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检验基础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94069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品检验基础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纺织品检验基础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纺织品检验基础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纺织品检验基础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纺织品检验基础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品检验基础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品检验基础ppt培训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现代纺织技术111,第七章 纺织品检测技术,内容回顾,1、 涂层加工设备与工艺 2、 层压技术 3、复合材料技术 4、纺织品检测目的及品质检测内容,内容回顾,涂层工艺、层压技术、智能材料印染前处理技术印染图案点、线、面构成,内容回顾,涂层工艺、层压技术、智能材料印染前处理技术印染图案点、线、面构成,内容回顾,涂层工艺、层压技术、智能材料印染前处理技术印染图案点、线、面构成,2018年9月6日星期四,6,检测目的,2018年9月6日星期四,8,1、品质检验,纺织品品质 外观质量 纱线:匀度、杂质、疵点、光泽、毛羽、手感、成形 织物:经纬向疵点、纬档、纬斜、厚薄段、破洞、色泽

2、预处理:恒温恒湿 内在质量:理化检验 纤维含量、成份、色牢度、舒适性、卫生性、安全性,2018年9月6日星期四,9,2、规格检验,纺织品规格:指按各类纺织品的外形、尺寸、花色、式样、标准量等属性划分的类别。 纺织品规格及检验方法在有关纺织品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2018年9月6日星期四,10,3、包装检验,纺织品包装检验:根据贸易合同、标准或其他有关规定,对纺织品的外包装、内包装及包装标志进行检验。 纺织品包装要求: 保证纺织品质量、数量完好 消费者便于识别 纺织品包装检验内容: 核对纺织品的商品标记、运输包装、销售包装是否符合贸易合同、标准及其他规定。,2018年9月6日星期四,11,4、数

3、量检验,不同类型纺织品计量方法和计量单位不同 机织物:长度 纤维原料、纱线:重量 服装:数量 国家不同,单位不同: 例如: 棉花国际惯例用“包”作单位。 美国为480磅 巴西为396.8磅 埃及为730磅,2018年9月6日星期四,12,二、按纺织品生产工艺流程分类,预先检验 工序检验 最后检验 出厂检验 库存检验 监督检验 第三方检验,http:/ 抽样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少量的个体或材料进行检验,并以抽样检验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质量。如:内在质量检验,本节教学内容,理解 检测外部环境 掌握 吸收滞后性掌握 纺织品来样分析、纺织品性能检验,2018年9月6日星期

4、四,15,大气条件对纺织品试验结果的影响,纺织品检验用标准大气条件,1,2,第一节 纺织品检验的大气条件,2018年9月6日星期四,16,一、大气条件对纺织品试验结果的影响,温度:物理机械性能 相对湿度:物理机械性能,如重量、直径、强力、静电 大气压力 吸湿滞后现象:在同一空气条件下,纺织材料吸湿平衡回潮率比放湿平衡回潮率小的现象。纺织材料吸湿平衡回潮率总是滞后于放湿平衡回潮率的现象。 避免吸湿滞后现象,可进行预调湿处理:把较湿试样置于相对湿度为1025%、温度50大气中,2018年9月6日星期四,17,二、纺织品检验用标准大气条件,国家标准GB 6529-86(参照国际标准ISO 139-1

5、973)对纺织品检验用的标准大气状态作出明确规定。 我国规定大气压国为1标准大气压,即101.3kPa,国际标准规定为86106kPa。,2018年9月6日星期四,18,二、纺织品检验用标准大气条件,第二节纺织品检测的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 二、试验条件和试样准备 三、纺织品抽样方法 四、数值处理 五、数值修约 六、测量不确定度 五、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纺织品性能检验1.纺织品常规项目检验包括:机械性能、耐用性能、外观变化等 2.纺织品功能项目检验包括:防水、防静电、阻燃、舒适性能、抗紫外线等 3.生态指标的检验包括:PH值、甲醛含量、重金属含量、禁用偶氮染料等,一、基本概念,1、检验:是对产品

6、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和计量,并将其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2、测量:测定被测对象量值的过程。 3、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4、检测:按规定程序确定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二、试验条件与试样准备,(一)试样条件 (二)试样准备,(一)试样条件,测试环境:标准大气(T=20,:65)仲裁检验采用一级标准大气; 常规检验采用二级标准大气; 要求不高的检验可采用三级标准大气。根据GB/T13776-1992规定,若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的测试,往往需要用修正系数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标准大气规定,一级标准大气 温度(

7、202),相对湿度(652)二级标准大气 温度(202),相对湿度(653)三级标准大气 温度(202),相对湿度(655),标准大气规定,读取干湿球温度,按其差值在湿度计上对照表查得相对湿度。,(二)试样准备,1预调湿 2调湿 3.试样剪取和取样,(二)试样准备,(1)调湿纺织品在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前,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放置一定的时间,使其达到吸湿平衡。这样的处理过程称为调湿。,a.在调湿期间,应使空气能畅通地流过将要被测试的试样,一直放置到其与空气达到吸湿平衡为止。 b. 调湿的时间:一天然纤维纺织品为24小时以上,合成纤维制品则4小时以上。 c. 调湿过程不能间断,若被迫间断必须重新按规定

8、调湿。,调湿时注意事项:,(二)试样准备,(2)预调湿(即干燥) 对于含水较高和回潮率影响较大的试样需要预调湿。预调湿:将试样材料放置在相对湿度为(10.025.0)%、温度不超过50.0的大气中让其放湿。一般预调湿4小时便可达到要求。 注意:对于有些纺织品因其表面含有树脂、表面活性剂、浆料等,应该将试样前处理后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三、纺织品抽样方法,(一)抽样方法1、纯随机取样 2、等距取样 3、代表性取样 4、阶段性随机取样,1纯随机取样,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样品(子样),使总体中每个单位产品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这种取样就称为纯随机取样,也称简单随机取样。从理论上讲,纯随机取样最符合取样的随机

9、原则,因此,它是取样的基本形式。但在实际上有很大的偶然性,纯随机取样的代表性就不如经过分组再抽样的代表性强。,2等距取样,等距取样是先把总体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抽取。等距取样可使子样较均匀地分配在总体之中,可以使子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但是,如果产品质量有规律地波动,并与等距取样重合,则会产生系统误差。,3代表性取样,代表性取样是运用统计分组法,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代表性类型组,然后在组内用纯随机取样或等距取样,分别从各组中取样,再把各部分子样合并成一个子样。,4阶段性随机取样,阶段性随机取样是从总体中取出一部分子样,再从这部分子样中抽取试样。,从一批货物中取得试样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10、批样、样品、试样。 批样:从要检验的整批货物中取得一定数量的包数(或箱数)。 样品:从批样中用适当方法缩小成试验室用的样品。 试样:从试验室样品中,按一定的方法取得做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的样品。 取样步骤:批样或试验室样品 试样。,批样、样品、试样,(二)织物的取样,1.实验室样品的制备 (1)整幅宽。 (2)至少0.5米长 (3)离布端2米以上。 (4)应避开折痕、疵点。,(二)织物的取样,2.样品上试样的制备 (1)试样距布边至少150毫米。 (2)剪取试样的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经向或纬向。 (3)每份试样不应包括有相同的经纱或纬纱。 (4)为保证试样的尺寸精度,样品要在调湿平衡后

11、才能剪取试样。,四、数据采集,1数据的正确采集 (1)按标准规定进行采集 (2)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采集。,四、数据采集,2异常值的处理 (1)异常值保留在样本中,参加其后的数据分析。 (2)允许剔除异常值,即把异常值从样本中排除。 (3)允许剔除异常值,并追加适宜的测试值计入。 (4)查找到实际原因后修正异常值。,异常值出现的原因,(1)是试验中固有随机变异性的极端表现,它属于总体的一部分; (2)是由于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的偏离所产生的结果,或是由于观察、计算、记录中的失误所造成的。 由原因(2)造成的:舍弃或修正。 由原因(1)造成的:用统计的方法处理(详见GB/T6379-2004/ISO

12、5725测试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五、数值修约,通过省略原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数值的过程。 对修约位数的要求。 如:织物强力试验,计算结果10N及以下,修约至0.1N;大于10N且小于1000N,修约至1N;1000N以上,修约至10N。 因此,数值修约首先应根据标准对最终结果的要求,然后根据数值修约的规则进行。,五、数值修约,修约规则: 四舍六进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看奇偶,五前为奇则进一,五前为偶则不进; 不允许连续修约。,六、测量不确定度,1不确定度的含义 不确定度是反映被测量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不确定度是一个范围。 2.不

13、确定度的评定: 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或经验来评定。 不确定度小的测量结果可信赖程度高,反之则低。,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真值往往是未知的,实际上是与约定真值之差,误差之值只取一个符号,非正即负。误差是可修正的。,六、测量不确定度,2.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测量结果 = 平均值 扩展不确定度;p=置信概率 例如:强力 = (78054)N;p=99%。如果置信概率p=95%,可表示为:测量结果 = 平均值 扩展不确定度;例如:强力 = (78050)N;,七、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是得到的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 控制误差,能有效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七、检测结果的准确度,1误差产生的原因 (1)计量器具、设备误差 (2)环境条件误差 (3)检测方法误差 (4)检测人员误差 (5)受检产品的误差,七、检测结果的准确度,2对误差因素的控制 (1)计量器具和设备的选择 (2)检测环境和检测过程的控制 (3)检测方法的选择 (4)对检测人员的要求 (5)受检产品误差的控制:主要涉及正确抽样和制备试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