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孩子的虚荣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435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孩子的虚荣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一孩子的虚荣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孩子的虚荣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孩子的虚荣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孩子的 虚荣 心孩子虚荣心太强,这个“网红”小学生不是个例。现在很多的孩子玩具越买越贵,衣服越买越高档, 孩子的攀比心理,让家长们有点担忧。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虚荣心、对事物好坏的评价标准,很多时候来源于你们自己?关于虚荣心心理学上认为, 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自尊心满足也会有高有低,那种限于物质化的低层次满足是虚荣。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包括对成就、力量、权威、名誉、地位、声望等方面。当一个人被尊重的需要与现实不符时,就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如借用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 以赢得别人的注意与尊重,以达到自尊心的满足就产生的虚

2、荣心。01 孩子产生虚荣心的原因孩子方面攀比是学龄前儿童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差,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幼儿时期, 许多孩子往往过高评价自己,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家长方面其实孩子对于事物好坏的评价标准来自于家长,往往家长在聊天中透露出对某些事物的好坏评价 (比如车很贵,国外游很高端) ,孩子容易从中吸收父母的思想和价值观。此外, 还有些物质条件富足的家长,不懂得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便会用满足物质愿望来表达对孩子关爱。父母的这种行为,容易造成孩子价值观的偏歪,以后往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方向发展。社会环境方面有些孩子在一起喜欢做比较,喜欢比谁漂亮,

3、谁家比较有钱, 谁比较厉害等等,孩子觉得这样才能受到别人关注,以此获得满足。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里,好攀比、爱虚荣的人能形成一个“市场”,处于正在成长的孩子难免会受到影响,盲目攀比往往会演变为模仿和追随,会破坏孩子的心理平衡。02 家长应该怎么做以身作则要消除孩子过强的虚荣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家长只有以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给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并且通过恰当的机会让他感受到虚荣心过强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从而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虚荣心过强是不利于自己成长的。家长首先要摆正自身的心态,不要同别人攀比,给孩子最适合的并非最贵的;也不要习惯性地给孩子买各种礼物作为表扬或者奖励的方式;夸奖孩子

4、注意分寸,不要一味吹嘘。“反攀比”孩子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有我也要有”,“别人的比我的好”。对付这样的孩子, 可以让他看到别人的不足和自己的优点,进行反攀比。 比如“最最爱你的爸爸今天做红烧牛肉!别的孩子都吃不到哦!”,“爸爸能每天第一个到幼儿园来接你,这可是别的爸爸做不到的哦!”,“宝宝的新毛衣是妈妈亲手打的,市面上是买不到哦!”等。年纪大一点的孩子通过暗示可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表现为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符号以及动作。比如,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在心中默念“其实我也很好”之类的语句,久而久之,盲目攀比的习惯就会有所改善。合理消费无论家里经济条件好坏,都应该培养孩子艰

5、苦朴素的习惯,有必要的话领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 让孩子也体验到家长的辛苦与不易。即使家庭条件允许买名牌衣服,也要讲究穿着的环境, 上学时以穿校服和其它朴素大方的服饰最为适宜,这样就不会让孩子在穿着上产生优越感,而能与其他同学平等相处。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比如,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攒零花钱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方面孩子懂得了攒钱的不易从而形成节约意识,另一方面孩子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会倍感珍惜。小结即便是成人, 又有谁能毫无虚荣心呢?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虚荣心代表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着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赢得大家的认可、称赞。孩子的虚荣心大多出于单纯而强烈的不服输的心理。适度的虚荣心也是激发孩子见贤思齐、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要用宽容的心体谅、接纳孩子爱慕虚荣的心理,给孩子的虚荣心留出适当的生存空间,但是要重视由虚荣心引起的孩子间的相互攀比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