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考前诗歌鉴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465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期末考前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期末考前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期末考前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期末考前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期末考前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期末考前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期末考前诗歌鉴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高一期末考前诗歌鉴赏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1)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作品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4 分)(2)“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并对诗歌进行赏析。参考答案(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世为念的高人逸士(隐士)形象。通过前四句对幽僻、 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间接地描写了陆鸿渐的高

2、洁不俗;通过最后两句两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2)诗人“欲去”是因为探访友人陆鸿渐没有遇见。“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既有怅惘,又有着眷念不舍的情感。(3)这首诗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净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了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细节事物,描绘了一幅隐士居所的画面:靠近城边,桑麻环绕,小径相通;篱边种菊,尚未著蕾;篱门关闭,寂静无声;主人外出,邀游山林。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荆扉。雉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雉雉(g u):野鸡呜叫。式微是诗

3、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1) 从体裁上说, 这是一首诗。 作者王维是(时代)诗人, 字, 有文集 。答案:七言古体;盛唐或唐代;摩诘;王右丞集 。(2)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分)(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5 分)第 2 页 共 6 页(2)( 6 分)围绕“归”字描绘了三幅画面:夕阳斜照村落,牛羊归巷;柴门外,野老拄者拐杖等候牧童;农夫们下地归来,亲切絮语。(1 点 1 分,意思对即可)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和归隐田园的愿望。(3 分)(3)( 5 分)运用反衬

4、手法。(2 分)如:“穷巷牛羊归洲田夫荷锄至”,以动物、人皆有所归,归得惬意,反衬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 3 分,例子 1 分,分析 2 分)或:运用白描手法。(2 分)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不加渲染地描绘出老人等候牧童回家的画面,亲切质朴。(3 分,例子1 分,分析2 分)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注】淳熙八年 (1181) 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

5、慢的样子。(1)辛弃疾笔下的“青山”与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里的“西山”,在形象上有何同异之处?( 3 分)(2)作者用什么手法来写“明月”?“明月”与“作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与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江月”的用意有何不同?(3 分)(3)末句“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 分)3. ( 1)都具有“伟岸独立”的性格气质,都是作者人格的写照;前者“孤傲”;后者“怪特”。(每点1 分)(2)拟人化的笔法,赋予月亮以情意;知音关系,志趣高洁,心意相通;苏文重在借江月引发人生感叹,阐发人生哲理。(每点1 分)(3) 作者“夜夜”读 离骚 ,暗示自己像屈原一

6、样志向高洁,表达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唯有明月默听,无人来赏,表现了诗人被贬独游时的孤独、忧愤。(每点2 分)4.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登赤壁矶韩 驹第 3 页 共 6 页缓寻翠竹白沙游,更挽藤梢上上头。岂有危巢尚栖鹘?亦无陈迹但飞鸥。经营二顷将归老,眷念群山为少留。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诗句在江楼。【注】据张邦基墨庄漫录载:“靖康初,韩子仓知黄州,颇访东坡遗迹。常登赤壁,而赋(指东坡前后赤壁赋)所谓栖鹘之危巢不复存矣,悼怅作诗而归。”诗人任黄州太守, “三月而罢,因游赤壁”,故自称“百日使君” 。(1)简要指出首联作用(3 分)(2)概括颔联至尾联诗人所表达的复杂感情。(4 分)4.( 1

7、)写出了诗人沿着白沙翠竹、攀着藤梢、悠闲从容地登上赤壁矶;为写诗人追寻遗迹、抒发感慨作铺垫;点题(照应标题)。 (1 点 1 分)(2) 对先贤前人的怀慕;对世事沧桑的感慨(遗迹难寻的怅恨);对田园归隐生活的向往;对眼前景物的留恋;对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惆怅。(答出4 点即可)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念奴娇叶梦得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注】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 今

8、南京 ) 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1)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运用了哪两种艺术手法?(2 分)(2) 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分析。(4 分)第 4 页 共 6 页(3) 全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4 分)5( 1)对比、比喻。(2)虚写:三国孙策游宴高歌;未来谈笑收复失地。实写:瓜步暮云、落日旌旗、鼓声风声。虚实相生,拓展了词的意境。(3)对眼前大好山河的赞美;对自己年岁日增的慨叹;对历史英雄(孙策 )壮志未酬的感怀;对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期盼(爱国情怀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郑侍御谪闽中高适谪去君无恨,闽

9、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注释】无恨:不要怨恨。旧过:以前去过。大都:大概。(1)颔联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分)(2)诗歌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3 分)(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劝君“无恨”的原因。(4 分)6 【答案】(1)用“秋雁少”写出了闽中的偏远和消息的闭塞,用“夜猿多”写出了闽中夜晚的凄清、环境的恶劣。【解析】特点2 分,结合诗句1分。(2) 【答案】比喻。 “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泽(1 分) , “风波”比喻朋友生活中的艰难险阻(1 分) ,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告诫、关心之情(1 分) 。

10、【解析】只答比喻不分析得1 分。(3) 【答案】“无恨”是劝勉之词, 诗人担心友人被贬而心中不平、不安,“闽中我旧过”,他以过第 5 页 共 6 页来人的身份,希望友人不要怨恨。(2 分)同时,他相信友人是冤屈的,“自当逢雨露”,终会得到赦免,能重回京都,所以劝慰友人不要怨恨。(2 分)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注:甘露寺,位于镇江北固山,下临长江。(1)诗人宿地居山临江的特点体现在哪里?请结合诗句回答。(4 分)(2) “枕中云气千峰近”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3 分)(3)有人评价此诗

11、后两句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气势和豪情,请作分析。(4 分)7. ( 1)“千峰” “万壑”言层峦叠嶂,体现了宿地居山的特点;“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言波涛汹涌,体现了宿地临江的特点。(每点 2 分)(2)夸张( 1 分) , “千峰”极言山峰之多(2 分) (或答“千峰近”极言山中云气之浓重)。(3)“银山拍天浪”写出了长江波涛翻滚,水浪冲天的景象,与苏轼“大江”雄浑开阔的气势有相近之处;“开窗放入大江来”一句诗人不说开窗俯瞰长江,而说“放入大江”,显得豪情澎湃,心胸开阔,与苏轼写“大江东去”的豪放情怀一致。(气势和豪情各2 分,言之成理即可,所举词句不一定如答案所示,如学生举“乱石穿

12、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句来说明本诗的开阔气势亦可。)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南乡子陆游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注】南宋淳熙五年(1178 年) ,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1) 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3 分)(2) 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 分)第 6 页 共 6 页(3) “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 分)8.( 1)交代自己在归途中;表达急切归乡心情;引出下文的所见所感。(共 3 分,每点 1 分)(2)初到武昌情景;仕途经历;想象重回故乡情形。(共 3 分,每点 1 分)(3)表达了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诗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但又担心故乡交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与伤感。(共 4 分,第一点2 分,后两点各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