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暑期语文复习提高综合练习题(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463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暑期语文复习提高综合练习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暑期语文复习提高综合练习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暑期语文复习提高综合练习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暑期语文复习提高综合练习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暑期语文复习提高综合练习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暑期语文复习提高综合练习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暑期语文复习提高综合练习题(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知识(30 分)1、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 ) A、檄文(jio)百舸 (k )苑囿 (yu n)穷兵 黩武(d ) B、搭 讪(sh n)睚眦(y )讹(hu )兽孜孜以求 (z )C、戏 谑(xu )磐石(p n)嗫嚅(n )循规蹈 矩(j ) D、逃 逸(y )渲染(xu n)悖(b i)缪以飨读者 (xi ng)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A、攀援患得患失装腔做势落井下石B、寒喧慷慨陈辞金壁辉煌见风驶舵c、膏腴积思广益手不释卷真知卓见D、逡巡骨瘦如豺励兵秣马不可思义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2 分) 错字的

2、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作者的笔误或者由于原稿字迹潦草,排字同志误认但是也有原稿清楚而排校失误的还有原稿不误而被编辑同志或者校对同志改错了的,例如我稿子里的利害常常印出来是厉害 A , , , 。 “”, “ 。” B 。 , ; 。 “” “”。 C , , ; ,“” “”。 D 。 ; 。 , “”, “ 。” 4、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 的” 字的一组是 ()(3 分) 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 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

3、的发展。他有 “ 乒坛黑马 ” 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虽人障碍。ABCD5、下列各句中红色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车匪路霸强横凶暴,杀人越货,为虎作伥 ,必须受到严惩。B、这个大家破落了,旧日的宾客绝迹了,到了门可罗雀 的地步了。C、明天就要考试了,他今天晚上才开夜车复习,这不是临池学书 吗? D、在学术报告会上,坐在朱博身边的一位外国记者突然忍俊不禁 扑哧一声笑起来。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短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当世还有没有能以_,_,写_,_,重现 “ 纸上山水 ” 魅力的著作?我推荐你去看陈从周先生的说园。A、园林之盛丘

4、石之巧隐游之心文人之笔B、隐游之心文人之笔园林之盛丘石之巧C、隐游之心园林之盛丘石之巧文人之笔D、文人之笔园林之盛丘石之巧隐游之心7、下面是一份说明有误的说明书,、处必须改动的一处是()(2 分 ) 本厂引进全意大利先进生产线,生产葵树牌螺纹粉、通心粉、蚬壳粉、斜切粉、动物粉,选料上乘, 制作精良, 系本厂最荣誉最先进产品之一,含有强化人体机能的各种营养成分,常含能令你更健美、更有活力。ABCD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B、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轻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轻上

5、业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C、哲人往往以理智的思考,推定死或者为无,或者为未知的有。D、报气象观测站报道:预计今明两天山东南部沿海海面将有六、七级大风。9、选出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3 分) A、金海潮彩电又出爆炸新闻。B、著名建筑学家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在扬州做古建筑的维修问题的学术报告。C、古巴队和秘鲁队均以3:1 分别战胜朝鲜队和捷克斯洛伐克队。D、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做困难。10、填入句中横线处,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_, 举兵反抗辽政权的民族压迫政策而推翻辽朝建立金朝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

6、面而统一了全中国的元世祖忽必烈,依照他们所做出的贡献,都应划入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的行列之中。A、统辖东北许多少数民族建立了辽政权而崛兴于东北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B、崛兴于东北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辖东北许多少数民族建立了辽政权C、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崛兴于东北而又统辖东北许多少数民族建立了辽政权D、崛兴于东北而又统辖东北许多少数民族建立了辽政权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11、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 )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兰亭集序 王羲之 唐代 序言B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东晋 辞C过秦论 贾谊 东汉 政论D种树郭橐驼传 杜牧 宋 人物传记12、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 分)

7、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浙浙浮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杜陵,在长安西南,就是诗人的家乡樊川。A一、二句中的“ 萧萧 ” 、“ 淅淅 ” 两个像声词,展示了一幅风雨凄凄的画面。B第二句 “ 一岸蒲 ” 三字,盖风不可见,故借蒲叶的摇动有声而描写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C第三、四句作者用问句轻转,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马上就要回家时的喜悦之情。D这首诗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发了作者仕途不得志的痛苦心绪。阅读下这首诗,完成13 题长城谣席慕容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

8、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时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夜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13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节刻画了长城的形象,“ 无情 ” 、“ 蹲踞 ” 、“ 冷眼 ” 都在写长城是历史的见证。B第二节抒发感慨,“ 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抒发了凝聚于长城的炽烈的民族情感。C第三节写诗人对故乡、对长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黄河入梦,吟唱的都是思乡的深情。D这首诗再现了长城脚下不断争战的历史,歌颂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文言文阅读(18 分,每小题2分 )14、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

9、项是() 例: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A、始皇既然死了,他的余威还震摄于有特殊风俗的地方。B、始皇死后,他的余威还震摄于有特殊风俗的地方。C、始皇既然死了,他的余威还震摄于有不同风俗的地方。D、始皇死后,他的余威还震摄于有不同风俗的地方。15、选出与例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大王来何操A、残贼公行,莫之或止B、乐夫天命复奚疑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16、下列红色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谁为大王 为此计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击沛公于坐C、哙拜 谢,起,立而饮之使君 谢罗敷D、临文嗟悼临不测之渊17、下列有关 “

10、 以” 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树之 以桑B以五十步笑百步C请 以战喻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为王宫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25 题匈奴大入上郡, 无手使中贵人(皇帝宠信的宦官)从广勒习兵, 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 是必射雕者也。 ”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己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则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

11、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日: “ 前 ! ”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日:“ 皆下马解鞍 ! ” 其骑日: “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 广曰 “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 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 解鞍,令士告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18、对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贵人 走广逃奔B三人 亡马步行丢失c广乃遂 从百骑率领D吾 去大军数十里前往19、

12、与例句中红色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令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 其意。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B素 善留侯张良C且庸人尚 羞之,况于将相平D然陈涉 瓮牖绳枢之子2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红色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虏多 且近,即有急,奈何已缚 之上马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大军不知广所之A和不同,和相同B利相同,和相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相同,和不同21、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三人还射上山陈A三人转身射箭登到山上陈列队伍B三人还和 (汉军 )对射受到山上排兵布阵C三人转身射箭登到山上排兵布阵D三人还和 (汉军 )对射登到山上陈列队伍22、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李广勇敢机智、

13、胆识过人的一组是() 中贵人走广,广口:“ 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前,末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日:“ 皆下马解鞍 ! ”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A 项中 B 项中 c 项中 D 项中A、BCD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2 分)(一 ) 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 草木茂盛,多禽兽”(汉书 匈奴传)的地方, 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来到阻山的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关于这一点, 从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可以得到说明。 呼

14、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直到十三世纪或者更晚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阴山, 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

15、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 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 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 ,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23、文中认为人青山南麓沃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3 分) A、阴山南麓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B、阴山南麓沃野,是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C、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D、匈奴失阴山后,过之未尝不哭也。(二 ) 淡淡的清香小小的米兰花,细微得像碎玉的米兰花,总是播放着淡淡清香的米兰花。小小的米兰花, 你牵引出我那么多衷心的思念,看见你, 我总是想起儿时的第一个小学老师,那个美丽、和蔼、像大姐姐一样的女老师。她总是微笑着生活,总是把着我们的手描红,她的手总是暖烘烘的。有一次我病了,她把脸紧贴着我的面额,轻柔的发丝抚爱着我,并在我心中注入了永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