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3698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说教材:(地位作用、教学目标、重难点)1. 本节课内容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 必修 (A 版) 中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第 1 课时 学生在本册书的第二章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本节课是对这些基本初等函数性质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同时也为下一节继续研究函数的增长性和“函数模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 (1)通过对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探究,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和对数增长(2)通过利用函数图象和表格来研究函数的增长性,体会数形结

2、合思想(3)通过对生产生活中具体实例的研究,体验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体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及其在刻画现实问题中的作用(4)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函数建模能力(5) 通过利用电子表格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几种常见增长类型的函数的增长状况进行比较,增强使用技术手段研究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6)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3.本节课重点是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和对数增长;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对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认识和如何选取适当的函数模型以研究具

3、体的增长模式。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对教法的设计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在实践中体验。我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导引、合作探究”的方式,旨在发挥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在教师问题串的有效引导下,“想学、能学、会学、学会”。本节课涉及到的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对其图象和性质学生非常熟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三类基本初等函数的模型学生在本册书的第二章也学过,已基本掌握了它们的概念、 图象和性质 并且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也熟悉了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并对数形结合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学生前面的学习主要是针对某一类函数进行研究,很少将

4、其综合在一起,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对这几类函数不同变化趋势的理解所以学生对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幂函数等的增长速度的认识还很少,让学生比较这几种函数的增长差异会有一定困难另外,在第二章中,主要是从函数的基本模型认识函数,而函数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相对较少学生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择恰当的模型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另一个困难我又充分调研学情,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天津市市级示范性高中(市重点) 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理解能力较强,且高一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较强,对 EXCEL 应用操作已熟悉,学校也具备独立的师生交互式机房,所以我确定了“动手

5、实践、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旨在人人参与、互补优长、 共同提高、 一个也不少。 这种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之上的。说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安排;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重难点的处理;采用哪些教学辅助手段等)(一)复习旧知,体会不同函数模型增长方式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加以补充,几类函数图象运用几何画板显示,观察不同函数模型的不同变化趋势,尤其是体会指数函数的“爆炸式”递增方式【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不同的函数模型,熟悉不同函数类型对应着不同的增长方式,为后面处理实际问题做好铺垫(二)深入研究,应用函数模型确定合适的方案问题

6、 1: (课本例一)假设你有一笔资金进行投资,现有三种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方案一:每天回报40 元;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 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 元;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 4 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写出三个方案所对应的日回报函数模型:三个方案的日回报函数:其中表示天数,表示日回报?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图象如下:分两个部分同时进行下面的探究和讨论:其中第 1、2、3 小组研究方向一: (利用几何画板工具辅助完成)通过研究三个方案的日回报,体会它们的增长情况,为选择投资方案提供依据第 4、5、6

7、 小组研究方向二: (利用 EXCEL 函数计算统计功能完成)通过研究累计回报,体会它们的增长情况,为选择投资方案提供依据(天)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日回报(元)累计回报(元)日回报(元)累计回报(元)日回报(元)累计回报(元)1 40 40 10 10 0.4 0.4 2 40 80 20 30 0.8 1.2 3 40 120 30 60 1.6 2.8 4 40 160 40 100 3.2 6 5 40 200 50 150 6.4 12.4 6 40 240 60 210 12.8 25.2 7 40 280 70 280 25.6 50.8 8 40 320 80 360 51.2 1

8、02 9 40 360 90 450 102.4 204.4 10 40 400 100 550 204.8 409.2 ,30 40 1200 300 4650 50 40 2000 500 12750 【设计意图】1.通过两个大组分别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研究和交流的能力与素养;2.对于方向一,由于三个函数模型较为简单,故采用先确定函数模型,再进一步讨论处理的方法由于已经确定了函数,采取了更为习惯的先做出图象研究,然后列表, 研究增量关系,并通过绘制散点图得到更为形象的图形关系这一点的处理与课本上的方式略有不同;3.通过比较三种方案的不同,让学生探究和发现不同增长型函数的增长差异;4

9、.对于方向二,学生较难直接写出三种方案所对应函数模型,故在操作上利用EXCEL 方便的 计算统计功能,计算出累计回报量,体会不同增长型函数的增长差异问题 2(课本例二)某公司为了实现1000 万元的利润目标,准备制定一个激励销售人员的奖励方案:在销售利润达到 10 万元时, 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 (单位: 万元) 随销售利润 (单位: 万元)的增加而增加, 但奖金总数不超过5 万元, 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现有三个奖励模型:,,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要求?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上述问题中对模型的几个制约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好了三个函数的图象,每个小组根据给出的图象探究、讨论, 找出合适的

10、模型并做出解释教师提供以下几个问题作为参考:(1)三个模型中哪两个不符合问题的要求,为什么?(2)哪个方案符合问题要求,如何判断的?(3)如何判断满足奖金不超过利润的?(4)满足问题要求的模型有没有不足之处,是否可以找到更为合适的模型?【设计意图】(1)这个问题是通过限定一些条件的情况下,判断给定的线性函数、对数型函数和指数函数是否满足要求的问题(2)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增长型函数的增长特征(3)学会将实际问题的限制转化为数学问题的限制,从而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对具体函数图象的解释,将数学问题回归为实际问题两道例题在解决过程中均充分体现了“数学建模” 思想方法, 为了引领学生体

11、验这种思想方法的解题过程, 我设计了 “阶梯状” 深入的问题情境, 目的是帮助学生读懂题目、理顺条件、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函数模型,最终主动寻求答案。“数学建模”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在例 2 的解题过程中,教材中对判断模型二“”是否满足约束条件“”,是采用了“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我认为就高一年级学生而言这种处理方法在理解上会有困难,但它又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所以我通过板书详细分析了这一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对“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留下一个美好又深刻的第一印象。(三)归纳反思,总结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请总结以下我们学习

12、过的函数不同的增长方式特点: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总结;【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的重点: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线性增长、指数型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对数型的“平缓式”增长(四)课堂反馈,检测学生教学目标达成情况1四个变量, , ,随变量变化的数据如下表:0 5 10 15 20 25 30 5 130 505 1130 2005 3130 4505 5 94.478 1785.2 33733 5 30 55 80 105 130 155 关于呈指数型函数变化的变量是; ,关于呈怎样的模型变化?2.请你自主设计一个问题来考证全班同学的学习效果? 【设计意图】第 1 题主要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几类函数模型的理解在处理上, 先让学生通过数据的分析体会并作答,然后利用散点图进一步的验证第 2 题该同学的提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巧妙幽默地发问,同学们也报之以机智地回答,学生的学习活动顿时成为一个轻松快乐的过程。另外在回顾、 梳理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之后, 我安排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课下以?关注民生分析增长 ?为题撰写一篇研究性学习报告,从而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为生活服务的教育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