】谦逊!这里的“仁知勇”三美,是“天下之达德”,孔子都具有,子贡认为这可以看作是老师的自我评价。三、文本探究比较孔孟的义利观。7. 孟子曰:“鱼,我所

7、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注释】孟子,名轲,字子舆,生于公元前372 年,代表作孟子。极力主张王者以仁义治理天下, 认为使百姓得以温饱与教育才是国家强盛之本。他被公认为孔子儒家学说最具影响力的继承人, 被誉为“亚圣”。这一章是孟子的自我期待和评价,讲的是一个大丈夫的行事准则。【提问】孟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答:义!即合宜的道德、行为、道理。4.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鄙弃不义之利。他

8、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大意是说,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结论】 孔子的“杀身成仁”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是同样的意思, 都是肯定人生应以实践道义为首要关怀。四、课时总结.学习孔孟,学习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照耀下,提升效率, 缩短历程。千古之前以他简约的语言显出人生大道,而后世子孙,或蒙昧的、或自觉的、或痛楚的、或欢欣的,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让我们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 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的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然后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

9、有价值的人生。五、课堂练习(36 分)注:所有练习,文科必做;文言材料阅读题,理科不必做。以后同。4 1. 名句默写( 6 分)子曰 :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曰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 :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以上出自论语)孟子曰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20 分)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

10、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写出加点字的意思。(4 分)侍:侍立共:共享敝,原来是破旧,这里用如动词,用坏施:表白指出下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用法。(4 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答:安,信,怀,使动用法,分别是“使安逸”、“使信任”、“使怀念”。翻译划线的句子。(6 分)盍各言尔志。.愿无伐善,无施劳。从师生的问答中归纳出个人的志向。(6 分)答:子路:轻财重义;颜渊:谦逊无私;夫子:爱人修己。【译文】颜渊、 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没有遗憾。”颜渊说:“我

11、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逸,让朋友们信任我,使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评析】 在这一章里, 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 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5 3. ( 文科必做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0 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用斜线( / )给划线部分断句。(限6 处, 6 分,多划 1 处扣 1 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这里所说的“本心”指的是什么?(3 分)答:指人天生具有的羞恶之心,在孟子看来,这是“义”的根本。本段材料选自孟子告子上,请你再写出孟子的一个篇目名称。(1 分)答:孟子共7篇,另 6 篇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