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明区纪念中学佛山一模热身考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3922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明区纪念中学佛山一模热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届高明区纪念中学佛山一模热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届高明区纪念中学佛山一模热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届高明区纪念中学佛山一模热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届高明区纪念中学佛山一模热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明区纪念中学佛山一模热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明区纪念中学佛山一模热身考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5 届高明区纪念中学佛山一模热身考试(语文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 页,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竹篙蒿菜妍丽筵席落落大方丢三落四B麋鹿糜费畜力体恤抛头露面露出马脚C蕃茂藩篱嗔怪瞠目冠冕堂皇弹冠相庆D慑服蹑足跬步诡异不着边际歪打正着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首中华文明浩浩五千年的历史,历次鼎盛时代莫不与文化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文化的影响力不仅以时间为轴,口耳相传,而且在地域维度里向四方传播。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

2、搭乘全球化的翅膀,几乎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在中国经济影响力剧增的今天,学习中文已成为了一种不情之请。在打造文化强国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时代传承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与商业产业之间如何保持平衡也是一道有待解决的难题。A息息相关B口耳相传C传播D不情之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考的目的是通过测试,在考生和学校之间建立一种既有利于考生发展,又有利于 学校长远发展的有效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让学校招到最合适的学生。 B和村上春树被泛化的符号相比,莫迪亚诺的创作走向是清晰一致的,无论是暗店 街还是陌路人中的主人公,都在执着地寻找自己。 C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政府

3、将实现华丽转身,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关 键迈出一步,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将更加明晰。 D北京有个故宫博物馆,台北也有个故宫博物馆,大陆的人们对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久 闻其名,却难见其真容,这是因为历史的原因造成的。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至于文字,那就不同了。 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语言是没有文字的。 文字是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 一般是在具有国家的雏形的时候。 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是没有语言的。 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还要多些。 ABCD 二、本大题 7 小题,

4、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 “ 口” 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小题。2 曹锡宝,字鸿书,一字剑亭,江南上海人。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大学士傅恒知其欲以甲科进,乃不为请迁,二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口母忧归,病疡,数年乃愈。三十一年,散馆,改刑部主事。再迁郎中。授山东粮道。上巡山东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以大学士阿桂奏令入四库全书馆自效书成以国子监司业升用。居三年,上以锡宝补司业无期,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衣服、车马、居室皆逾制。锡宝将论劾,侍郎南汇吴省钦与锡宝同乡里,闻其事,和坤方从上热河行在,驰

5、以告和珅,令全毁其室,衣服、车马有逾制,皆匿无迹。锡宝疏至,上诘和珅。和珅言平时戒约严,或扈从日久渐生事,乞严察重惩。乃命留京办事王大臣召锡宝问状,又令步军统领遣官从锡宝至全家察视,无迹,锡宝自承冒昧。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坤“杜渐防微”,乃有此奏。复谕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覆询,锡宝又承“杜渐防微”语失当,请治罪。下部议,当左迁。上手诏略言:“平时用人行政,不肯存逆诈亿不信之见。若委用臣工不能推诚布公,口猜疑防范,据一时无根之谈,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断无此政体。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託为正言陈奏姑宽其罚,改革职留任。”五十七年,卒。

6、仁宗亲政,诛和坤,并籍全家,乃追思锡宝直言,谕曰:“故御史曹锡宝,尝劾和坤奴刘全倚势营私,家赀丰厚。彼时和珅声势薰灼,举朝无一人敢口纠劾,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今和珅治罪后,并籍全家,赀产至二十馀万。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旌直言。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锡宝,一士从子,再世居台省,敢言名。家有瓮,焚谏草,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 清史稿) 注:散馆:明清时期庶吉士学习期满称“ 散馆”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下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乃命留京办事王大臣召锡宝问状状:情况B不肯存逆诈亿不信之见亿:预料3 C第为和珅 “ 杜渐防微 ” 第:住宅D并籍全家

7、籍:没收入官府6填入下列句子 “ 口” 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口母忧归,病疡,数年乃愈。 若委用臣工不能推诚布公,口猜疑防范,据一时无根之谈。 举朝无一人敢口纠劾,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 A. 以 而 于B.以 而 为C. 其 乃 于 D. 其 乃 为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巡山东 /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以 /大学士阿桂奏 /令入四库全书馆自效 /书成/以国子监 司业升用。 B上巡山东 /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 /以大学士阿桂奏 /令入四库全书馆自效 /书成/以国子监 司业升用。 C上巡山东 /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 /以大学士阿桂奏 /令入四库全书馆

8、 /自效书成 /以国子监 司业升用。 D上巡山东 /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以 /大学士阿桂奏 /令入四库全书馆 /自效书成 /以国子监 司业升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曹锡宝在乾隆初年就凭借举人的考试获得朝廷的任命,并因为资历较深而被提拔为 侍读,后来因为大学士傅恒的阻挠,没能继续晋升。 B乾隆认为,因为曹锡宝对和珅的弹劾只是没有查清事情的虚实,加上只是一介书生, 见解迂腐,因此免除了对他的惩罚。 C嘉庆皇帝在铲除了和珅之后,想起来了曹锡宝当年的直言进谏,下令追赠曹锡宝副都 御使的官位,曹锡宝的儿子也因此受到荫庇,被赠与官职。 D曹锡宝是曹一士的儿子,他们

9、父子两人都官居台省,以敢于直言而闻名。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 分) 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旌直言。(3 分)家有瓮,焚谏草,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4 分) (2)曹锡宝弹劾和珅为什么不能成功,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3 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 分)除夕九江官舍 【明】欧大任饯岁浔阳馆,羁怀强笑欢。烛销深夜酒,菜簇异乡盘。泪每思亲随,书频寄弟看。家人计程远,应已梦长安。4 (1)这首诗在手法上由实入虚,试分析诗歌中实与虚的内容。(4 分)(2)诗人为什么 “ 强笑” ,请结合诗歌内容予以分

10、析。 (3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谨庠序之教,。( 寡人之于国也) (2)天姥连天向天横,。天台四万八千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4)驾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 小题。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商业气味弥漫于科技触角所能延伸到的每一个角落,“惟利是图”的商业原则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彻底的贯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大部分人服从于自身的欲望,不知满足地去追求,当某种欲望得到满

11、足时,新的更高的欲望再度产生、积累,进而复求“解欲”,如此循环不已。然而欲望的满足如果无所节制,其后果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分崩离析。毋庸置疑,商业文明是人类作为一种智能动物在求生过程中不断演进其求生手段而日积月累的成果,其原动力来自于人的求生本能,人类社会的演变,始终包含着形而下的“器”与形而上的“道”两个方面,近百年来的历史是“器”大行其道的风光史,蒸气时代、电气时代的接踵而至,无一不表明物质文明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二千年以前的世界,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唐宋元明的诗词曲语,从荷马时代之后的古希腊文明到中世纪的文艺复兴,东西方社会的演进无不以形而上的“道

12、”为主导、为核心,可以说,二千年来人类所积累的泱泱文化才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经典,代表着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精粹,是人类精神可资寄托的伊甸园,然而近代的工业科技革命不但使人类的生活重心偏离了文化主轴,而且使人类自身被文化所克制了十几个世纪的动物本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5 放。现在,该是我们重新认识经典、阅读经典的时候了。商业文明倡导的是声色犬马的感性生活,而经典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倡导的则是庄敬平和的理性生活,因为理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理性文化倡导个体要在精神层面上实现自我,而不仅是在感官层面上满足自我,更不是放纵自我。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理性,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实

13、现了自我,在这方面当今的商业文明(文化)不能给予我们一丝一毫的启示,我们惟有从百年以前的古代文化中去寻求古人的踪迹,探知当日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所以我们提倡重读经典,以之为理性生活重新开始的发端。经典在文化上的价值,表现于熏陶一种正当人格的养成,同时经典具有调理人心、救治商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的作用。我们所提倡的经典,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重读经典,除了儒家的传统经书,如众所周知的“四书五经”之外,还应包括先秦诸子的著作,如庄子、 墨子 、 韩非子等等,以及历代的诗词歌赋,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使人能够暂时从纷纭扰攘的商业社会中抽身而出的良师益友,让自己能够浸润于文化的氛围之中,感受作为人

14、进行理性思维的愉悦,并感受因这种理性思维而存在的人生价值,而不致被现实的商业气息完全同化。重读经典,一方面是个体通过文化进行群体认同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文化借助于个体得以实现、延续甚至进一步深化其自身的契机。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是一个人能够与商业社会保持一定距离而不致完全陷入其中的基本保证。一种文化如果要绵延不绝地存在下去,少不了一代一代人的用心继承与精心发扬,因此重读经典不仅是个体提升精神状态的需要,也是个体进行民族认同的责任所在。重读经典,我们才能在理性上反省自己,找回自己,确立个体存在的文化意义而不是功能性意义,从而使生活趋于理性。个体的存在,最终必定要在文化上找到他自己的位置,当形

15、而上的文化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主导时,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理性的生活,是真正的“人的生活”,重读经典的目的便是在于“收其放心”,回归理性,去商业化,这是“为善去恶”还6 原自我的过程,个体在文化上便寻求到了精神的归宿。(改编自耿钟重读经典与现代化 )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 选择题答题区 ” 作答。 (12 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 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 “ 经典” 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A经典代表着几千年前人类文化的精粹,是寄托人类精神的伊甸园。 B经典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倡导的是一种与商业文明倡导的感性生活完全不同的理性生 活。 C经典就是中国

16、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包括儒家传统经书、先秦诸子著作及历代诗词歌 赋等。 D经典可以使人养成正当的人格,调理人心,救治商业文明带来的种种弊端。 E通过阅读经典,我们可以寻求古人的踪迹,探知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商业文明是人类基于人的求生本能在求生过程中不断演进其求生手段而日积月累的成 果。 B “ 惟利是图 ” 的商业原则在现代社会的彻底贯彻,导致人们不知满足地追求自身的欲望。 C人类社会的演进,在二千年以前的世界,东西方都是以文化为主导的,近百年来则 主要由物质文明的发展主导。 D理性文化倡导个体不仅要在感官层面上满足自我更要在精神层面上实现自我。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