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944770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点击,第一节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四节 哮喘,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点击,点击,主要内容,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点击,点击,第五节 急性支气管炎,第六节 肺 炎,点击,思考: 与成人相比,小儿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 有何临床意义?,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一)解剖特点 (1)上呼吸道,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 (2)下呼吸道,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第一节

2、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小结; 1、管腔狭窄,粘膜柔软,血管丰富 2、软骨柔软,但缺乏弹性组织,支撑作用弱 3、肺泡小,数量少,间质发育旺盛 4、咽鼓管宽、短、直,扁桃体4-10岁为发育高峰 5、右支气管粗、短、直,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小儿气管、支气管解剖特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粘膜血管丰富 B.管腔相对狭窄 C.软骨柔软,富有弹性组织 D.纤毛运动功能差,历年真题,2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SIgA缺乏 B.管腔相对狭窄 C.纤毛运动功能差 D.气道阻力较成人小,历年真题,1呼吸频率和节律,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3、二) 生理特点,2呼吸形态 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 生理特点,3呼吸功能肺活量潮气量 均较成人小 气体弥散量分钟通气量较成人相近气道阻力大于成人,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 生理特点,1. 非特异性免疫差2. 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三) 免疫特点,鼻前庭无鼻毛、气管粘液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咳嗽反射差等,分泌型IgA低,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数量和活性都不足,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一、氧气治疗 1、适应症:PaO260mmHg、患儿有缺氧 的症状 2、目的

4、,给氧的方法,3、给氧方法及流量的选择,吸氧护理,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头罩吸氧,吸氧注意事项:吸氧前应先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氧浓度不宜过高(不超过40-50%),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晶体后纤维增生造成失明。,超声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胸部物理疗法,1.意义:促进排痰、改善呼吸、预防并发症 2.方法: 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体位;保持患儿膝盖稍弯曲;进餐后1h后进行 叩击:对着需要引流的部位用空心掌叩击;勿打在骨突处;不能用手叩击的部位,用手指叩击;与体位引流配合实施;注意保暖;需吸氧的患儿,不能间断。 震颤:适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用食指和中指实施。

5、 3.禁忌症:肺气肿、咯血、多发性骨折、过度疼痛,急性感染性喉炎:是由于急性感染导致的喉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好发于1-3岁小儿,以冬春季节多见。,概 念,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 病毒细菌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多寄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小儿喉部解剖特点:呈漏斗形,喉腔狭窄,淋巴组织丰富,粘膜组织松弛,炎症时易出现充血水肿。,病 因,起病时多有发热、咳嗽(犬吠样)、声音嘶哑等上感的表现。吸气性喉鸣及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加重。起病急,症状重,一般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严重时会出现发绀、三凹征,喉梗阻等,死于呼吸衰竭。 特征:犬吠样咳嗽、声嘶

6、、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表现,喉梗阻分度,治疗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症治疗:吸氧、祛痰、镇静、气切,护理问题,1、低效性呼吸型态2、有窒息的危险,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病房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病儿取半卧位,或头肩垫高斜坡卧位。用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或布地奈德雾化可减轻喉部粘膜充血水肿,解除梗阻症状。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观察鼻腔通畅情况,鼻塞者可给麻黄碱滴鼻液滴鼻)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护理措施,2、控制感染使用有效的足量的抗生素,必要时可使用两种以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抑制变态反应,给予大剂量突击疗法,效果好,可解除

7、喉梗阻症状。,护理措施,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喉头水肿和梗阻的程度,轻者遵医嘱口服泼尼松, 度以上可静脉用激素, 如度梗阻或严重缺氧应及时气管切开。,护理措施,4 保证营养和心理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颗粒性食物.耐心喂养,避免进食时发生呛咳.多多给予体贴和关怀。,定义: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为特点。以5岁前患病较多,大多在3岁以内起病。,第四节 哮喘,发病机制:,过敏原,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白三烯等,导致痉挛,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引 起气道粘膜增厚和肿胀,黏液分泌增 多,引

8、起栓子,反复的炎 症刺激,平滑肌增生、微血管 形成引起气道重塑,气道阻塞,气流 受限,哮喘发作,气道的高反应是哮喘的基本特征,气道的慢性炎症是病变的基础。,病因吸入物:花粉、动物毛屑等。 食物:主要为异性蛋白质,如鱼虾、蛋奶等 感染 气候改变 强烈情绪变化、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运动性或药物影响,临床表现 起病情况:婴幼儿起病较缓,年长儿起病较急。 典型症状:发作前常有鼻痒、刺激性干咳、喷嚏、流泪等先兆症状,典型症状为咳嗽(咳大量白色黏痰),伴有胸闷、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喘息。重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发灰,被迫采取端坐位。,临床表现 体征: 可见胸廓饱满呈桶状,叩诊鼓音,听诊全肺布满哮鸣音。 吸

9、气三凹征 重症患儿呼吸困难加剧时,呼吸音明显减弱,哮鸣音亦随之消失。,临床表现 发作特点: 咳嗽和喘息呈阵发性发作,以夜间和晨起为重,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药物后缓解。 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运动可加重咳嗽。 若哮喘严重发作,持续24小时不缓解者称哮喘持续状态 。,辅助检查 肺功能测定 呼气流速峰值及一秒用力呼气量降低,残气量增加。主要用于5岁以上的小儿,可确定有无气流受阻。 X线检查 急性期胸片正常或呈间质性改变,可有肺气肿或肺不张。 外周血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300106L)。,治疗要点 原则: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 发作期:重点是平喘、抗炎,目的是快速缓解症状 缓解期:坚持抗炎、降低气道

10、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危险因素、加强自我保健。,治疗药物 急性发作期 2-受体激动剂(舒喘灵):舒张气道平滑肌增加纤毛清除功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调节肥大细胞对介质的释放作用;吸入型2-受体激动剂为缓解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不仅抗炎、抑制变态反应,还能增加气道平滑肌对2-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因此为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溴化异丙托品)可降低迷走的兴奋性 茶碱类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静脉用药是注意缓慢稀释,注意观察用药反应,防止中毒(最佳血药浓度:10-20mg/L,25mg为中毒浓度),治疗药物 缓减期 首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通常需用药1-3年 茶碱类药物:缓

11、释茶碱 抗生素 疑伴呼吸道细菌感染时,选用抗生素,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 保持安静,必要时用水合氯醛灌肠。 给予吸氧、补液、纠正酸中毒。 早期、较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吸入或静脉滴注2-受体激动剂,静滴氨茶碱。 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机械呼吸。,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祛除各种诱发因素 吸入维持量糖皮质激素 特异性的免疫治疗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护理 典型症状: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喘息 多在夜间或清晨发病 发作时烦躁、被迫坐位,严重者恐惧、大汗、面色发灰 肺功能减低 治疗的有效抗炎药物是激素,低效性呼吸形态 清理呼吸道无效 活动无耐力,睡眠形态的改变,负性心理:焦虑,有感染的危险,常

12、见护理诊断/问题 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活动无耐力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有关 睡眠形态的紊乱 夜间发作有关 焦虑 与哮喘反复发作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呼吸功能低下、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护理措施维持气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 环境与休息: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 体位及吸氧:坐位或半卧位;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给氧浓度30-40%,保持PaO2在7090mmHg 畅通呼吸道: 遵医嘱用药 、雾化吸入、胸部叩击或震荡,吸痰。 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饮食少量多餐 教会并鼓励患儿作深而慢的呼吸运动,护理措施 密切观

13、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听呼吸音 查血气分析 出入量的情况 药用的效果等,护理措施 做好心理护理 护士镇静的态度、稳重的行为、娴熟的操作,有助患儿感到安全 哮喘发作时要守护并安抚患儿,允许家长陪伴。,护理措施健康教育适当的活动和规律的睡眠 药物的使用方法及长期坚持和随身携带的必要性 避免接触激发因子 训练腹式呼吸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病例:患儿,4岁,因咳嗽、伴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入院。患儿烦躁不安,痰多,粘稠难咳,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查:胸廓饱满,呈桶装,叩诊鼓音,听诊哮鸣。辅查:嗜酸粒增高,X呈过度充气状。据家属介绍,患儿自3岁以来曾发作过多次,都能自行缓解,春天发作次数增多

14、,有时深夜也发作。,第五节 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气管常同时受累,故又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婴幼儿多见。,病因,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或它们的混合体均可引起支气管炎,常见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链球菌。 特异性的体质、免疫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候的变化、空气污染、化学因素的刺激为其诱发因素。,1.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刺激性干咳,以后有痰。 2. 较重者有发热、纳差、乏力、呕吐、腹泻等。 3. 体检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临床表现】,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如止咳(一般不用镇咳药)、化痰、平喘,

15、【治疗要点】,止咳药:轻者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等;重者且痰液粘稠可用10%氯化铵0.1-0.2ml/kg或乙酰半胱胺酸。 平喘药:氨茶碱,2-4mg/kg,每6h一次,如为缓释片,则12h一次。重者加用泼尼松1mg/kg/日,连用1-3天。可口服或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及用法】,【护理问题】,(一)呼吸道管理1减少活动,注意休息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教会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4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5按医嘱给药6注意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吸氧,【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 2.T超过38.50C时需降温 3.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4.惊厥的应对 (1)保持安静,禁止刺激,勿搬动,就地抢救 (2)松衣解带,置于去枕仰卧位,勿强行捆绑,保持呼吸道通畅 (3)降温 (4)遵医嘱止惊: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禁用吗啡,(二)高热护理,由于小儿脑发育不成熟,当高温刺激 时神经细胞的兴奋容易扩散,从而引 起的抽搐现象。特点:感染时基础, 发热是诱因,有年龄的依耐性,遗传 的倾向性,预后好,NS正常,智力 不受影响,1、患儿,6个月,消瘦,发热咳嗽咳痰两天入院,体温39.20C,心率148次/分,呼吸32次/分,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该患儿首优的护理诊断是: A. 营养失调 B.体液不足 C.体温过高 D.清理呼吸道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