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B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862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B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B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B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B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B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B(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接轨考试第 1 页,共 7 页2016 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历史科(全国卷B)学校: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24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36 分)1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 C陕西 D山东15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16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

2、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17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8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9唐宋时期, 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

3、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2016 年接轨考试第 2 页,共 7 页20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21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22 1892

4、 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3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24 1926 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

5、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学科网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25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维新变法 D颠覆孔孟学说26 1932 年 11 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

6、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2016 年接轨考试第 3 页,共 7 页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27 1938 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28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

7、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29到 1952 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30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

8、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31 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32有人描述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9、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33表 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2016 年接轨考试第 4 页,共 7 页年代1870 1896 1900 1913 比例78% 74% 72% 由表 1 可以推知,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4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 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

10、 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35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 亿千克, 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克; 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 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36图 6 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37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

11、化六、材料分析题(共11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 6 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 年至 1897 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 年 6 月 11 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颁布了变法诏书。15 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2016 年接轨考试第 5 页,共 7 页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 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

12、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 月 4 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所谓立宪政体, 所谓国民政治, 果能实现与否, 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 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 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

13、,惟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 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 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4 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2 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2 分)(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3 分)七、简答题(共13 分)表 2 2015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2

14、016 年接轨考试第 6 页,共 7 页(1)表 2中元旦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并说明纪念此事件的原因。(4 分)(2)2015 年假日安排表中多出了胜利日,请问这一胜利日指的是中国哪一历史事件和国际哪一历史事件,并举例说明国内或国外这一时期的战争。(3 分)(3)国庆节象征着国家喜庆,请问 66 年前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在这一天的一个月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5 分)(4)表 2 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对我们的启示。(1分)2016 年接轨考试第 7 页,共 7 页2016 年初中升高中接轨考试历史科(全国卷B)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4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36 分)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C C D A A C B B 题号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答案B A C C A B C D 题号30 31 32 33 34 35 36 37 答案B D A B C A D C 六、材料分析题(共11 分)(1)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