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复习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3944441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1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新课程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新课程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新课程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新课程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复习课件(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高二地理备课组,必修1复习纲要,第 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月球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主要知识点: 1、天体的类型有 行星、恒星、星云、 流星、 、彗星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 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是 同向性、 近圆性、 共面性 。 7

2、、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包括 水 、 金 、 地、火)、 巨行星(包括木 、土 )、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存在生命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 稳定 ; (2)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1)适宜的 温度 . (原因:日地距离、自转周期 适中 ); (2)适合生物呼吸的 大气 . (原因: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 (3)有 液态水.,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知识点:,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 气体球,主要成分是

3、 H 和 He。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成为 太阳辐射。 3、太阳能量来源于 核聚变反应 。请写出反应过程。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 温度,促进地球上的 水、 大气 运动和 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 煤炭 、 石油 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主要知识点,5、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光球 层)、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7、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 11 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黑

4、子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耀斑爆发干扰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地球上短波 通讯受到影响,甚至 中断; (3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考试说明要求: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3、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 顺。请用图示意。 地球侧视图 北半球图 南半球图 2、地球自转周期 真正周期是恒星日,为 23时56 分 4 秒;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为 24时。,主要知识点,

5、主要知识点,3、地球自转速度 (1)角速度约为 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 0 ,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相同; (2)线速度由 赤道向两级 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 0 。 4、地球公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 ,逆时针方向。请用图示意。,主要知识点,5、地球公转周期 真正周期是恒星年,为 365日 6时 9分 10 秒;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回归年,为 365日 5时 48 分46 秒。 6、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请在第4题图中画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标注出时间。 7、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速度较 快 ,远日点速度较慢 。,主要知识点,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 昼

6、夜交替 现象; (2)产生地方 时; (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移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10、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地球的自转运动。,11、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晨昏线,它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 请用图示意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1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相差 15

7、,时间相差1小时。,主要知识点,13、区时的计算 (1)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 9 点,东二区为 2 点。 (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 7点。 14、我国统一采用“北京 时间”,即东八 区的区时,东经120 的地方时。美国纽约在 西五区,英国伦敦在零时区。,主要知识点,15、赤道平面指过赤道 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道平面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 请在下图中注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黄

8、赤交角的度数。,16、二分二至产生的原因 黄赤交角一定时间不变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二分二至 请用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轨迹图,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主要知识点,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春分3月21日,主要知识点,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主要知识点,变化,变化,四季,五带,主要知识点,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等分所有纬线,全球昼夜平分,主要知识点,最长,最短,长,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北回归线,南北两侧,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

9、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南半球情形相反,主要知识点,最长,最短,长,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南回归线,南北两侧,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南半球情形相反,主要知识点,较长,较大,较多,较短,较小,较少,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考试说明要求: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主要知识点,莫霍,古登堡,地壳,地幔,地核,主要知识点,莫霍,岩石,厚,薄,莫霍,古登堡,上下,软流,岩浆,外核,内核,高,大,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岩石,水,大气,生物,联系,制约,自然地理,主要知识点,水体,连续,不规则,生物,生存环境,岩石圈,大气,水圈,

10、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3、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知识点,短波,长波,吸收,反射,散射,较少,地面,地面,地面,地面,大气,地面,大气,大气逆,保温,主要知识点,太阳辐射,纬度,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大气,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吸收,大气逆辐射,主要知识点,冷热,垂直,气压,水平,风,高压,低压,高压,低压,主要知识点,主要知识点,高压,风,低压,等压线,高压,低压,垂直,平行,高压,低压,斜穿,右,左,主要知识点,稠密,大,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主要

11、知识点,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3.假设2-三圈环流,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其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主要知识点,北,南,主要知识点,海陆热力性质,亚洲,阿留申,印度,夏威夷,主要知识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寒冷干燥,温暖湿润,高温干燥,高温湿润,主要知识点,常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常年高温多雨,同南亚季风气候,常年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常年高温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12、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干燥,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主要知识点,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地中海,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知识点,锋面系统,气压系统,暖,冷,锋面,锋线,冷,暖,准静止锋,主要知识点,冷,暖,冬,暖,高,低,晴朗,大风、降温、阴天、雨雪,后,冷,低,高,晴朗,主要知识点,暖,冷,冷,低,高,晴朗,连续性降水,暖,高,低,晴朗,晴朗,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持续性降水,梅雨,主要知识点,气压,气流,主要知识点,低于,低,高,逆,合,顺,合,上升,阴雨,台风,主要知识点,高于,高,低,顺,散,逆,散,下沉,晴朗,伏旱,秋高气爽,主要知识点,热带气旋,飓,

13、西北太平洋,强风,暴雨,风暴潮,冬,强冷空气,大风,降温,暴风雪,霜冻,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主要知识点,气候变暖,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增多,植被破坏,上升,淹没,农业,水循环,降水量,降水分布,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各个环节,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大,补充,更新,蒸发,蒸腾,降水,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更新,动态,能量,物质,地表,常年比较稳定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运动,寒流,暖流,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盛

14、行风,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2、洋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安徽含山中学,副热带,顺,逆,副极地,逆,西风,季风,逆,顺,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増温增湿,降温减湿,北太平洋,秘鲁,日本,千岛,北大西洋,北冰洋,墨西哥湾,拉布拉多,秘鲁,快,慢,海雾,扩散,净化,扩大,陆地上淡水资源,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较大,较旺盛,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亚

15、洲,大洋洲,东,西,南,北,夏秋,冬春,规模,效益,不同的,越来越大,严重,严重,合理开发地下水,修建水库,跨区域调水,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节水意识,采用滴灌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管理,治理水污染,提高利用率,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地质作用,例:(1)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2)形成图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D,B,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例:若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丙代表沉积岩 B丁代表岩浆岩 C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D代表变质作用,C,例: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3、地质构造,B,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地球岩石圈的板块划分,例: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D,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地质作用,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地质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内力,外力,内力,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