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539424 上传时间:2017-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2017(篇 1)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十分重要也十分及时。我们启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工作开展一年之际举行这次会议,总结我们过去一阶段的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刚才,张书记传达了全省产业扶贫暨易地扶贫搬迁滇西片区推进现场会的精神,杨副县长通报了近期扶贫攻坚工作开展的情况,我完全赞同。稍后,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刻领会,积极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当前工作,我讲三点意见:一、聚焦三化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年初至今,全县深入贯彻“13662”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聚焦区域化、精准化

2、、机制化脱贫思路,高位推进以“七个一批”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 1,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 7900 人,完成年度指标任务 人的 完成到户贷款资金 元,占计划数的 整合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 元。今年 7 月 30,在全州召开的脱贫攻坚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现场会上,作为考察现场,接受了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个县市领导的检验,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肯定。总体来说,我县上一阶段的扶贫攻坚工作,按照既定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一阶段的工作可以说既有特点、又有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化脱贫取得实效我们着力推进“一园一环一带四区”产业区域发展,2016 年上半年,发展基础持

3、续巩固,元蔓高速公路、虎街河水库、县城新区供水、农村道路提升改造等多个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猪牛羊、鸡鸭鹅、稻田泥鳅、牛蛙等特色养殖和芒果、火龙果等特色水果,丹参、三七、葛根等生物中药材种植规模持续扩大; 葛饮料厂、生物药液提取中心等农特产品、生物中药材加工项目加快推进;依托哈尼梯田、马帮古城等旅游品牌,以开秧门、歌舞节、姑娘节、蒙面情歌等民俗节庆活动为契机的旅游业逐渐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6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49 元。二是精准化脱贫取得实效围绕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创建了精准扶贫产业到户五大培育中心。围绕易地搬

4、迁脱贫一批,启动了 29 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点建设。围绕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成功列入国家光伏扶贫目录,顺利完成全省光伏扶贫试点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围绕转移就业脱贫一批,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民工大会,制定了农民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扶持办法,在蒙自创建了 农民工服务中心,扶持成立 2 家劳务输出公司,1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人次,创劳务收入 绕健康救助脱贫一批,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体检行动和卫生屋建设,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33 个卫生屋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用设备配套,完成 2306 人免费健康体检,通过体检,收治了一批因病致贫人口,按 95%新农合报账比例为他们报销了医疗费用。围绕教育支

5、持脱贫一批,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68 个,依托合作社和村级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 31 期 2251 人。围绕兜底保障脱贫一批,完成乐育镇大新寨村公租户进农村“兜底房”试点各项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实现全县 户农村民房保险全覆盖。三是机制化脱贫取得实效我们制定下发了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补助政策、贫困自然村脱贫摘帽竞赛活动、农副产品推销行动、金融信贷扶贫等实施办法和方案,创建了 精准扶贫手机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强了干部帮扶管理,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全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打开了局面,实现了突破。二、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准补齐工作短板这次会议,关键是要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准工作的短板,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的

6、问题,大家要引起重视,研究加以解决。(一) 扶贫方式的转变还有待加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讲精准扶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扶贫方式转变不到位的情况,大家从思想意识,到工作方法,到采取措施,还有一些过去大水漫灌式扶贫方式的影子。我们要做到精准,首先就要精细,就要精细到村,精细到村小组,到户。特别是精细到户,上级党委政府、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很多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很好地贯彻到了乡镇、落实到了村委会,但是是否到村,到农户中,值得大家思考。今年上半年,我专程去我挂钩的 10 户建档立卡户走访,不久前,我又让政府办的同志逐户去了解我们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有些是落实了,但是有些还没有落实到户。这就

7、说明我们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到户,政策就像卡车拉的货物一样,已经拉到乡镇,拉到村委会,拉到村小组,但是还没有把这些政策分发到户。(二) 扶贫项目推进有待加强毋庸置疑,我们有的扶贫项目推进的确不够理想。包括易地搬迁项目,这个项目从去年申报的时候就开始强调要加快推进,但是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家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美丽家园的标准上,在做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时,思路仍然停留在划地建成小别墅的老的思路上,混淆了“扶贫”和“致富”的标准。这其中有思维方式转变不到位的失误。州内其他县市,其他乡镇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易地扶贫项目,有些是建成楼房,有些是建成其他建筑,这说明,我们在研究政策、制定政策上还存

8、在一些问题。扶贫项目不仅仅是易地搬迁项目,还有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还包括薄改项目。前不久,州政府召开了全州薄改项目推进会,会议通报我们时间过半,薄改项目刚刚完成 50%多的任务数,在全州来看虽然也不算慢,但是跟好的比,还有提升空间,说明我们的项目推进还有待加强。项目落不了地有各种原因,落实不了地的,规划没有批的,设计等前期工作没有做完的,只要找,都有许多原因。薄改项目我要强调一下,资金方面虽然还有一点缺口,但省州的资金已经给的很多了,各乡镇都落实不了,就是自身的问题。哪些乡镇要是感觉征不下来,可以提出来调整项目给能干的乡镇来干,项目不能拖,一定要完成。(三) 资金使用有待加强好多乡镇都反映过易

9、地扶贫的资金拨不下来的问题,这里我要强调:从各个渠道走出去的资金拨付太慢的问题,从扶贫办开始,要迅速整改。已经开会定下来的各个项目的资金,各个部门该拨到乡镇的资金要尽快拨付,财政局要负责检查监管。涉农部门的资金,可以按照不低于 30%的比例预拨到乡镇,乡镇上资金使用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去使用,使用结果由审计严格进行审计,部门不得卡着不放。(四) 工作方法 创新 有待加强工作方法的创新,特别是项目上一定要加强。我举个例子,州委姚书记说要“不破法规破常规”。现在大家都知道破坏法规要追究责任,违法乱纪是不敢了,但是有的连常规也不愿意破,以前怎么办,现在就怎么办。当前形势下,需要大家拿出勇于担当的精神,

10、包括在资金整合方面,只要不违法,只要是为了扶贫攻坚,只要是为了群众的利益,都可以去做。工作一定要在遵守法规的基础上打破常规,不管是前期工作也好,项目落地也好,项目推进也好,都是要破常规的。你随波逐流,别人破而后立,同样的事情别人的效率就会比你快,你的工作就会落在后面。职能部门,特别是有审批权限的各部门,要创新工作方式,如规划可以连施工设计图一起做,有的可以几步并成一步走,扶贫攻坚工作讲的是效果和结果,要实现边疆地区跨越发展脱贫攻坚,就要干的好,比别人干的多,要能在落后别人的情况下同步或超前完成,就要靠工作方法的创新,就要靠我们去研究工作方法,集思广益、稳步推进,如迤萨镇“稻渔共作”的推进经验,

11、就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五) 综合协调有待加强扶贫工作是统揽全县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要工作,所以扶贫办要承担起综合协调的职责,不仅要协调扶贫工作涉及到的项目,还要协调乡镇和部门,从职能部门转变为综合部门。我曾经强调过,凡是大的,区域性的项目都由发改来综合协调,其他和扶贫有关的项目都由扶贫办综合协调,这些制度要坚持,要完善。扶贫办要大胆协调涉农资金,凡涉农资金都要由扶贫办提出建议,涉农部门安排项目的时候,要主动和扶贫办协调,用在重点关键环节上,不要安排在一些无关大局的小地方,扶贫办要把好项目安置关,向上协调好数据上报工作。以上五方面,是我们在扶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各乡镇要高度重视

12、,及时改进。三、掌握原则,创新方法,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更大胜利一项工作要抓出成效,干出成果,离不开原则指导和创新方法。(一) 掌握原则推进工作我认为,下一步抓扶贫工作的工作原则归纳起来是三句话,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先易后难,三是先中心后周边。一是要实事求是。扶贫攻坚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要求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数字脱贫,就是要从乡镇、村委会、村小组、扶贫户的实际出发,来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二是要先易后难。先易后难,就是要先把容易脱贫,容易扶贫的先扶起来,再去帮扶贫困程度更深的。我们部分乡镇的村组,生存条件很恶劣,以现有力量很难让这些地方短时间脱贫,这些难啃的骨头可以稍后再解决,集中精力把已经有

13、一定产业基础,帮一把就能脱贫的先扶起来。要使精力花得有效率,不要反过来先解决难的,有些地方投入太大,例如,按照中央 2 万元解决一个贫困户的标准,我们投入 100 万,应该解决 50 户脱贫问题,不能投入 100万,才解决了 20的脱贫问题,这是没有效率的表现。三是要先中心后周边。一个区域发展的规律,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点为中心,以点带面,逐渐向外辐射,最终带动区域发展,脱贫攻坚工作也是如此,我们要优先解决乡镇中心,村委会中心,村小组中心的脱贫问题,先把中心的贫困问题解决掉,然后再向周边辐射。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一个地方的中心,肯定是基础设施投资最多的地方,基础设施提升了,社会服务随之增加,下一

14、步的产业到户就可以事半功倍。(二) 创新方法做出成效掌握了原则,就可以对工作做出创新,而在具体工作中,具体分析,合理灵活采取多种方法,就能使工作更有效率,事半功倍。具体到扶贫攻坚工作来说,有五个方法要用好、要创新:第一个工作方法是抓区域发展。抓区域发展,就是要形成一个增长极。从经济规律来说,一个地方要发展,要有一个增长点或者增长极。而 的增长极,就在于我们的 30 万亩热区、我们的龙头企业、工业园区、五大中心。没有这些要素构成的增长极,地方经济社会就难以发展。增长极的实质,就是能够汇聚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健全的产业发展要素,充分的人才资源保障,有这些要素之后,再加上政策引导促进,一个地方就可以

15、得到长足的发展。增长极发展起来之后,就会产生许多需求,这些发展需求就会对周边其他地方形成带动。各乡镇也要有自己的增长极,产业要形成连片规模,不光是要有增长极,还要清楚自己的增长点在哪里,如果既没有增长极,也没有增长点,就谈不上区域发展。有了增长极和增长点后,还要有个普惠面,地方增长起来以后,要带动多少农户,要惠及多少农户,所以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既有增长极、增长点,又有普惠面。抓区域发展有三方面的重要工作,就是“抓土地流转、抓龙头培植、抓合作组织”。一要抓土地流转。牢牢的把土地流转这个事情做好,的农业要发展,没有土地流转是起不来的,土地流转是当前 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最好的政策,从近

16、 2 年 做出的一些工作和经验来看,这些成绩的取得,重要前提就是因为我们实施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是撬动 经济发展最大的契机,老百姓为什么穷,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像内地农民一样,发展出高水平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技术,导致亩产太低,要提高亩产,从农业规律来讲就是要实施规模化生产,要实施规模化生产,就要通过土地流转。二要培植龙头。土地流转后,要有龙头企业来做下一步的工作,才能够适应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才能适应市场。依靠传统农户单打独斗,一是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掉,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而龙头企业既能够组织生产,又能够解决销售,因此要培植龙头企业。三要组建合作社。合作社是新时期把农民组织起来的一个较好的办法,有组织的农民,会成为市场的新兴力量,会不断吸收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