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371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1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5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5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5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5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5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 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2.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A.理

2、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自主感3.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A.性别倾向性B.性别差异性C.性别独特性D.性别恒常性4.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A.自我意识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D.道德意识2 5.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A.元认知B.道德认知C.心理理论D.认知理论6.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A.练习游戏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D.建构游戏7.实施幼儿园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A.教学活动B.亲子活动C.阅读活

3、动D.日常生活8.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A.每月一次B.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D.三年一次9.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A.理想国B.爱弥儿C.大教学论D.林哈德与葛笃德10.被黄蜂蛰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涂肥皂水B.用温水冲洗C.涂食用醋D.冷敷 page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30 分) 11.【题干】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5 分) 3 12.【题干】简述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要点及其目的。(15 分) 三、论述题 (本大题 1 小题, 20 分) 13.【

4、题干】幼儿园为什么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9 分)?应做哪些准备 ?(11 分 ) 4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4.材料:情境一: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他就动。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情境二: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1)【题干】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2 分)?举例说

5、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12 分) (2)【题干】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6 分) 15.材料:大班幼儿在玩积木时,出现了自发探究行为,其探究过程与结果如下图所示。5 (1)【题干】图中的幼儿在搭建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4 分) (2)【题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获得哪些学习经验?(10 分) (3)【题干】该游戏中的材料有什么特点(3 分)?这些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影响?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 30 分 )6 16.【题干】某幼儿园的院子里有几种高大的树,也有一些比较低矮的灌木。请你结合院子里的这些资源,设计一个题为“ 幼儿园的

6、树木” 的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含 3 个子活动 ),要求写出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的和主要环节。page 7 一、单项选择题1 D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3 6 岁属于幼儿阶段, 对这一阶段幼儿实施的教育为幼儿教育。2 C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5 岁幼儿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3 D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书面言语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书面言语又反过来丰富和改进口头言语。4D 考点提示 本题

7、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名 师详解 儿童最初概念的儿童最初概括的特点相联系。儿童要对某一类事物进行概括, 首先需要对这些事物能够理解,也就是说, 要有关于这些事物的经验。同时,要有相应的作为概括用的词。儿童知识经验水平的高低、词的水平的高低, 制约着儿童概括水平的高低。因此,与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相联系的是儿童最初的概括水平。5 A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1929 年,张雪门主持北平香山慈幼院的幼稚教育,并主编“幼稚师范丛书” 。后又在香山见心斋开办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开始深入探讨幼稚园行为课程,为开创中国化的幼稚教育理论作出努力。8 6 B 考点提示 本

8、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1989 年 8 月,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教委发布了 幼儿园管理条例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7 A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 并作了详细论述。 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8 B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

9、展、 智慧发展的重要意义。9 A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 师详解 陈鹤琴先生认为“应当把幼稚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 虽然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10A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9 名 师详解 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如果教师能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讲课,能让幼儿发挥主体性,学得有兴趣,能让幼儿将教师传授的东西积极地消化、吸

10、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话,幼儿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11D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幼儿园生活指导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维生素不是热能来源, 也不构成肌体组织, 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 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在体内合成的量不足,必须由外界供应。12C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幼儿园生活指导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成人体内含碘量为 20 一 50 毫克,其中有 70 80存在于甲状腺中,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生长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13A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幼儿园生活指导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略14B

11、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幼儿园生活指导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对学前儿童来说, 若体温不是特别高, 应尽量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这样做更安全, 能减少药物对幼儿肌体的伤害。冷敷和酒精擦拭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15B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10 名师详解 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幼儿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幼儿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16D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

12、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其中,幼儿之间的沟通受到他们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制约, 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帮助。 17 B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幼儿园环境创设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 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其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18C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家庭教育发生在家里, 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而是家长随意进行的。19C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评价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评价的作用是总结经验, 弥补

13、教育活动中的不足, 继而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优化教育活动,因此,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改进作用。20D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评价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 略11 二、简答题1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 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特别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好幼儿社会性的教育工作。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最适合于幼儿学习有关利会生活, 特别是人与人交往方面的知识及社会行为规范。因此,幼儿园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丰富幼儿的社会常识,培养

14、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2) 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教师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创造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小伙伴友好相处。(3) 注重个别教育。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相互比较,发现那些在社会性方面存在问题的幼儿,并有意识地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和集体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改正缺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2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 影响幼儿学习的外部因素主要有:(1) 家庭条件,如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方法、养育态度,家庭经济、位置条件等; (2) 幼儿园教育水平,如教师对

15、幼儿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教学的技能技巧等; (3) 幼儿园的环境条件,如环境对幼儿身心的适宜程度( 是否安全、优美、安静等 ),物质条件的好坏 (如活动室、户外场地的大小,玩具材料的丰富程度等) 。12 影响幼儿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3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1)3 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2)4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3)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认左右方位;(4)6 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4 考点提示 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 为了使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认识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 适度性原则教育的适度性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 避免走极端,使教育达到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目的,并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予以调整。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握就是要做到既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建立适当的规则。(2) 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一 贯性就是作为教育者而言,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坚持一贯,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育者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一致性通常指不同的教育者对儿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