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徐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4650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徐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徐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徐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徐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徐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徐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徐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工业科技学校20162017 学年度(上)11 月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命题人:徐辉第 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3 题。黄帝作为我们正史的开始不是偶然的,而是反映了我们传统的文化理念,肯定中华文明的开端和作为人文初祖的黄帝的历史地位。而黄帝的历史传说,从来都是与具茨山和新郑结合在一起的。“具茨”这个词本身非常古老。与具茨山有关的历史可见于先秦文献。目前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的是战国时期庄子的徐无鬼篇,里边记述:“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对此水经注里面有一个明确的解释说,“大隗山即具茨山也” 。大隗是一个神仙的传说人物,可是它也是这个具茨山的名

2、称。水经注同时也提到了新郑。该书引用皇甫谧的帝王世纪 ,说当时的新郑县是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这也就是说,关于具茨山和新郑的传说自古以来都是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开的。 新郑和具茨山与黄帝的历史传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点对于我们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具茨山岩画以及有关的考古遗址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天一些古史研究者,特别是一些国外的汉学家认为,黄帝和类似的中国古史传说基本上甚至完全没有历史价值,根本不应该提。 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否定中国传统古史架构的所谓疑古的说法,实际上在 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前半叶, 是中国古史研究领域的一

3、个普遍现象, 是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潮流。对于里面涉及到的人物我们应该区别来看。疑古学风是从康有为开始的,后来还有北大的崔适。顾颉刚说受康崔之学的影响。康有为的疑古跟后面人的疑古性质不同。康有为变法维新,所以要对古代一些正统的传说加以改变,提出孔子改制,他的学术观点和他的政治主张是密切结合起来的。在新文化运动开展之后兴起的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进步的思潮,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所做的工作有很重要的启蒙意义。从1923 年开始,古史界的疑古学风影响很大,到现在它的影响不只在国内,尤其是在海外。古史传说的时代当然不同于之后的时代,我们不妨把古史分成几个不同的

4、段落。春秋战国以下,我们有很详细的文献,如左传国语战国策,还有其他诸子百家很丰富的记载, 完全可以用文献为依据进行详细的研究,去跟考古发现互相对比和印证。可是西周就没有这么多的材料,当然我们有诗经尚书周礼,还有其他一些材料,然而毕竟不能和春秋、战国相比。包括商代晚期一直到西周,我们还有甲骨文、金文,还有直接的文字材料。 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前面,比如说武丁以前,或者说盘庚迁殷之前,基本上就没有直接的文字材料了,但多少还是有一些材料可以参考。至于再往前的古史时代,当然就是传说。所以我们对于古史史料的看法,应该有一个阶梯性的不同。越往前, 正如考古学老前辈指出的,更依靠考古学的研究。现在我们的任务,就

5、是把包括我们讨论的具茨山的调查研究,用现代考古学的科学的工作成果来解释,对传说里的古史给予正确的科学的解释,也就是冯友兰先生说的从疑古走到释古。(李学勤:具茨山与上古历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有删改)1下列关于“具茨”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具茨”这个词非常古老,庄子中有“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的记述。水经注说具茨山就是大隗山,所以“大隗”实际上是个传说人物。B “新郑”也与黄帝的历史传说密切相关,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说当时的新郑县是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水经注引用了这个材料。C 水经注在提到具茨山的同时也提到了新郑,而两者都涉及黄帝,可见自古以来关于具茨山和新郑的传说从来都是结合在

6、一起,不能分开的。D 研究具茨山岩画以及有关的考古遗址,对于我们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肯定中华文明的开端和作为人文初祖的黄帝的历史地位,反映了我们传统的文化理念,这不是偶然的。B一些外国汉学家认为,黄帝和类似的中国古史传说没有什么历史价值,根本不应该提,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疑古之风造成的影响。C康有为与顾颉刚的疑古不同:前者是基于政治改革的需要,把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 结合了起来;后者是基于学术上的怀疑精神,对传统的中国古史架构进行批判。D对于已发现的甲骨文之前的时代,基本上没有直接的文字材料,只能依靠传说,用

7、现代考古学对古史传说进行科学解释。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黄帝的历史传说从来都是与具茨山河新郑结合在一起的。怎样看待这一类古史传说,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值得进一步探讨。B否定中国传统古史架构的所谓疑古之说,在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前半叶是中国古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潮流,并一直影响到当今的学术界。C春秋以后的历史有很详细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详细研究这些文献,以此为依据来跟考古发现作对比和印证。D我们对于古史史料的看法,应该分阶段来看。远古历史由于缺乏史料,必须借助于传说,这就更需要依靠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从疑古走到释古。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

8、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父穆哈达,世居绥芬。图海自笔帖式历国史院 侍读。世祖尝幸南苑,负宝从,顾其举止,以为非常人。擢内秘书院学士,授拜他喇布勒哈 番,迁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顺治十二年,加太子太保,摄刑部尚书事。与大学士巴哈纳等同订律例。侍卫阿拉那与公额尔克戴青两家奴斗于市,谳失实,坐欺罔,免死,削职。世祖崩,遗命起用。圣祖即位,授正黄旗满洲都统。十四年,察哈尔布尔尼劫其父阿布柰以叛。命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图海副之,讨布尔尼。 时禁旅多调发, 图海请籍八旗家奴骁健者率以行在路骚掠一不问至下令曰察哈尔元裔多珍宝破之富且倍。于是士卒奋勇

9、,无不一当百。战于达禄,布尔尼设伏山谷,别以三千人来拒。既战,伏发,土默特兵挫。图海分兵迎击,敌以四百骑继进,力战,覆其众。布尔尼乃悉众出,用火攻,图海令严阵待,连击大破之,招抚人户一千三百馀。布尔尼以三十骑遁,科尔沁额驸沙津追斩之,察哈尔平。师还,圣祖御南苑大红门,行郊劳礼。叙功,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叛应三桂,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额督诸军攻之,久未下。 三桂遣王屏籓、吴之茂等犯秦、陇,欲与平凉合。十五年,以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八旗每佐领出护军二名,率以往。临发,上御太和殿赐敕印,命诸军咸听节制。既至,明赏罚,申约束。诸将请乘势攻城,图海宣言曰:“仁义之师,先招抚,后攻伐。今奉天

10、威讨叛竖,无虑不克。顾城中生灵数十万,覆巢之下,杀戮必多。当体圣主好生之德,俟其向化。”城中闻者,莫不感泣, 思自拔。 五月, 夺虎山墩, 虎山墩者, 在平凉城北, 高数十仞, 贼守以精兵, 通饷道。图海曰:“此平凉咽喉也。 ”率兵仰攻,贼万馀列火器以拒师。图海令兵更迭进,自巳至午, 战益力,遂夺而据之,发大砲攻城,城人汹惧。图海用幕客周昌策,招辅臣降。二十年,以疾征还。卒,谥文襄。太宗实录成,赠少保兼太子太傅。雍正初,追赠一等忠达公,配享太庙。子诺敏,袭爵,历刑、礼二部尚书,正黄旗蒙古都统。(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三十八)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图海请籍八旗家奴骁健

11、者率以行/在路骚掠 /一不问 /至 /下令曰 /察哈尔元裔 /多珍宝 /破之富且倍B图海请籍八旗家奴骁健者率以行/在路骚掠 /一不问 /至/下令曰 /察哈尔元裔多/珍宝破 之/富且倍C图海请籍八旗家奴骁健者率以行/在路骚掠 /一不问 /至下令 /曰/察哈尔元裔 /多珍宝 /破之富且倍D图海请籍八旗家奴骁健者率以行/在路骚掠 /一不问 /至下令 /曰/察哈尔元裔 /多珍宝 /破之富且倍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正黄旗”是“八旗”之一。“八旗”分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 镶红、镶蓝。八旗制度是清代的一项根本制度。B “擢”“迁”都是古代任用官

12、职的说法。“擢”是升官,如陈情表中的“过蒙拔擢” ; “迁”是贬官,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C “摄刑部尚书事”中的“摄”是代理的意思。“摄政”则是指代国君处理国政,摄政的可能是太后、皇后,也可能是摄政王、外戚权臣、辅政大臣。D “自巳至午”是用地支纪时。地支有12 位,巳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9 点至 11 点,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11 点至下午1 点。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图海曾做过顺治的侍读,顺治看他的举止,觉得非同寻常,后来大力提拔他,让他参与制订律例。后来,图海因罪被削职,顺治临死前还在遗令中要起用他。B讨伐布尔尼叛乱时,因为禁军大多调出,图海就

13、让一些骁勇健壮的八旗家奴出征。这些人一路上骚扰劫掠,图海也不问罪,反而用掠夺丰厚的战利品来激发他们的斗志。C平定吴三桂叛乱期间,图海临危受命,统军进攻平凉。攻城之前,图海念及城中生 灵,决定先予招抚,以待对方归服。平凉城中士卒听说后都很感动,纷纷离开叛军。D叛军用火器抗拒朝廷军队,图海命令士兵交替轮流进攻,从巳时战到午时,越战越猛,于是夺下虎山墩,用大炮轰击平凉城,城中叛军惶恐不安。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侍卫阿拉那与公额尔克戴青两家奴斗于市,谳失实,坐欺罔。(2)既战,伏发,土默特兵挫。(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题。登金陵凤凰台

14、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衣冠:指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以衣冠下葬的墓) 。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立,南北相通。一水:秦淮河西入长江时被白鹭洲分为两支。8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三个“凤”字,却不显得重复,使人联想起崔颢黄鹤楼诗开头的写法。B三四两句借史咏怀,通过写吴晋烜赫一时的风物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暗讽唐代统治者的骄奢淫逸。C五六两句把视线把目光投向大自然,“三山”

15、与“一水”构成阔大的时空,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D最后两句写“浮云蔽日”,借用“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E整首诗表现了作者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境界,使人感受到以气夺人的艺术魅力。9本诗蕴含着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氓这首诗就用比兴手法劝告女性不要沉湎于与男性的情爱: , ; , 。(2) 采薇 运用景物描写渲染了战士归家时的凄冷心境:, 。这与其出征时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文学

16、类文本阅读( 13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题。 (13 分)坏孩子契诃夫伊凡 ?伊凡内奇 ?拉普金,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和安娜?谢苗诺夫娜 ?扎姆布里茨卡娅,一个翘鼻子的年轻姑娘,双双走下陡峭的河岸,坐到一张长椅上。长椅临水而立,藏在密密的柳丛里。好一处绝妙的地方! 您若往这儿一坐, 您就与世隔绝了能看见您的只有鱼儿,还有那水面上闪电般跑来跑去的水蜘蛛。这对年轻人随身带着鱼竿,抄网, 装蚯蚓的小罐和其他鱼具。坐下后,他们立即开始垂钓。“我真高兴, 咱俩总算能单独在一块儿了,”拉普金东张西望着开始说, “我有许多话要告诉您,安娜?谢苗诺夫娜许多许多话当我第一次见到您的时候鱼咬您的钩了我立即就明白:我为什么活着, 我崇拜的偶像在哪儿,我应当为谁献出我清白而勤劳的一生咬钩的可能是一条大鱼见着您后,我才第一次爱上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